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怎么看待孔子的思想?孔子为中华文明带来了什么贡献?

怎么看待孔子的思想?孔子为中华文明带来了什么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93 更新时间:2023/12/24 0:25:29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怎么看待孔子的思想?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孔子给中国明带来了什么?

这个问题或许代表了许多中国人心中的疑惑,认为孔子没有给中国文明带来任成果,由此一口否定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作用。更令人吃惊的是,不少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干脆破口大骂孔子,似乎中国数千年来所有的罪恶根源都在于孔子一人身上,这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一种奇怪论调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中国文明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物质文明、科技文明和精神文明,孔子对于物质文明和科技文明方面的确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但他对于中国的精神文明是有突出贡献的,这是不能抹杀的;第二,孔子的思想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待,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糟粕的地方,作为任何时代伟大的思想家都和孔子一样,都不是完美的,为什么唯独对孔子如此极端恶劣的态度呢?这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态度;第三,中国数千年来发生的不幸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如果把这种数千年来中国的不幸全部归罪于孔子,这更是一种很荒唐的主观主义看法,是缺乏事实依据的。甚至可以说,有不少人正是因为缺失了孔子思想的教育,才会让自己的言行与当下的精神文明格格不入。

孔子

第一,中国文明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物质文明、科技文明和精神文明,孔子对于物质文明和科技文明方面的确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但他对于中国的精神文明是有突出贡献的,这是不能抹杀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国,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我们从百度百科资料显示的内容可以对孔子得出这么两个方面的判断:第一,孔子出生于2570年前,去世于约2500年前,距离我们当今已经是非遥远的年代了;第二,孔子的成就在于“思想家和教育家”,表明孔子的研究领域是思想和教育方面。只有先准确界定了这两个方面的概念,我们才能对孔子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中国文明可以分为物质文明、科技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我们从孔子所处的时代和孔子的研究领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孔子对于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科技文明的确没有什么贡献,但他对于中国的精神文明是有突出贡献的,而且这种贡献是绝对不能够随意抹杀的。术业有专攻,孔子不是基米德这样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不能拿他和阿基米德比在物质文明和科技文明方面的贡献;但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却是可以和西方的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相提并论的。全世界都认可孔子在思想领域里作出的杰出贡献,难道我们中国人就非要厚此薄彼、崇洋媚外,把亚里士多德捧得高高的,偏偏把孔子踩在脚下?我们当下的精神文明恰恰就是继承、发展了包括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所以,孔子对于中国的精神文明是有突出贡献的,这是不能抹杀的,也抹杀不了的。如果非要人为抹杀,那就无异于睁眼说瞎话了。

第二,孔子的思想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待,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糟粕的地方,作为任何时代伟大的思想家都和孔子一样,都不是完美的,为什么唯独对孔子如此极端恶劣的态度呢?这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态度。

孔子的思想历经2500多年流传至今,甚至在国外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推崇,这说明孔子的思想中包含有非常科学、合理的因素,有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真理在里面,否则,何以经过2500多年的沧桑巨变,至今都仍受到世人的肯定和追捧呢?假如他的思想没有闪耀着智慧和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宝贵东西,是万万不可能得以流传至今的。

我们只要随便列举一例:孔子构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既是他的做人准则,也是他对构建社会秩序和制度的一种初始的规划和设想。后来历代的社会秩序和制度都是基于这个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对中国的精神文明就是突出的贡献,这是绝不容许信口开河抹杀的。

与此同时,孔子的思想中也有时代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在250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就是一种糟粕,就是阻碍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束缚,我们对于这样的糟粕就应该进行批判和改造。比如孔子思想体系中“三纲五常”则明显是阻碍时代进步的糟粕。

古今中外哪一个伟大人物不是像孔子一样,既有突出贡献,又有时代局限呢?为什么唯独对孔子要采取极端恶劣的态度而完全否定呢?这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态度。

第三,中国数千年来发生的不幸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如果把这种数千年来中国的不幸全部归罪于孔子,这更是一种很荒唐的主观主义看法,是缺乏事实依据的。甚至可以说,有不少人正是因为缺失了孔子思想的教育,才会让自己的言行与当下的精神文明格格不入。

那些对孔子严厉指责甚至是满嘴恶毒谩骂的人,首先就表露出自己的粗鄙、浅薄、幼稚、无知与缺乏教养。如今所有的文明并不是从天而降,都是经过继承发展而来的,尤其在精神文明这一方面更是如此,当下的精神文明有多少内容不是从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借鉴、发展而来的呢?那些对着孔子说三道四甚至破口大骂的人,不是数典忘祖之辈就是崇洋媚外之徒。说什么孔子为封建服务,为当政者服务,这压根就是不懂历史的人才会这样胡说八道。任何思想体系统治者都可以用,当这种思想体系用来建立社会秩序和管理制度发挥了一定作用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肯定它的历史意义和作用。

