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王维是唐朝政客中的伶人?他的仕途之路如何?

为什么说王维是唐朝政客中的伶人?他的仕途之路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74 更新时间:2023/12/17 10:45:09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曾担任尚书右丞,时人称之为“王右丞”,他是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为笃信佛教,后世称之为“诗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王维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开元年间的崇仁坊,从来没有少过书生。白衣粗布,手执卷书。他们或许是未来大唐的一颗新星。这其中,就有王维。

大唐文坛里,他是诗佛;大唐政客中,他是伶人。

王维成名早,这是整个公认的事实。九岁时,别的小朋友还在骑马斗草,王维已经成了诗、书、画、乐的行家。他朗朗如春月柳,一袭白衣弹着琵琶,可以成为许多思春少女梦中佳话。而这样一位本可以靠颜值的天才少年,偏偏要靠才华。

十五岁时,王维背上行囊去京城应试。就住在高官贵族附近的崇仁坊。当时的吏部考试,卷子不糊名。想要一举天下知,考前就要先让考官记住你的名字。

王维自是不用担心这些。就凭他的少年名气,刚刚到京城,他就已经成为了岐王宅里的常客。可王维有更宏大的志向,他要做解头,各地府试的第一名。

岐王着实是王维生命之中的贵人。为了推举他,岐王特意办了一场宴会,让王维能够遇见那个完成他青云之志的权贵:玉真公主。而王维需要做什么呢?只需做个伶人。

说是伶人也不尽然,单凭王维的长相与才华,要想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不算难事。可他为了得到这个机会,还是尽全力的去表现自己最才华横溢的一面。那日他一身盛装,由众人簇拥着站在玉真公主面前,朗朗月下松,手抱烧槽琵琶,一曲终了,满座皆惊。

玉真公主自是被他吸引住了,忙问岐王道:“坐下何人?”

岐王答道:“知音人。”

王维见状,乘胜追击,献上自己的诗篇,彻底俘获了公主的心。

玉真公主拿着他的诗文赞叹不已,疑惑道:“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

岐王心道目的达成,在一旁帮王维答道:“如果不能中解头,他就不考。”

此时玉真公主已答应了保举张九皋,但为了王维,她破了例。

这是王维登第的开端。那时的他,没有与世无争的佛香,有的只是一个寒窗苦读的举子,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高傲。

王维初入政坛,职位是太乐丞,掌管祭祀音乐。这并不是他理想的官位,可是王维看了看家中的弟妹,还是应下了这个被读书人看不起的“浊官”。

但即使是这样的浊官,王维也没有待得长久。受岐王外放的影响,王维只在京城短暂的滞留了一阵,就被外放贬为了济州司仓参军。

忽然间从画阁朱楼贬到深巷陋室,王维这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没了当年的轻狂。琵琶也不谈了,诗文也不唱和了。也是,总不能在这里,给邻家种地的大爷弹一曲清音吧?这时王维的诗风也逐渐转向浅显,遇见请他吃饭的大爷,赋诗一首,感谢人家的盛情款待:

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

道言庄叟事,儒行鲁人馀。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幸好他等来了大赦。开元十三年,玄宗东封泰山,王维凭借这两次大赦回到长安。但吏部还是没能将他重用,没多久,王维就被外放去了河南淇水边做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

这时王维遇上了他一生之中最喜欢的地方之一:终南山。

索性,他弃了官,跑到那心心念念的终南山上隐居了起来。但此时的王维并不是完全的归隐,他身在山林之间,心里所想还是官场沉浮。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他自己何尝不想做那惊山之鸟,能够一鸣惊人。只不过被现实打磨了许久,对于官场多少有些消沉。当时,他所依附的岐王已然失势。想要东山再起,他需要一个贵人。

这个贵人来得也快,此时朝堂上的新星是那个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张九龄。王维瞅准时机,献诗于他,果然被用,做了右拾遗。

只不过这次出仕后,他还是忘不了当年在终南山的时光。利用闲暇时间,王维在京城南边的蓝田修葺了一栋别墅,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中年的王维,迷恋上了超脱世俗之外的佛教,对于归隐,他更添了自己的一份禅意在其中。在辋川居住时,有欣赏的后辈裴迪同他一道诗歌唱和,漫游山水。有时遇上裴迪苦读,王维还要将出游所见的景色写下,赠与他: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所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所见所闻之中,透露出没有裴迪相伴的寂寥之情。

若不是安史之乱毫无预兆的到来,王维或许还能过更久的安逸日子。但瞬息万变的朝堂没有给予他喘息的机会,皇帝带着亲信出逃,留下的那些无关紧要的官员中,就有王维。

天宝十四年的初夏,王维一如往常的进宫早朝。只不过那天没等到皇帝,等来的是腐烂的尸体与鲜血涌成的溪流。仅仅一日之间,王维就从当年的京官成为了安禄山的阶下囚。安禄山大手一挥,这些没能逃脱的官员就被绑着枷锁遣送到了洛阳。

王维被囚禁于菩提寺中,为了不做安禄山的官员,用毒药毒哑了自己的嗓子。

裴迪也在洛阳城中,有时前去探望王维,看着他潦倒的近况,自己也只能叹一句无能为力。

王维每日听着丝竹管弦,像是当年盛世的长安。可他的内心只有忧愤,痛苦之下,写完了一首《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也正是这首诗,让他在肃宗朝清算安禄山时期的伪官时,救了王维一命。

