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大唐功臣郭子仪的家族兴衰史

揭秘:大唐功臣郭子仪的家族兴衰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08 更新时间:2024/2/17 14:46:24

唐代宗在位时,就一直猜忌郭子仪,只是他们的矛盾并没有完全公开。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唐德宗上位后,就开始全面肢解郭子仪一系。

对于唐德宗这种选择,大家都能理解,郭子仪也能理解。毕竟新皇帝刚上位,面对郭子仪那种巨无霸,心中缺乏安全感,这是在所难免的。

关键是唐德宗一上位,就是按教书操作的,所以当时人气之高,也不是郭子仪敢正面对抗的。在这种背景下,德宗遂下达了一系列人事调动命令。

总而言之,给了郭子仪极尽尊荣的地位,然后把他的实权都解除了。

郭子仪……权任既重,功名复大,性宽大,政令颇不肃,代宗欲分其权而难之……子弟、诸婿迁官者十余人,所领副元帅诸使悉罢之;以其裨将河东、朔方都虞候李怀光为河中尹、·宁·庆·晋·绛·慈·隰节度使,以朔方留后兼灵州长史常谦光为灵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定远·天德·盐·夏·丰等军州节度使,振武军使浑为单于大都护、东·中二受降城、振武·镇北·绥·银·麟·胜等军州节度使,分领其任。

但是,郭子仪一系的权力,都由郭子仪一系分配了。这种结果,郭子仪一系不会有太大的抵触情绪,而且因此获得相对独立权力的人,还会支持中央政府的决定。

从某种意义上,这就是推恩令的翻版。郭子仪直系亲属的官职待遇,都适当提升一个格。

换而言之,以前隶属于郭子仪的军政长官,现在都给他们相对独立的权力,从此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不用对郭子仪负责了。

郭子仪的力量本就不是什么统一的整体,这样一分解,就更松散了。

而这种分解,对谁也是好事。皇帝不用再提防郭子仪了,而郭子仪一系也算平稳着陆了。

否则,就算郭子仪一直有足够的定力,接他班的人呢?这个实在难说的很。如果接郭子仪班的人野心勃勃、蠢蠢欲动,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资源,谁敢保证他不会冒险向前再走一步呢?而出现这种结果,对谁来说,也未必是好事。

现在郭子仪一系被分割了,大家都可以安心地享受既得利益了;关键是,郭子仪的亲人、小弟,在此过程也算混得盆满钵满,难免也会感觉很高兴的。

当然了,郭子仪一系被分割之后,就不再是一个庞大的团队了,而是变成了一个个自成系统的小团队。而这种小团队,如果按正常步骤走下去,应该是永远无法恢复郭子仪时代的辉煌了。

德宗上位后不久,郭子仪就死了。

郭子仪死后不久,唐德宗就被人打得逃出长安城。郭子仪的儿子得知这个消息,马上就率人跟着唐德宗出城;并且和几个高干子弟亲自负责皇帝的安保工作。此次站队正确,又为郭家的繁荣,续了一把火。

所以在唐宪宗时期,郭家依然风光无限。

上入骆谷,值霖雨,道涂险滑,卫士多亡归朱,叔明之子升及郭子仪之子曙、令狐彰之子建等六人,恐有奸人危乘舆,相与啮臂为盟,著行、钉鞋,更上马以至梁州,他人皆不得近。及还长安,上皆以为禁卫将军,宠遇甚厚。

唐宪宗的嫡妻就是郭家大小姐(郭子仪的孙女)。宪宗当皇帝后,郭家大小姐应该升为皇后了。但是郭家大小姐的背景太深厚,因为她是郭子仪的孙女,又是代宗升平公主的女儿,所以宪宗拒绝让她当皇后。一切是显然的,郭家大大小姐有那样深的背景,如果再当了皇后,那还了得?因为类似的原因,郭家大小姐一直只是贵妃。

八年,群臣三请立为后,帝以岁子午忌,又是时后廷多嬖艳,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故章报闻罢。

宪宗死后,郭家大小姐终于扶正了。因为宪宗死后,新上位唐穆宗就是郭家大小姐的亲儿子,所以郭家小姐升成皇太后。

郭家大小姐成为皇后,她的两个兄弟,一个是刑部尚书,一个是金吾大将军。

穆宗嗣位,上尊号皇太后,赠暧太尉,母齐国大长公主,擢兄钊刑部尚书,鏦金吾大将军。

郭家大小姐的儿子,当皇帝后不久死了。但是新一任皇帝,是郭家大小姐的亲孙子。这样一来,郭家大小姐又顺利升为太皇太后。

事实上,郭家的繁荣在郭子仪死后,又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繁荣;虽然这种繁荣,远不能与郭子仪生前相比,但是依然足以称得上当时最显赫的家族。

事实上,在郭家大小姐孙子当皇帝时,有人甚至建议郭家大小姐临朝称制。因为她的孙子当时16岁。郭家大小姐拒绝了这种选择,因为这种选择,是非常危险的。一个玩不好,郭家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中。

