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勃和陈平是诛灭诸吕事件的 大功臣,二人的结局如何?

周勃和陈平是诛灭诸吕事件的 大功臣,二人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762 更新时间:2024/2/8 14:56:09

陈平周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吕后死后,功臣集团诛灭诸吕,领头的是周勃和陈平,这俩人干得比较彻底。

杀光了所有和吕家有联系的人,包括汉惠帝的儿子们。

汉惠帝有四个儿子,少帝,梁王,淮阳王,常山王。

功臣集团借口刘盈的四个儿子不是他亲生的,是吕后抢了宫外人的孩子,杀了他们的母亲,用这些孩子冒充刘盈的儿子,然后逼死了刘盈的四子。

斩草又除根,春风都吹不起来。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後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後。

司马迁都用了阴谋两个字,来形容他们这次诛杀汉惠帝皇子的事情。

其实想想,诸大臣这脑洞开的很大了,吕后一口气抢了四个孩子当自己的孙子,这事儿干的忒二了。

古来政治斗争是个赢家通吃的游戏,只有一把梭哈和满盘皆输,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唐朝时武则天杀光了李家所有的人,也是怕武家走上吕家那种事后被清算的老路。

果然神龙政变的时候,张柬之等人拥立新皇登基,但是也只能立武则天的儿子们,因为没有别的皇子可以选择。

武则天因而能够平安老死,不至于在病床上被揪斗。

吕家的人就比较悲惨了,刘邦的儿子还有好几个,功臣集团可以放心的杀吕家人,因为刘家江山后继有的是人。

所以只要沾吕字的都难免一死。

遂遣人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

为汉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樊哙的妻子吕须,被功臣们活活打死。

樊哙的儿子樊伉也被功臣们斩了草除了根。

杀樊伉的功臣中很多人可能是看着樊伉长大的,但是那又如何,权利面前没有情义。

功臣们不承认刘盈的儿子是他的亲生儿子,却又从市井给樊哙找了个亲生儿子,继承了樊哙的爵位,这操作真有点:

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的味道。

被功臣诛杀的吕家人里面,也许还有汉文帝刘恒的儿子们。

司马迁在《史记.外戚列传》写汉文帝的皇后窦太后,似乎是无意写过一句闲笔:

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很多人猜测这位先王后是吕家的姑娘,吕姑娘不知是否死在诸吕被灭的时候,毕竟她姓吕。

刘恒和吕姑娘的感情应该不错,毕竟他们合作生了四个儿子。

这就像雍正和年羹的妹妹一样,电视剧中写人家两口子关系不好,其实人家好得很,年小妹被封敦肃皇贵妃,她病重时雍正没有处死年羹尧,待到敦肃皇贵妃去世他才处死年羹尧,对年家其他人则没有下杀手。

年家人逃过被灭族的危险,很大原因是雍正和年妃的关系很好。

刘恒和吕姑娘关系如何不知道。

但是他当上皇帝后,他的四个儿子很巧合的一起病死了。他们死后汉文帝竟然没有追封他们,甚至连他们的名字事迹都讳莫如深。

如果不是司马迁无意提了一句,这位王后和汉文帝的四个嫡子就像从没出现过一样。

严重怀疑这四个人被刻意忽略是源于刘恒和功臣集团的某些约定。

处死自己的四个儿子刘恒心里的感觉如何?

没人知道。

那时候刘恒的皇帝当的小心翼翼,身边的护卫都是他从驻地带来的亲信,对功臣集团,他不敢信任。

自己的安危都不能保证,妻儿的死,大约,他只能深埋心底。

帝位稳固后,他开始对诛杀诸吕的第一功臣周勃下手了,对这位拥护自己登基的功臣,刘恒下手毫无心理负担来看。

汉文帝即位两年后,周勃就被撵回封地。

到了封地周勃整日生活在恐惧当中,怕皇帝找自己秋后算账,每当有京城来的官员巡视,他都身披铠甲拿着兵刃去,如临大敌的去见京官。

有人以这个理由告周勃意图谋反。

刘恒立刻让人把周勃抓起来扔进监狱里。

不知道有没有人嘱咐狱卒好好照顾老大人,反正周勃的狱中生活不太愉快,被不停的敲诈。

付出了大量金银后,周勃在狱卒的帮助下脱罪,出狱后周勃由衷的说了句:

吾常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呼。

周勃的人生最后几年大约在恐惧中度过的。

周勃死后,爵位由长子周胜之袭位,当年就被废了,汉文帝把周勃的爵位赏给了能力更加出众的周亚夫。

周亚夫凭借本事在文帝一朝混的不错,汉景帝八王之乱时,周亚夫带兵平了叛乱。

但是也许是刘家人对周家人有天然的防范心里,周亚夫晚年儿子买了五百副铠甲想给他陪葬,这事儿被人告,说周亚夫要谋反,汉景帝让廷尉审问,周亚夫不堪其辱,绝食相抗,把自己活活饿死。

在灭吕这件事上,陈平还是挺聪明的,出主意的人是他,决策的人也是陈平,但是他一直安心当周勃的副手,绝对不当老大。

所以陈平一家一直混的不错,到了汉武帝时爵位才因罪被废。

所以陈平还是挺聪明的,自己躲在背后谋利益,顶雷的事情都是周勃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文宗被宦官拥立即位后,他如何活在宦官的阴影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并且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宦官刘克明等杀死唐敬宗并伪造遗旨,欲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等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太和”,是为唐文

  • 除了妙笔丹青外,阎立本还有哪件载入史册的大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阎立本和狄仁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阎立本,很多人知道他是画家,并不知道他还当过宰相。皆因画名太盛,光焰遮住了官衔。阎立本当宰相虽然政绩平平,但是他却因为两件功绩而被载入史册。第一件就是妙笔丹青,善于绘画,尤其擅长人物画。流传于世的画作有《凌烟阁功臣图》、

  • 刘晔比刘备更接近汉室宗亲,但为何却成了曹操的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就知道,刘备整天都要把自己的汉室宗亲身份摆出来,实际上他跟汉室的关系已经非常远了,当时有大把大把的人比他更接近汉室宗亲,这些人不少还是曹操的谋臣,比如刘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晔的先祖刘延,是汉光武帝刘秀与废后郭圣通所生第四子,原封淮阳王,之后改

  • 薄姬的一生是怎样的?她成为太后之后,是否干预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薄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姬妾。薄姬的父亲是吴人,秦时与故魏王宗女魏媪通,生薄姬。在魏豹被立为魏王后,魏媪将其女送入于魏王宫,成为魏王豹的姬妾。在豹下魏二十馀城,立豹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

  • 处死吕布时,曹操会听刘备的建议是出于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处死吕布时,为何会听刘备的建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98年,吕布见在小沛的刘备实力愈发壮大,为了避免刘备对他造成威胁,吕布派出高顺与张辽进攻刘备。当时曹操为了不让刘备战败,他派出夏侯惇对小沛进行救援。只可惜夏侯惇也被高顺击败,沛城最终也

  • 李旦被称作唐睿宗,为何说他的帝王之路并不是很畅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个儿子,武则天的第四个孩子,唐中宗李显的同母弟,唐玄宗李隆基的父亲,也是唐朝第六位皇帝。然而,他的帝王之路并不是那么畅通,甚至,可以说是几经波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跟他“三让”的经历有关。在说道李旦“三让”

  • 大夫是春秋时期的高级官职,百里奚为何被称为五羖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羖的意思是公羊,大夫是春秋时期高级官职的一种,五羖大夫是指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被当时的人戏称为五羖大夫,是有原因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百里奚本是小国——虞国的大夫,秦穆公五年,晋国灭掉了虞国,俘虏了虞国的国君和他的大夫百里奚,并将他们作为随嫁

  • 曹操的莫逆之交:蔡邕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蔡邕,字伯喈。看过《琵琶记》的人对蔡伯喈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戏中他是一个不得已抛弃妻子父母、性格懦弱的读书人。其实在《琵琶记》中蔡伯喈的形象已有非常大的转变,《后汉书·蔡邕传》中的蔡伯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形象,到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中蔡伯喈变成了富贵易妻,甚至骑马践踏贞女的忘恩负义之人,直至《琵琶

  • 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为何不被汉文帝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悲叹贾谊命运的一首诗,在李商隐看来,贾谊的不被重用责任主要在汉文帝,是汉文帝认人不明,浪费了贾谊的一腔才情和报国之志。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或者说,这应该只代表了文人的观点,但不代表政治家的观点。政治家的观

  • 灌婴与周勃有哪些相似之处?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灌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习惯上把生活年代相同、人生经历近似、功业成就比肩的人物并称,比如李杜,又如绛灌,绛指绛侯周勃,灌指颍阴侯灌婴。灌婴和周勃,真的有太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出身贫苦,周勃以编织为业,灌婴以贩缯为业;在刘邦称沛公之后,他们先后以中涓身份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