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被康熙出掉,这是为何 ?

鳌拜权倾朝野,最后却被康熙出掉,这是为何 ?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1 更新时间:2024/2/4 23:59:26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1669年,这是康熙亲政后的第二年。但此年刚一开春,黑压压的乌云便迅速笼罩在紫禁城的上空!

朝堂上,端坐着年仅14岁的康熙,却发现群臣中突然少了鳌拜——这不科学!一丝不安袭来,果然很快就得到消息,鳌拜病了,请求其实就是要求,康熙前去探望!

康熙环视群臣,鳌拜再牛逼也是臣子,这个要求堪称无礼至极,难道就没一个臣子说两句吗?果然没一个人出声。康熙懂了,想想也对,老爸顺治帝给自己留下的四大辅臣。可如今索尼死了,遏必隆跟鳌拜狼狈为奸,至于苏克萨哈,也被鳌拜干掉了。

所以,现在已没人,再能挡在自己身前,去直面鳌拜!唉,这世上,啥都要靠实力说话,哪怕你是皇上!就这样,康熙应鳌拜要求,带着几个贴身侍卫亲自探望。

病床前,康熙问寒问暖,哪怕此刻他心里已问候了鳌拜全家八代。但哪料奇迹似乎发生了,康熙的语调竟越来越真诚,以至于都发自肺腑了。原来康熙看到,病床上的鳌拜,果然病得不轻,额头上冷汗直流,嘴唇哆嗦着,脸如白纸!

这明显是病得要死啊!康熙一时间真就对鳌拜产生出了怜悯。

就在这时,康熙身边一位叫和托的侍卫,却突然暴起一把推开康熙,随即另一侍卫护在康熙身前,和托则一把就挑开了盖在鳌拜身体上的被子,赫然里面是一把泛着寒光的钢刀!

侍卫就是侍卫,似乎有超常的直觉。鳌拜在康熙眼中病得要死,但在和托眼中却是心中有鬼,果然抓了个现行——这叫欲刺王杀驾,鳌拜,你死定了!

哪料鳌拜还没开口,康熙却大喝一声:“和托,退下!”

和托不解,但皇上发话了只得照办,却不忘拿走鳌拜身边的钢刀。

康熙满面春风地又坐在鳌拜身边,说:“随身带刀是我们满人的习惯,当年鳌大人驰骋沙场的时候你和托还没有出生呢!”(出自《这也是清朝 盛世雄音》)

那天,康熙背后的内衣都被冷汗塌透了,几乎都不知道是怎么离开的鳌拜府!显然,鳌拜要求自己探病是图谋不轨。满人虽有随身带刀习惯,却从没有把钢刀带入被窝的习惯。

那么为何康熙当时不借机拿下鳌拜?

一则是在人家府内,鳌拜必有周密安排,太冒险。二则就是,康熙虽有了除掉鳌拜之心,却知道一旦跟鳌拜发生“火拼”,内忧外患中的大清国就崩溃了!所以他必须要忍!

那么鳌拜此举,显然已定了杀康熙的谋反之心,却为何没敢动手?以至于被康熙身边的侍卫和托察觉?

其实这个问题,虽有鳌拜自己的原因,但关键之处则是,在康熙身后站立着两个女人:康熙的祖母孝庄太后,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氏。但若想搞明白这一切,却要从清兵入关时说起。

清兵之所以能横扫中原,多尔衮堪称是居功至伟。且多尔衮也曾差点抢了顺治帝的皇位。这其实就反应出了一个问题,在清朝入关初期,皇权是相当弱的,想当皇上就必须有八大旗主的点头。

所以,顺治留下的四大辅臣中,首辅索尼代表着正黄旗。

遏必隆则代表着镶黄旗,苏克萨哈代表着正白旗,鳌拜属于镶黄旗,这也是为何遏必隆跟鳌拜两人搞在一起的真正原因。

那么多尔衮呢?是正白旗的旗主。而苏克萨哈却是靠出卖多尔衮发家。这也是为何鳌拜打击苏克萨哈时,索尼不吭声的原因,毕竟名声臭了。且正白旗在清朝建立后,得到了利益最大——正是在多尔衮的操作下,使正白旗进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

看清康熙登基前后这格局,其实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这四大辅臣,分为三派,代表着三股势力,在互相制衡,这才能使得小康熙能坐稳。其中是以索尼的力量最大,毕竟是首辅,可惜他老了。

显然对于康熙来言,想拿回皇权,就必须要跟这三派中的一派合作,但选择谁呢?康熙太小,这个问题就只能是孝庄太后来权衡。

孝庄太后能在清初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不是因她长得漂亮,而是娘家势力太猛,这就又引出了清初时另一个,几乎能抗衡满族八大旗的势力——蒙古势力!清初的皇后至孝庄为止,都是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的女子!

如今,康熙身后,率先站定了以孝庄太后为代表的蒙古势力,就等于拥有了绝对的外部力量!只要再从那三大势力中选定一势力,就奠定了康熙几乎不可撼动的地位?这就是孝庄太后的作用和要考虑的——选哪一旗?

显然镶黄旗要被排除在外,因为遏必隆和军方大佬鳌拜联手了,对皇权形成了巨大威胁,只能安抚不可合作!

二正白旗虽在多尔衮时牛逼得不得了,却被苏克萨哈给玩残了,自然也不能选择。唯有索尼为代表的正黄旗!

在康熙12岁时,在孝庄太后的主持下,就选了两位妃子竞争皇后。一位是索尼的亲孙女赫舍里氏,另一位是遏必隆的女儿!但最终却定了赫舍里氏为皇后!

