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治水名人介绍

中国治水名人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75 更新时间:2023/12/29 10:03:44

中国历史上的治水名人有很多,范仲淹曾在江苏东部海滨修筑捍海大堤,郭守敬在水利方面贡献很大,李冰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这些人都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治水之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还有哪些治水名人吧!

中国治水名人之:禹(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以前边单纯用堵的办法为疏导的办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至今为人所传颂。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鉴。

中国治水名人之:孙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期期思)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公元前605年,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因该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公元前598-前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120许里,灌田万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

中国治水名人之:西门豹,河北人,战国时期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魏文侯时曾任邺令,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在漳河上建无坝取水枢纽和12座低溢流堰,引出12条灌渠,既减少了河水泛滥之祸,又肥沃了土壤。引漳十二渠经人们的不断整治,灌溉效益一直延续到唐代至德年间(756-758年),有1000多年。西门豹死后,邺地百姓在他治水的地方兴建了西门豹大夫庙,宋、明、清三朝还为他树立了碑碣。直到现在,河北临漳地区还有一条渠道叫西门子渠。

中国治水名人之:李冰,秦昭王灭周后(公元前256-前251),任蜀守,领导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都江堰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为纪念李冰,早在唐代就兴建了李冰祠。

中国治水名人之:王景(约公元20-90年)琅琊不其(今山东即墨县西南)人,东汉水利家。自幼“广窥众书”,学识渊博,掌握多种技艺,尤其热心于水利工程建设。永平十二年(69年)主持由几十万人参加的治理黄河、汴河。使骜不驯的黄河安流800年,后人对王景“河、汴分流”,固定了河道,给予很高的评价。历史上对王景充满了赞扬之词:“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中国治水名人之:范仲淹(989-1052),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两岁丧父。他从小有志,发愤读书。26岁中进士,开始做官。文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武官至枢密副使(宋朝军事机关枢密院的副长官),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倡言。他在水利方面也作出了不朽业绩。曾在江苏东部海滨修筑捍海大堤——范公堤,恩泽后代。在治理太湖时期,结合自已的治水实践,提出了“浚河、修圩、置闸”三者并重的治水方针,较妥善地解决了蓄与泄、挡与排、水与田之间的矛盾,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治水名人之:王安石(1021-1086)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主持的变法,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变法期间,他制订了发展农业的各种新法,其中《农田水利约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农田水利法。《农田水利约束》的颁布和实施,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形成了“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堰陂塘,悉务兴复”的喜人景象。许多地方在新法的彭励下,自动组织起来,大兴农田水利,形成了一次水利建设高潮。

标签: 中国

更多文章

  • 苏轼一生的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苏轼是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苏轼一生多遭贬谪,长期与亲人分离,甚至曾差点因为卷入党争而身败名裂,但苏轼乐观豁达,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始终都能重新振作。但是苏轼一生却有一个遗憾,最终被弟弟代为完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到底有什么遗憾吧!苏轼的才能千古留名,而他的生活态度也令后人钦佩不已。哲宗绍圣四

  • 苏轼被称为全才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提起苏轼,想必连小学生都能吟出他的诗词。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可以称得上是家喻户晓,毕竟,苏轼是一个千年难遇的全才。那么苏轼有哪些成就呢?为什么我们会称苏轼为全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刚才文中说苏轼是文学家,其实是有不妥之处的。因为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是一句

  •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苏轼的一生中,政坛上大起大落,落差令常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题。苏轼一生可以用三起三落,命运坎坷来形容。那么苏轼的三起三落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苏轼一起步入仕途苏轼在1057年考中进士,第一个职

  • 苏轼不像陶渊明一样隐居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轼

    苏轼的一生,算不上颠沛流离,毕竟,苏轼一直都是官身,是名士,相比较早他一些的前辈柳三变,在那个文人以做官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时代里,苏轼并不算坎坷。“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眼前所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这便是苏轼。“欧文如潮,苏文如海”。这是后世对欧阳修和苏轼这对师徒的夸赞,欧阳修和苏轼都是北

  • 苏轼的偶像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苏轼是中华文化最闪耀的一颗星辰,是天才中的天才,文豪中的文豪,苏轼是公认的宋朝第一才子,千年之下,仅此一人而已,是中国人的全民偶像。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苏轼的偶像是谁吗?苏轼和他的偶像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苏轼有许多偶像,比如韩愈,他称赞韩愈“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

  • 苏轼不是状元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轼

    一说起苏轼,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几乎是活跃在“被贬”的路途中,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总之,苏轼的仕途之路可以说走得是非常的艰辛。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苏轼的确是历史上的一个大文豪,而成就他的,便是他这样艰辛的仕途之路。如果没有被贬,那么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就很难形成。此外,苏轼应该还有一个称呼

  •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在中古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时期,当时群雄割据,诸侯混战,纷纷都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来逐鹿天下,在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后,曹操的魏国实力最为强大,对于曹操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不同的,他的猜疑心理很强,但是对他的手下有非常的信任,他有着远大的理想,有人说他是一位枭雄人物,也有人说他是一位奸雄,他说过

  • 苏轼号东坡居士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称东坡居士,世人常称之为苏东坡。苏轼在中国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全才,通才。在诗、词、书、画和散文都有很深的造诣,所写诗作可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所写的词,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的代表;善书法,是宋书法四大家之一;在散文圈里,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常人的成就只要有其中一项,就能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

  • 苏轼不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轼

    北宋的王安石变法赫赫有名,但是在王安石准备变法图强的时候,不仅王安石的好友司马光反对他,甚至连北宋的大文豪苏轼也反对,那么苏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呢?一:王安石变法太过激进北宋建立之初,为了抑制武将的权力,北宋重用文官,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同时为了限制官员的权力,又实行一职多官的政策。这样的政策虽

  • 曹操的屯田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汉魏期间,群雄并起。曹操占据的兖州,处于四战之地,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根据地。但是曹操硬是倔强其间,十数年之内,东擒吕布,西逐袁术,北破袁绍,南征刘表,基本统一了动乱的北中国。原因有很多,比如奉天子讨不臣的旗号,曹操的知人差任,用兵如神等等。其中有一项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那就是他早年在兖州就推行的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