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开国功臣潘美真是一代奸臣?他的下场如何

北宋开国功臣潘美真是一代奸臣?他的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96 更新时间:2024/1/16 9:06:33

北宋开国功臣潘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潘良是电视剧《大宋宫词》中最大的逗比,他唯一的特长是从来不打胜仗,被连降三级后竟然厚颜无耻随其父潘美到金殿讨旨,大言炎炎欲率禁军击退辽国进犯。宋真宗看在他是爱妃兄长面上,答应让他随父率禁军抗击辽军。潘良再次展现狗熊本色,与辽军交战时一触即溃,狼狈到弃城而逃。

古云“虎父无犬子”,潘良枉为宋初名将潘美之子,却好大喜功屡战屡败,实在把父亲潘美的脸打得啪啪响。

幸亏,潘良仅是《大宋宫词》中的虚构人物。否则,潘美得知有如此不肖儿子,早气得掀开棺材板找电视剧编导理论了。

因为,潘美是北宋开国功臣兼定海神针。而他又因与杨业(即杨继业,《杨家将演义》中的杨老令公)的恩怨情仇,被改名“潘仁美”,成为史上继赵高等奸臣后臭名昭著的奸臣之一。

潘美真是一代奸臣?

(一)开国功臣

潘美“少倜傥”,有卓越的政治远见,年轻时敏锐意识到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毅然投奔后汉枢密使郭威。郭威称帝建后周驾崩后,他又追随其养子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大败北汉,经营西部,与赵匡胤结下深厚情谊。

赵匡胤在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后周天下变身宋太祖后,虑及旧臣不肯就范,特意令与旧臣们关系良好的潘美去说服动员他们接受改朝换代的现实。潘美不负厚望,成功说服后周旧臣们心甘情愿归顺新朝。

陕州主帅袁彦“老虎推磨——不吃这一套”,依然占山为王另立山头。赵匡胤视其为心腹大患,令潘美监视并伺机消灭他。潘美一身是胆,单人独骑闯入袁彦军营,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袁彦幡然悔悟,入朝称臣。潘美由此受到宋太祖褒奖。

潘美跟随宋太祖逐一平定各地叛乱,出任潭州(今湖南长沙)防御使,击败南汉后主刘鋹数次进犯,以镇压和安抚手段平定少数民族地区。其后,潘美奉诏消灭南汉刘鋹政权。他略施小计,“挥兵急击之”,打得“鋹众大败”,取得“斩数万计”的辉煌战绩,并乘胜追击“克之,擒鋹送京师。”继而,他讨平“土豪周思琼众负海为乱”,平定南方。

为贯彻落实宋太祖征伐南唐的战略,潘美率部攻击南唐,最终迫使南唐后主李煜投降,以战功被封为宣徽北院使。

其后,潘美奉诏继续率部进攻北汉都城太原。宋太祖驾崩后,潘美被继任的宋太宗任命为北路都招讨,继续攻击北汉。平定北汉后,潘美被留在北方驻守。潘美凭赫赫战功“封代國公......進封韓國公”,成为宋初武将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可见,潘美不仅是北宋开国元勋,更是为宋初立下盖世功劳的擎天柱。

(二)忠勇贤臣

赵匡胤黄袍加身进入皇宫后,见嫔妃怀抱幼儿,得知是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便问赵普等人如何处理。赵普等异口同声建议斩草除根,潘美却不置一词。待赵匡胤逼问,潘美才回答:“臣与陛下都是周世宗之臣。臣如附和群臣杀死此子,实在愧对周世宗;想劝陛下手下留情,又恐招致陛下怀疑。”赵匡胤欣赏他刚直,遂将此子送给潘美为侄子。潘美将其改名潘惟吉并抚养成人,潘惟吉最终官居刺史。

另有一个大同小异的版本:赵匡胤陈桥驿兵变被拥立为帝入城后,受到“六宫迎拜。”赵匡胤见她们抱着两个小孩儿,得知是“世宗二子纪王、蕲王”后,令人把孩子们弄走(寓意可想而知)。潘美“以物扶殿柱,低首不语”,在赵匡胤逼问下,才道出原由:“臣认为这样做不合道理!”赵匡胤“悟而悔之,即命追还,以其一赐美。”

可见,潘美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

(三)潘杨恩怨

宋太宗灭北汉后,曾雄心勃勃趁势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却因种种原因身负箭伤大败而回,始终耿耿于怀。986年,宋太宗闻知辽国新继位的辽圣宗年仅12岁,朝政由其母萧太后主持,决定趁辽国“主少国疑”之机再攻幽州。

潘美受命与兄弟部队北伐,独自一鼓作气收复幽云十六州中的“寰、朔、云、应等州”,进逼代州。但因兄弟部队出师不利,被迫奉诏撤军。潘美被赋予撤军同时保护朔、朔、云、应四州百姓迁徙回中原的重任。辽军趁势反击,以十余万大军反扑,重新夺回寰州。

精通兵法且对辽军了若指掌的北汉降将杨业(即国人耳目能熟的杨家将祖宗杨老令公)时为潘美部将,他建言:“辽军气势旺盛,我军应避其锋芒。朝廷既令我军护送百姓内迁,我军应先秘密通知云州与朔州守将,待大军撤离代州时,令云州军民先撤。我率部驻扎应州抵御辽军,主帅令朔州百姓出城进入石碣谷后,遣一千弓箭手在谷口埋伏,命骑兵于中路支援,即可确保三州百姓平安内迁!”

