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之变秦琼参加了吗?真的去了为何没有加官进爵?

玄武门之变秦琼参加了吗?真的去了为何没有加官进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26 更新时间:2024/1/25 9:20:50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隋末唐初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琼有没有参与李世民发动的那场弑兄屠弟逼父的玄武门之变?这个问题一直很有争议:如果秦琼参加了,为何李世民称帝后,秦琼和程咬金都没有加官进爵?如果秦琼没有参加,为何新旧两唐书都说秦琼“从诛建成元吉”?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论功行赏”四个字入手,看看秦琼的爵位为什么止步于国公而没有晋升郡王——在唐朝,异姓封王是寻常之事,就连李勣的父亲李盖,也差点被李渊封为王爵:“诏授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封其父盖为济阴王,盖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

在唐朝,国公的品级跟郡王一样(都是从一品),只是在勋位上稍逊一筹,一个是三等爵,一个是二等爵。国公秦琼只要立下足够的功劳,是可以稍微往前挪半步成为郡王的——如果他在玄武门真出力,就有可能攒够功劳。

史书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作为当时大唐第一勇将,秦琼无疑是各方拉拢的对象,同时秦琼在民间声望极高,说他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也可以为那场无情之战增光添彩。

我们综合分析两唐书,就会发现很多蹊跷之处:如果秦琼在玄武门前与尉迟敬德并肩作战,就能受封郡王,可事实上是秦琼没有进爵郡王,就连他高大上的翼国公称号也变成了不伦不类的胡国公,食邑更是锐减到七百户,程咬金跟秦琼一样,都被改了国公称号,也都削减了食邑。

秦琼从翼国公变成胡国公,程咬金从宿国公变成了卢国公,这兄弟俩的称号,合起来就是一个“葫芦”,这在当时有不清不楚“葫芦提”的意思。

秦琼和程咬金都是唐高祖李渊册封的国公,而按照《唐六典·尚书吏部》的记载,李渊当时给诸位国公的食邑是三千百户:“武德(李渊年号)初,以司封郎中为主爵郎中,掌邦之封爵。凡有九等:一曰王,正一品,食邑一万户;二曰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户;三曰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参与者基本都晋升为国公,食邑不够分了,他就想出了一个新名词“食实封”,也就是名义上你有三千户食邑,但实际上只给你七百户,于是秦琼和程咬金每个人都要拿出两千三百户来分给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这些“玄武门干将”中,原本是以上党县公长孙无忌爵位最高,其次是全椒县子侯君集,其他所有人都是“白身”,也就是没有任何爵位和食邑。

玄武门之变后,长孙无忌从上党县公变成了食实封一千三百户的齐国公,虽然减了两百户,但是他在被赐绢万匹的同时,还荣升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成了一品宰相,又多了一份丰厚俸禄,一点亏都没吃。

至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原本一户食邑都没有,忽然一下子变成了食邑一千三百户的国公,简直是一步登天,尉迟敬德同时还获得了齐王元吉的全部家产,可谓一夜暴富。

为什么这些人加官进爵而秦琼程咬金爵位不动而食邑削减,我们只需连续翻看《旧唐书》列传第十五、第十六、第十八,就能找到答案:“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尉迟敬德,赐爵吴国公,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并食实封千三百户。”

如果当时的翼国公秦琼、宿国公程咬金也进了玄武门,那肯定是要排在白身尉迟敬德、子爵侯君集之前的。

比照参与人员参战前的官爵和战后受到的封赏,我们就会发现长孙无忌升了两级(从第五级从二品县公升为第三级从一品国公)、侯君集升了五级(从第八级正五品县子升为第三级从一品国公),至于其他人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等于从泥潭里爬出来直接上了金銮殿。

新旧两唐书对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的功绩大书特书,但是对秦琼和程咬金却是一笔带过:“(秦琼)从诛建成、元吉。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程咬金)从太宗讨建成、元吉。事定,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赐实封七百户。”

看过新旧两唐书的读者都知道,秦琼和程咬金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勇将悍将:秦琼单挑无敌,程咬金被马槊洞穿身体,还能撅断马槊反杀追兵。

如果秦琼和程咬金出现在玄武门,那肯定是所向披靡,根本就轮不到尉迟敬德和张公瑾大显身手——李世民差点被人家包了饺子,秦琼和程咬金不见踪影,张公瑾苦苦支撑:“公谨与长孙无忌等九人伏于玄武门以俟变。及斩建成、元吉,其党来攻玄武门,兵锋甚盛。公谨有勇力,独闭门以拒之。”

史实讲究孤证不立,玄武门追随李世民的头目只有十人,这样的记载不下十处,但是没有一个名单中有秦琼和程咬金的名字。

实事求是地说,程咬金前期也跟着掺和了:“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构之于高祖,除康州刺史。知节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