况且,中国2500多年来发生的这许多不幸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如果把这种数千年来中国的不幸全部归罪于孔子,这更是一种很荒唐的主观主义看法,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比如有人指责孔子的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愚民服务的,使得民众变得奴性而惨遭西方列强欺凌。人类社会就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发展到我们如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的现状,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用当下的标准去指责过去,这本身就是割裂历史、脱离实际,是一种无知和幼稚的表现。每个时代有各自奉行的思想体系,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指责封建时代的思想体系禁锢人们思想是很滑稽、幼稚的,就像现在指责50年前的人不知道用手机打电话一样荒唐、无知。至于说民众变得奴性而惨遭西方列强欺凌,这是落后带来的产物,落后就必然愚昧,和孔子思想又有什么因果关系?当初美国土著居民被屠杀、凌虐,难道也是因为孔子思想使他们奴性?

再反观现在屡屡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和社会现象,比如老人倒地没人敢扶起来,比如在公共场所因为一些琐事就拳脚相加,比如笑贫不笑娼,说白了恰恰是精神文明不够导致的恶果,如果学习过孔子思想的人,就知道起码的礼义廉耻,就不会做出那种是非不分甚至是无耻的事情来。

标签: 春秋战国孔子

更多文章

  • 老子和孔子谁更厉害?老子为什么能成仙?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战国,老子,孔子

    老子和孔子谁更厉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老子和孔子都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非常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作为道家学说代表人,而孔子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人,两个人的影响力却也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可能认为,在现代,孔子的影响力要更大一些,因为儒家作为古代统治者一直沿用的一种学说,两千多年来已经

  • 孔子为什么最喜欢学生颜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春秋

    你们知道颜回最没出息,孔子为何最喜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但是颜回却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一个最没出息的学生,却深得老师的喜爱,这是一件非常让人不理解的事情。而且,孔子对颜回的喜爱,影响了后世的几千年。后世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喜欢颜回这样的学生,连今天的老师也不例外。显然,这就是一个非常值得

  • 颜回在孔子的学生中最没用出息 孔子为什么还喜欢这个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颜回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孔子和颜回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要讲孔子学生中最没出息的人,莫过于颜回了。但是颜回却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一个最没出息的学生,却深得老师的喜爱,这是一件非常让人不理解的事情。而且,孔子对颜回的喜爱,影响了后世的几千年。后世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喜欢颜回这样

  • 盘点《孔子家语》中十句经典语录,令人受益匪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家语》,孔子,儒家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孔子家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孔子家语》简介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纪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1、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出自《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木料经过墨线画线,就能够取直;人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就能

  • 《孔子家语》的内容材料是什么时候汇聚起来的?又是怎样汇聚起来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家语》,孔子,儒家

    你知道《孔子家语》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孔子家语》本子,本来附有西汉孔安国的序文,根据这个《孔安国序》的叙述,《家语》记录的是当时公卿士大夫与孔子及孔门弟子交谈问对的情况,与《论语》《孝经》同时,后来弟子取其中“正实而切事者”,也就是孔子可能常常说起,意

  • 孔子为何要进行私学教育?他是如何进行教学活动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战国,儒家

    孔子,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春秋末年,周王室势力衰落,天子失威,礼坏乐崩,社会动荡不已。在这种社会状况下,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官师合一的教育模式被打破。随着王室人才的外流,学术逐渐下移,从而出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的情形。孔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建

  • 秦国不允许孔子入秦,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孔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定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孔子。秦朝时期,秦国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一统天下,这完全在于秦朝与六国斗争期间没有出现过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每个君主都十分有才能,非常重视人才的发展,惜才爱才,而六国之所以

  • 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孟子,儒家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 “孔夫子当教授”语底是什么?关于孔子的歇后语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孔子

    有关孔子的歇后语大全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孔夫子擐[huàn]搭裢——两头书(两头输)孔

  • 谯周为何会被称为蜀中孔子?参与了蜀汉的建立,劝说刘禅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谯周,三国

    谯周为何会被称为蜀中孔子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三国时期的蜀国最先灭亡,不仅仅是因为蜀国的实力最弱,也是因为一个关键人物的出现,力劝刘禅投降,让蜀国放弃了抵抗,投降了魏国,使得蜀中的老百姓免于生灵涂炭,这个人就是谯周。谯周是益州本地人,巴西西充国人,所以要问对益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