帝崩,中人有为后谋称制者,后怒曰:“吾效武氏邪?今太子虽幼,尚可选重德为辅,吾何与外事哉?” 敬宗立,号太皇太后宣宗立,于后,诸子也,而母郑,故侍儿,有曩怨。帝奉养礼稍薄,后郁郁不聊,与一二侍人登勤政楼,将自陨,左右共持之。帝闻不喜,是夕后暴崩。

既然郭家不愿意继续冒险向上爬,就只能接受日渐衰落的事实。

郭家大小姐的儿子,当了三年皇帝就死了。

郭家大小姐的孙子上位后,郭家大小姐就存在一个潜在的风险,那就她的儿子媳妇,会在此过程中地位不断上升。一切是显然的,他孙子当了皇帝,她的儿媳妇就是皇后了。

这个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还在于:她老公生前就猜忌她,因为她家的背景太深了;所以一直有意无意压制她的地位。

她儿子上位后呢,恐怕也会类似的念头;她孙子上位后,就更不用说了。

在这种背景下,郭家的地位其实已经开始下降了。

郭家当时的繁荣,肯定比《红楼梦》开场时的贾家风光多了。毕竟郭子仪的孙女是太皇太后,而且郭子仪的孙子依然有省军级的高官;而《红楼梦》开场时的贾家,显然没有这样牛X的人物了。

郭家大小姐的儿子是唐穆宗。穆宗死后,穆宗的三个儿子轮流坐庄。这样说来,郭家大小姐的一个儿子是皇帝,三个孙都是皇帝。

单看这一点,她很风光,但是每一个孙子当皇帝,都会有新太皇后了,这样一来,后宫是太皇太后、太后也未免太多了。

当然了,仅仅如此,还没有什么。最主要的是,皇位在郭家大小姐的子孙中绕了四圈,最后竟然回到了郭家大小姐的庶子家里。

郭家大小姐的庶子上位后,麻烦就来了。因为这个庶子的母亲,以前是郭家大小姐侍女。关键是,她和郭家大姐的关系一直不和睦;而郭家大小姐看到自己从前的侍女,竟然和自己分庭抗礼了,难免会非常不爽。

这个并不可怕,可怕的在于,郭家大小姐的庶子(唐宣宗)上位后,就对郭家大小姐爱搭不理了。要知道,郭家大小姐当了一朝皇后(事实上是贵妃)、一朝皇太后,三朝太皇太后,在过去的四十多年时间里,一直享受着尊荣的待遇,现在突然受到这种冷遇,难免无法接受。

最要人命的在于,郭家大小姐这个庶子,有意无意地认为,他爹(也就是郭家大小姐的老公唐宪宗),当年就是被郭家大小姐与人合谋害死的。

唐宪宗的死因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他吃长生不老药吃死了;第二种说法,就是他被太监杀死了。第三种说法,就是郭家大小姐为了让自己亲儿子上位,于是谋杀了唐宪宗。

第三种说法,是不是可信?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郭家大小姐的儿子当皇帝后,从未彻查过唐宪宗的死因;而且据普遍说法,唐宪宗就是支持郭家大小姐儿子的宦官所杀;关键是,他们还杀了与郭家大小姐儿子争夺皇位的皇子,以及他的主要支持者。

这种罪行是郭家大小姐承担不起的。所以在庶子上位一年后,郭家大小姐有一次气得要跳楼,虽然被左右劝阻了,但是当天郭家大小姐就死了。

以此为标志,郭家的荣耀算是彻底结束了,因为郭家再也没出现过一个真正能拿出手的大人物。

面对这种日渐衰落的结局,郭家小姐那一代,会不会后悔当时没有激流勇进呢?这个实在难说的很。

一个家族这样衰落,其实也算是平稳着陆。从安史之乱开始,到郭家大小姐死,郭家的荣耀足足维持了近百年。

虽然最后的结局,多少让人有些唏嘘,因为多少是有些憋屈死的。

但是这种结局,其实也算是不错的,因为当时冒险赌一把,谁敢说不会很快就满门抄斩的结局呢?

而在一个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的时代,一个家族能保持近百年的繁荣,其实是可遇不可求的。

大唐开国时代的功臣,有几个能富贵两三代呢?

房玄龄、杜如晦的家族,都是很快覆灭了,衰落之快都让李世绩感到惋惜。而李世绩死后,他的儿子造武则天的反失败,也被灭了门。

李世绩将死,谓其弟弼曰「我见房玄龄、杜如晦、高季辅辛苦作得门户,亦望垂裕后昆,并遭痴儿破家荡 尽。我子如有操行不伦者,急即打杀,然后奏闻。」 其望子保家之心,可谓切矣。然世绩附武后以固位 保门户,而其子敬业起兵讨武后被族,虽不能保家,亦可谓能雪先人之耻者。

在唐玄宗时代,李靖的家庙已经变成了杨家的养马地。

初,天宝中,贵戚第舍虽极奢丽,而垣屋高下,犹存制度,然李靖家庙已为杨氏马厩矣。

魏征家族衰落之后,子孙后代都要卖祖宅过日子了,狼狈得让大唐皇帝都感觉没面子,因为魏征的故居那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啊!而魏征的儿孙竟然落魄到了需要卖掉它过日子,这叫什么事呢?