但他到底还是被仓皇的朝堂伤透了心。比起二十岁中进士的意气风发,多年不受重用的郁郁寡欢,王维最终选择了隐居这条道路,远离尘俗,只成自己的仙。

他一生沉浮朝堂,依附权贵,可却并不见利忘义。对于曾经提携过他的张九龄,王维仍旧心怀感激。晚年娴静田园里,他作诗酬赠,将自己的现世安稳,写给曾经的恩人: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古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沉迷了一生功成名就,最终却以归隐告终。临别时,王维写信与亲故诀别。看着这一张张信笺离开,他一生谄媚也好、超脱也罢,都成了史书匆匆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从珂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坚取代了谁的皇位,杨坚传位给哪个儿子,历史上独孤信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谁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皇位传继,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父死子继,一种是兄终弟及。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我国历史上,皇位一直是无数人趋之若鹜的目标,而取得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举例来说,有人靠发动起义、兵变抢来皇位;有人靠血统高贵、身份显赫被拥上皇位。

  • 一个无子无宠的妃子,在乾隆后宫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最喜欢的妃子是哪个,令妃深受乾隆宠爱,没有孩子的嫔妃结局

    我们常常能见到清宫剧中,那些无子无宠的妃子,大多都奋力向上爬,亦或是投靠地位高、受宠的妃子,以求自保。如若不然,她们只能成为宫斗的“炮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那么在历史上,一个无子无宠的妃子,在后宫会有怎样的结局呢?是否真的如电视剧中那般,在后宫饱受欺负,几乎都悲惨收场呢?

  • 朱棣在朱标还在世时有夺位的心思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和朱棣谁能力强,朱棣是个好皇帝吗,朱标镇得住朱棣吗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 即皇帝位,是为永乐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回想我国封建王朝,曾给世人留下太多遗憾和无法弥补的创伤。比如在古代,明明某些人很厉害,可偏偏天妒英才,结果导致不错的局面瞬间变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比如大将霍去病,抗金英雄岳飞,秦始皇的太子扶苏,又比如朱元璋的太

  • 从诗词中探索杜牧的一生,他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商隐一生的经历,人生最终归宿的诗句,杜牧的十首代表诗作

    杜牧,字牧之,晚年时期居住在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他是晚唐时期官员,也是文学家。他的诗文负有盛名,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题乌江亭》等,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牧的故事吧。山林深处,绿树环绕着一处幽静的禅寺,不疾不徐的木鱼声,被袅袅的清烟携裹着,在禅寺上空单调的回荡。

  • 汉武帝给霍去病赏赐十车肉 霍去病为什么把肉放臭也不去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有多宠霍去病,霍去病为什么不吃皇帝送的肉,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多好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恩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当初恩赐霍去病十车肉,霍去病为什么放臭了都不吃?霍去病到底有什么想法?对于古代的大将军,一般都会受到统治者的金银恩赐,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在外戍守边疆,为了国家的稳定,常年征战沙场,所以受到这样的恩赐也是深得民心的。不过今

  • 荆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为何会刺秦失败?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荆轲刺秦王失败后发生了什么,战国时期荆轲的成语,荆轲刺秦对于大家都不陌生

    在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四位突出的刺客,他们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要离、聂政和荆轲。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关于“刺客”这一职业,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曾有这样记载:论一击必杀,专诸刺王僚迅若奔雷;论武功高强,聂政单人单剑万军丛中取韩傀首级;论悍勇无双,要离刺杀庆忌

  • 什么是千叟宴?乾隆皇帝是如何好心办了坏事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的千叟宴,清代千叟宴,乾隆千叟宴年龄最大者是谁

    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传位于第四子弘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先看一幅对联:乾隆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纪昀对: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说到“

  • 夫差为什么不听伍子胥建议杀掉勾践 夫差最后为什么要杀掉伍子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伍子胥和伯嚭,勾践怎样设计伍子胥,伍子胥为什么被夫差杀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伍子胥和夫差,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伍子胥当初劝夫差杀掉勾践,夫差为什么不听?夫差最后为什么要杀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国君阖闾是个贤明有才干的君主,他任用了人才伍子胥,推行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增强了国力,还招纳任用了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当国家内部

  • 为什么说朱由校是一位生错时代的皇帝?他有多喜欢做木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哪个皇帝喜欢做木工,明朝朱由校的生母,朱由校木工水平到底多高

    在法国的历史上有一位荒废朝政、沉迷手工艺的“锁匠国王”路易十六。他沉迷于制锁工艺之中,不理朝政,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最终将自己和妻子送上了断头台。明朝时期也有一位颇为相似的皇帝,他同样热爱手工艺,同下场不好,但也同样生平跌宕传奇、引人深思。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也是大明王朝

  • 伍子胥和楚平王有多大的仇恨 伍子胥为什么将他尸体挖出来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伍子胥鞭尸,伍子胥与楚国的仇恨,楚平王下一个王是哪个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伍子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伍子胥身为楚国人为什么要辅助吴王阖闾?伍子胥和楚国有仇吗?伍子胥为什么要将楚平王鞭尸?导语:伍子胥是一个悲情猛人,说他悲情,那是因为他这一生,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说他是猛人,那是因为他做人做事都比较猛。伍子胥全家遭到楚国陷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