这可是破了满清祖制的事,前面提过“至孝庄太后为止,皇后一直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女子”。可想而知,索尼孙女为皇后的消息颁布后,引发了多大震动。

对索尼来言,这可谓是无上荣耀,由此索尼带着正黄旗,就毫不迟疑地就站在了康熙身后。

鳌拜更是意识到问题严重,亲自跑到孝庄太后跟前,表示:“满洲下人之女,不可立为皇后。如果这样做的话,恐怕会引发满人内部的叛乱啊。”潜台词就是,老太太啊,你玩啥呢?违背祖制不算,还把你蒙古特权给卖了!何必呢?

但孝庄太后却为了给康熙布局,完全不管这一套。

受到如此恩赐的索尼,自然要为康熙卖命。可惜此刻他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临死前一再上奏折,催康熙亲政。可康熙却犹豫了,没有回应。

但当索尼一死,康熙这才感到事态紧急,于是索尼去世9天后,康熙立刻亲政了,因为再不亲政,亲自站在前面对抗鳌拜,哪怕背后势力再强悍,你自己都扶不起来,谁还会搭理你?

这就是为何鳌拜明明准备好,要刺杀康熙却不敢实施的原因。因为,康熙背后这两个女人代表着康熙的绝对优势,在支撑着他,如今又亲政了。

若一旦真杀了康熙,蒙古势力在外,正黄旗势力在内,再加上他又得罪苦了正白旗,鳌拜自己能有啥好果子吗?故而他一直在做思想斗争,以至于被和托看出破绽,抓了个现行!

这同时也是为何14岁的康熙,冒险带着几个侍卫,除掉鳌拜的主要动机。

不是康熙非要冒险,是他必须尽快行动!若还没作为,他背后这些绝对势力,还怎么可能支持他,怎么可能转化为绝对实力?

所以,从康熙冒险除鳌拜就能得出这样一条结论:就算再有势力,若自己不努力,一切也是白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秦琼参加了吗?真的去了为何没有加官进爵?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琼有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程咬金参加玄武门之变了吗,秦叔宝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隋末唐初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琼有没有参与李世民发动的那场弑兄屠弟逼父的玄武门之变?这个问题一直很有争议:如果秦琼参加了,为何李世民称帝后,秦琼和程咬金都没有加官进爵?如果秦琼没有参加,为何新

  • 陆逊之子陆抗,他对东吴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吴陆逊之后,孙权陆逊,陆逊甘宁周泰

    原本星光璀璨的三国时期,在后期已经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样的场面。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但事实上,不论是蜀国还是魏国,抑或是吴国,三国到了后期其实依然拥有着不少的可以被称为良将甚至名将的人才。只不过他们由于出场比较晚,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没有占到太多的篇

  • 为什么说汉文帝刘恒是“躺来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文帝刘恒的简介,西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刘恒和汉武帝的关系

    汉文帝刘恒生于公元前203年1月15日,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的第五位皇帝。为什么说汉文帝刘恒是“躺来的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文帝刘恒刘恒在位23年,期间体恤民情、勤于政事、轻徭薄赋,让汉朝一步步从“楚汉战争”和“诸吕之乱”的创伤中走出,逐步走向强盛。然而这位中国历史

  • 鲍昱:东汉的一位清官,为何鲜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现代清官,鲜为人知解释词语,清官代表

    提到东汉,大家可能会想到“东汉末年分三国”,想起汉献帝、曹操、刘备等人。但有东汉时期一个人,在民间很有名,但历史上的记载却很少,他就是清官鲍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鲍昱,字文泉,约当王莽更始二年(10年)生,卒于汉章帝刘炟建初六年(81年),上党屯留(今山西长治市屯留县)人。东

  • 法正对蜀汉有多重要?为什么连曹操都觉得招揽不到他是个天大的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个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时代,在《三国演义》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然而二者皆得的刘备最后也并没兴复汉室,统一天下。于是后世有人归纳出来另一句话,“子初孝直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孝直指的就是法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孝直是何许人,

  •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没有动过黄袍加身的想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864年6月1日,王洪天贵福继位。随后曾国藩攻破南京镇压太平天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大凡外族势力入主中原,汉人皆愤恨不平,此正汉人中兴之时,因此不仅湘军部下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等人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甚至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李秀成等人也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

  • 刘备不重用马超的用意是什么?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少年成名,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马超的先祖马腾来说,跟随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并且,在东汉王朝建立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对此,在笔者

  • 赵匡胤兵变称帝如此轻松 期间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兵变称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自封为皇帝,建立北宋,赵匡胤为什么能轻易夺取江山?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后周世宗柴荣可以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生争战四方,致力于统一天下,基本扫平当时的劲敌,为后来宋朝统一中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柴荣是五代时期难得的

  • “曹魏开国三公”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尽60年,出现了许多英雄猛将、名人奇事,华歆、钟繇、王朗为什么被称为“曹魏开国三公”?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登基为帝,三国之一的曹魏从此正式建立了。曹丕登基后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贾诩为太尉。但因为贾诩当时年老多病,所以钟繇很快就取代贾

  • 历史上张叔夜的儿子是什么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荡寇志》中张叔夜之子张伯奋、张仲雄不仅生擒卢俊义还害死了鲁智深,可是出尽了风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荡寇志》虽是胡编乱造,但是张伯奋、张仲雄确有其人,而且也真是张叔夜的儿子,只可惜是不肖之子:跟着父亲张叔夜荡平梁山三十六盗(这就是他们生擒卢俊义、累死鲁智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