安史之乱时的功臣。李光弼无法善终;仆固怀恩无法善终;鲁炅无法善终;来瑱也无法善终。

张巡、许远死了,所以盖棺定论非常完美,但是子孙未免太不争气。所以,张巡的儿子竟然上书皇帝,说睢阳保卫战的主要功臣是他爹,而所谓双忠之一许远,其实是个大叛徒。这样一折腾,多少是有些斯文扫地。关键是,就凭张巡儿子这种表现,谁敢说他是一个能扶上墙的人物;而许远让他这么一折腾,虽然官方依然承认他是烈士,但英名难免会受损。

总的来说,一个家族能保持三五代的繁荣,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执政后都做了哪些利国利民的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千古一帝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功高至伟,举世无双。但秦始皇也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尤其是后世撰写史料的汉朝史官。记录了很多秦始皇残暴,挥霍无度的事件。但拨开云雾,分析秦始皇那段历史,他也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为后世留下宝贵经验,及巨

  • 鸿门宴上到底经历了什么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鸿门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鸿门宴如果当时项羽杀了刘邦,也就没有后来的楚汉之争了,项羽很可能雄霸天下。很多人都说项羽有勇无谋、妇人之仁。也有人说当时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是因为他不敢,有太多自己的顾虑。为什么会说项羽有所顾虑?因为就当时的形势而言,项羽如果在鸿门

  • 一直被慈禧控制,光绪为何不反抗?他是害怕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光绪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861年,在经历了英法战争之后的大败之后,身心俱疲的咸丰皇帝终于去世了,而伴随着咸丰皇帝的死有一个女人最终成功上位,那就是之后长达五十多年朝政的慈禧。在咸丰帝即位之后,慈禧可以说将整个清朝玩弄于鼓掌之中,先后拥立同治、慈禧以及宣统

  • 揭秘:大唐将领朱泚为什么会造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朱泚曾是幽州节度使,在关东各大藩镇都谋求自治的背景下,朱泚却选择了亲自到长安城报道。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眼见朱泚有如此忠心,唐德宗自然也没有亏待他,朱泚的弟弟接替他成为新任幽州节度使,朱泚本人则在大唐中央政府担任宰相。相关事件我们前文分析过,不再赘述。当泾原兵变发生之后,唐德宗

  • 李斯作为宰相,为什么要帮胡亥继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朝宰相李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单论结果,李斯选胡亥无疑是大错特错了,不但害了自己,也坑了大秦。但是在当时,无论是李斯的内心,还是赵高无与伦比的话术技巧,最终只能促成一个结果,选胡亥,放弃扶苏。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还是先回到“三人合谋”的那个片段吧。一、三

  • 齐国已经投降刘邦了 韩信为什么还要灭掉齐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攻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楚汉战争中,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乌龙事件”,就是韩信攻齐。事情是这样的,韩信与张耳等人平定赵国之后,刘邦在荥阳、成皋与项羽对峙,因为项羽实在太虎了,汉军兵力吃紧。刘邦转头一看,韩信和张耳带着援军来了,刘邦就独自带着夏侯婴,渡过黄河来

  • 生忠于汉室的荀彧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备?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荀彧一生忠于汉室为什么不选择跟随刘备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四百年的大汉王朝危如累卵,随时倾覆,而在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号称是王佐之才的荀彧,也是大汉王朝的最后的忠臣,一心想要兴复汉室,不惜与曹操分道扬镳,最后自刎而死!

  • 唐宪宗被杀,凶手为何能逍遥法外五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唐宪宗是怎么死的?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意外,实际上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谋杀,更是当时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因为类似的原因,唐宪宗作为一个强势的皇帝,突然被人谋杀了,凶手竟然好像没事人一样,一直都是舞照跳马照跑。杀死唐宪宗的人是一个名叫陈弘志的太监,在唐宪宗

  • 朱元璋的性格为何变得如此复杂?竟是皇权专制制度使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权力顶峰的朱元璋,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反之,失人心者就要失天下,元朝的滅亡,便是镜鉴。因此他坐上龙椅之后,便诏谕各级政府:“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而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

  • 东吴猛将甘宁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他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东吴猛将甘宁在历史上是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的乱世,造就了一大批名将。这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便有什么样的人才。武将里面最受后人尊敬的我想莫过于关羽了,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名将也是如此,虽然他的影响没有关羽大,但是在世时连关羽对他都有点怵。他便是东吴的猛将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