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当了皇帝后 韩信为何会成为收拾的对象

刘邦当了皇帝后 韩信为何会成为收拾的对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98 更新时间:2023/12/6 6:05:33

汉王刘邦迎回父亲太公和妻子吕雉之时,正是秦历年底,新年将至了,可谓喜上加喜。刘邦命人在营中备下酒席,一来庆贺亲人团聚,二来庆贺新年。刘邦先与太公、吕后在内帐宴饮,亲人劫后余生,自然感叹连连,唏嘘不已,酒饮得格外畅快。新年当然得有些礼数,刘邦先向太公祝釐,为他老人家祈福。随后端坐外帐,接受文臣武将的跪拜祝贺,无非一些礼仪俗套,不过战局对汉军越来越有利,所以上下无虑,皆大欢喜。

热闹过后,刘邦开始兑现承诺,准备整军西去,回到关中,与项羽平分天下。在着手安排西归的当口,张良陈平拜见汉王,一起进谏说:“大王就这样西去,不打算继续统一天下的大业了么?”

网络配图

刘邦回答说:“我正是听信了二位的良策,得与项羽议和,如今和议已成,当然西去。”

张良、陈平看出刘邦并未意会到自己的深意,解释道:“我等请大王向项羽议和,主要目的是救回太公和吕后,现在人已救回,正好一无牵挂,二无障碍,好与项羽决一雌雄。而且,就形势上来说,我方上下心齐,兵强马壮,占地大半,诸侯皆服,欲取天下,正是万事俱备,只待一声号令。而项羽连连败北,心不齐、兵不足、粮不够,黯然东去,可谓穷途末路,这正是天赐兴汉灭楚的良机,此时不灭楚,何时能灭楚?”

网络配图

刘邦一听二人之语,瞬间恍然大悟,是啊,要兴汉灭楚,哪里还会再有当下这样的好时机呢?虽说遵守和约是一种信义,但与吞天下、并诸侯、称帝而治的伟业相比,信义又算得了什么呢?因此,刘邦当机立断,撕毁和约,准备攻楚。

然而,要攻楚灭项,以广武之军显然不够,广武涧对峙这么久,刘邦并未讨到多少好果子吃就是例证。所以,要想灭楚,非得韩信大军,还得加上彭越,三路夹击,方能奏效。于是,刘邦与张良、陈平商议后,派出特别信使,去齐国约韩信、去梁地约彭越,希望他们发兵击楚,三路人马最后胜利会师。随后,刘邦安置好太公、吕后入关,便率大军向东追击项羽。

汉军追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南),已与楚军相距不远了,刘邦因暂未得到韩信、彭越发兵消息,故命部众安营扎寨,静待韩、彭二位的佳音。然而,左等右等,就是没有韩、彭是否派兵的消息。此时的项羽,知道刘邦刚刚订立和约就反水,恨得牙痒痒,立刻率大军向汉营杀来,刘邦派将士迎战。项羽带着怒火,凭着勇气,骑着乌骓,挺着楚戟,率大军风一样地扫向汉军,一番不要命的厮杀,竟杀死汉军数千人,然后安然而退。好一阵畅快的发泄。

网络配图

汉军败阵,刘邦郁闷。他叫来张良,向张良表达了韩信、彭越召而不至的疑虑。张良是明眼人,他首先安抚了一下刘邦,说楚军暂时小胜,算不了什么,只待韩信、彭越一到,胜负自有分晓。如今韩、彭二人召而不至,主要是因为大王虽封韩信为齐王,任彭越为魏相,却没有给二人封地,所以没有及时发兵。刘邦问怎么办呢?张良建议,将睢阳以北直至谷城,封给彭越,陈县以东直至东海,封给韩信,二人感激不已,发兵是迟早的事。

刘邦按照张良的建议,将地封给韩信、彭越二人,命令一下,韩信、彭越随即发兵而来。后来,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为什么会诛杀韩信、彭越,祸端估计在此,有令不行,还讨价还价嘛。

标签: 韩信

更多文章

  • 韩信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什么不自立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信