杨业的正确建议,却遭监军王侁(shēn)阴阳怪气讥讽:“杨将军号称‘无敌’,却畏敌如虎,莫非另有打算?”杨业悲愤满腔,百口莫辩,决定率部与辽军决一死战。临行前,他向潘美表面心迹:“我是太原降将,承蒙圣上不杀且授予兵权,理应为国尽忠。此行凶多吉少,属下恳请主帅在陈家谷口预设‘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属下引诱辽军至此,主帅‘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潘美答应令“麾下兵阵于谷口”接应杨业。杨业“自寅至巳”与辽军鏖战几个时辰,王侁久候不至,“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潘美苦苦哀求他留下被拒绝后,认为杨业已全军覆没,也撤出包围圈,“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

杨业与辽军“力战,自午至暮”,将辽军引入包围圈。因王侁与潘美相继撤走,杨业“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最终因“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杨业忠贞不渝,最终绝食三日殉国。

潘美沿交河后撤二十里后,接到杨业溃败战报,非但不予接应,反而率大军扭头就跑,成为杨业全军覆没的元凶。

(四)遗臭万年

杨业为国尽忠后,宋太宗大怒,诏令彻查。监军王侁承担主要责任,因刚愎自用瞎指挥,“以语激杨业”,导致杨业“因力战陷于阵”而“坐除名,配隶金州。”潘美承担次要责任,受“削秩三等”处罚。不久,潘美“卒,年六十七。”

一代名将潘美被改名潘仁美而遗臭万年,纯粹是为衬托杨家将世代忠君爱国。清代尼玛查(又称椿园七十一)一针见血道:“潘美本宋初名将,以功名令终。

近世小说所谓《杨家将》者,独丑诋之,不遗余力。或以为杨业之死,潘与有责焉......潘美乃无端蒙恶名......按潘美性最平易近人,有功益谨慎,能保令名以终者,非无故也。”

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为为他鸣冤叫屈:“后人悯(杨)业嫉(潘)美,至生出种种讹传,目潘美为大奸,纯属言之过甚!”

潘美以宋初一代名将身份,被《杨家将演义》刻画成陷害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奸臣,委实冤枉!正因如此,《大宋宫词》才给他虚构出一个以战败为荣的儿子潘良,继续恶心他一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卫献公为什么会被迫逃亡他国?他被推翻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卫献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历史上被推翻的君王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在位期间暴虐无道,百姓民不聊生;有的是因为只顾贪图享乐,置国家于不顾,有的是因为治国不佳,颁布了错误的政策。但战国时期有一位君王,被推翻的原因非常搞笑,他因为在一场饭局中放了大臣的鸽子

  • 李斯一生精明,为何会让自己沦为那般田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朝宰相李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装历史剧《大秦赋》改编自小说《大秦帝国》,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正在热播中。该剧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收官之作,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

  • 张居正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张居正一死中兴就中断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居正的死对明朝影响,张居正改革成功了吗,张居正改革的弊端

    你真的了解张居正改革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个朝代从最初的建立,到繁荣,再到衰落。如果期间遇到不可控的因素,衰落的更快,离灭亡也越来越近。可是有的朝代,她经过繁荣,衰落,之后又经历改革,想突破现状,实现中兴。而明朝就发生过这样的一次改革,它就是张居正主导的。如果它能向商鞅变法一

  • 朱由检继位时拟定了4个年号时什么 朱由检为何会选择崇祯这个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由检年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后人在称呼中国古代皇帝时,有很多的称呼。有的是以庙号来称呼,比如我们熟知的“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等。有的是以年号来称呼,比如嘉靖皇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等。而年号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也很关键,有的皇帝一生用过十几个年号,

  • 古代历史上,那些古人是如何扬名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历史上,那些古人是如何扬名天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例如诸葛亮,没当官的时候也就每天窝在家里读书,为什么当时全荆州的人都知道他有才呢?刘皇叔也是听了别人夸他,才亲自去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这个穷书生,到底是怎么做到名扬荆州的呢?我不太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但通过

  • 赵襄子和赵惠文王,废长立贤上位,最终成为一代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襄子和赵惠文王是如何上位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原本只是晋国大夫的赵、魏、韩取代了晋国的位置,并列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赵襄子生在赵国开国国君赵籍之前,但他为赵国的创立奠定了基

  • 明朝开国功臣中,有哪些人躲避了朱元璋的疑心与猜忌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以及军事统帅,从一个乞丐、放牛娃,到建立明朝政权,可谓是千古一人。从开始打天下到统一天下,他的身边都有一群跟随他,誓死守卫他的部下,并且也能一起共患难。但是等到明朝的政局逐渐稳定后,朱元璋的一

  • 张岱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用写书的方式实现了人生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张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大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二十五日,张岱出生于浙江山阴县。张家有座寿芝楼,墙上挂着一支笔,取下来写字,写啥都应验。没孩子写生孩子,病了写吃啥药。张岱母亲写了想生孩子,神笔让她去某地取颗仙丹,吃了,便生下张岱。张岱初

  • 面对文官集团,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面对文官集团,明宪宗朱见深是如何解决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七月,京城惊现妖物夜出伤人事件,京城上下一通忙活,最终却是一筹莫展。明明是官员无能,却反而怪到皇帝头上,认为这是皇帝本人不修德政所致。太子少保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商

  • 高殷: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嫡长子,被叔叔夺位后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嫡长子,也是北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仅一年就被叔叔杀害,年仅十七岁,他就是高殷。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高殷出生于545年,六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史料记载他聪慧过人、温润开朗且饱读诗书,颇有君王的风度,那如此有天赋的皇子为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