因为曾经向李世民表过忠心,所以程咬金也得到了补偿:“事宁之后,颁乎大赉,赏绢六千匹、骏马二匹、并金装鞍辔及金胡瓶、金刀、金碗等物,加上柱国,授东宫左卫率。寻拜右武卫大将军。”

上面这段文字,不见于新旧两唐书,而见于《大唐故骠骑大将军卢国公程使君墓志》,这篇墓志铭是瓦岗军李密的秘书(记室)、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学士之末、《武德实录》《贞观实录》作者编写者、唐高宗李治朝礼部尚书许敬宗所撰,应该比较可信。

这就是说,玄武门之变后,程咬金虽然没有加官进爵,但也没少捞东西,特别是他得到了秦琼一样的金酒瓶、受封上柱国,也算是他那番忠心话没白说。

反观秦琼后人墓志铭,对秦琼在玄武门之变后受赏实物只字不提,摆明了是啥也没得到。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秦琼在玄武门之变后就称病在家,而且这一“病”就是十二年——被他打得啥也不像的尉迟敬德、曾被马槊洞穿身体的程咬金,一个个活蹦乱跳,只有秦琼窝在家里不问世事,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了这样的怀疑:多严重的战伤十二年都养不好?秦琼是真的重病难起,还是对李世民软禁李渊心怀不满,所以才采取了消极不合作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陆逊之子陆抗,他对东吴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吴陆逊之后,孙权陆逊,陆逊甘宁周泰

    原本星光璀璨的三国时期,在后期已经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样的场面。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但事实上,不论是蜀国还是魏国,抑或是吴国,三国到了后期其实依然拥有着不少的可以被称为良将甚至名将的人才。只不过他们由于出场比较晚,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没有占到太多的篇

  • 为什么说汉文帝刘恒是“躺来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文帝刘恒的简介,西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刘恒和汉武帝的关系

    汉文帝刘恒生于公元前203年1月15日,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的第五位皇帝。为什么说汉文帝刘恒是“躺来的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文帝刘恒刘恒在位23年,期间体恤民情、勤于政事、轻徭薄赋,让汉朝一步步从“楚汉战争”和“诸吕之乱”的创伤中走出,逐步走向强盛。然而这位中国历史

  • 鲍昱:东汉的一位清官,为何鲜为人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现代清官,鲜为人知解释词语,清官代表

    提到东汉,大家可能会想到“东汉末年分三国”,想起汉献帝、曹操、刘备等人。但有东汉时期一个人,在民间很有名,但历史上的记载却很少,他就是清官鲍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鲍昱,字文泉,约当王莽更始二年(10年)生,卒于汉章帝刘炟建初六年(81年),上党屯留(今山西长治市屯留县)人。东

  • 法正对蜀汉有多重要?为什么连曹操都觉得招揽不到他是个天大的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个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时代,在《三国演义》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然而二者皆得的刘备最后也并没兴复汉室,统一天下。于是后世有人归纳出来另一句话,“子初孝直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孝直指的就是法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孝直是何许人,

  •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没有动过黄袍加身的想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864年6月1日,王洪天贵福继位。随后曾国藩攻破南京镇压太平天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大凡外族势力入主中原,汉人皆愤恨不平,此正汉人中兴之时,因此不仅湘军部下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等人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甚至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李秀成等人也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

  • 刘备不重用马超的用意是什么?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少年成名,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马超的先祖马腾来说,跟随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并且,在东汉王朝建立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对此,在笔者

  • 赵匡胤兵变称帝如此轻松 期间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兵变称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自封为皇帝,建立北宋,赵匡胤为什么能轻易夺取江山?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后周世宗柴荣可以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生争战四方,致力于统一天下,基本扫平当时的劲敌,为后来宋朝统一中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柴荣是五代时期难得的

  • “曹魏开国三公”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尽60年,出现了许多英雄猛将、名人奇事,华歆、钟繇、王朗为什么被称为“曹魏开国三公”?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登基为帝,三国之一的曹魏从此正式建立了。曹丕登基后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贾诩为太尉。但因为贾诩当时年老多病,所以钟繇很快就取代贾

  • 历史上张叔夜的儿子是什么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荡寇志》中张叔夜之子张伯奋、张仲雄不仅生擒卢俊义还害死了鲁智深,可是出尽了风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荡寇志》虽是胡编乱造,但是张伯奋、张仲雄确有其人,而且也真是张叔夜的儿子,只可惜是不肖之子:跟着父亲张叔夜荡平梁山三十六盗(这就是他们生擒卢俊义、累死鲁智深的

  • 宋高宗赵构和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分为南宋北宋,从960年—1279年,一共历经18位皇帝,那么宋高宗赵构和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宋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宋太宗赵匡义(976年—997年)宋真宗赵恒(997年—1022年)宋仁宗赵祯(1022年—1063年)宋英宗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