    韩信,公元前196年,大家也都知道有关韩信的一些经典的战役,被称为“兴汉三杰”之一,但是后来却被刘邦和吕后以谋反的名义杀死在宫中。然而,在韩信死的前几年,就已经被剥夺了兵权,从原来的齐王被贬成为了淮阴侯,并从长安偏离,受到了严密的监视,在韩信临死前曾说过:“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 萧何辅刘邦识韩信 被刘邦认为第一功臣和大威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萧何

    萧何慧眼识珠,不仅发现了刘邦,而且还为刘邦发现了韩信,成就了刘邦的天下大业;他功高无二,被刘邦认为第一功臣,然而也被认为是一大威胁,于是他从善如流,自损清白,自污其身,小心谨慎,趋利避害。一、才识过人,慧眼识珠萧何的出身不是世家豪门,但年纪轻轻,就因精通司法律令,而被任命为沛县的功曹,负责刑事审判。

  • 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 韩信胯下之辱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楚霸王项羽

    韩信领兵打仗的本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也正是因此,让很多人感到奇怪,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虽然项羽本身的能力很强,但是在那时的社会现状下,有一个韩信这样的帮手难道不是更好吗?项羽画像项羽最后死在韩信的逼迫下让无数欣赏项羽的人为他惋惜,同时感到好奇项羽为什么不用韩信。倘若项羽当初能够重用韩信,那么就不但

  • 战神韩信到底打过败仗吗 韩信用兵的特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神韩信

    不知在历史上有没有记载过韩信打过败仗,但是在《楚汉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韩信在出蜀地之后,是打过一次败仗,并且败的还是挺惨的。项羽以3万的兵力,打败了50万的诸侯联军,如果说这是谁的错,韩信难以推脱,但也不是他的过错。刘邦在攻打彭城的时候,项羽的军队被滞留在齐国,留下范增来防守彭城。刘邦所带领的50

  • 中国历史上死的最惨的八位功臣 韩信竟被女人所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韩信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每位帝王身边都有为国家立下汉马功劳的名臣,不计其数,在他们的一生中为了自己的国家倾心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最终以惨烈的死法告别了一生效力的国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中国古代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八位功臣。网络配图一、商鞅,死因:五马分尸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

  • 为何刘邦当上皇帝 却要杀掉大功臣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邦,韩信

    刘邦称帝功劳最大应该有三个人: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其他两个人都善终,而韩信却惨死,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韩信成为刘邦要收拾的第一个对象在早前就已经埋下祸端,刘邦准备跟项羽平分天下,着手准备西归的时候,张良跟陈平跑出来了,意思是说当初自己建议主公跟项羽议和,主要是

  • 战神韩信一计竟连用两次:成彭城最大的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用过一次的计谋第二次便不可在用了,因为敌人会有所防备,令其失效,但是韩信却反其道而行之,同一计谋用了两次,结果……大家看下文吧。刘邦从彭城之战中,也彻底明白了,那些大小王是靠不住的,关键时刻,他们会马上调转枪头和项羽一起对付自己。汉军中唯一靠得住的,就是唯一会打仗的韩信了。韩信是彭

  • 韩信从未带过兵 萧何为何笃定他可统帅三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我们都知道。韩信原先是项梁手下的一个小兵,项梁死后,跟了项羽,后来当了一个小官。他虽然官小,但是喜欢给项羽提建议。项羽在当世可是个打仗能手,霸气无比,如何会把小小的韩信放在眼里。因此就没搭理他,说不定还略略地讽刺了他两句。韩信受不住了,离开项羽,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呢,也没怎么看

  • 解密:萧何为什么要帮助汉高祖刘邦杀掉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萧何

    刘邦做为中国历史上最无情的两个开国皇帝之一,最大的罪状应该就在杀韩信这件事上。不过在杀韩信这件事上有一个人被历史忽略了,他就是韩信的哥们和同事萧何!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住自己,偏向哪一方都可以。网络配图因此,所谓“好好先生”,中

  • 刘邦为什么后悔杀了韩信?一句话点醒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

    项羽兵败之后,他帐下的将领钟离昧平时与韩信有几分交情,便来投奔他。公元前201年,有人向刘邦举报韩信起兵谋反。刘邦却信以为真,韩信听后,以为自己并没有什么错误,便想亲自向刘邦解释清楚,可是又害怕刘邦把自己绑起来,便和自己的好友钟离昧商量,钟离昧听后说:“刘邦现在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就是因为我在你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