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起兵地点

刘邦起兵地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47 更新时间:2023/12/18 16:23:21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这时,沛县令也想响应起义,萧何和曹参当时为沛县吏,他们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樊哙去邀请刘邦,刘邦当时已拥数百之众。然而此时沛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被他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关闭城门,并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二人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闻此,于是将一封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

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萧何、曹参都是文吏,担心身家性命,深恐举事不成,被秦朝诛灭九族,就竭力推举刘邦来领导大家起事。大家推举他为沛县县令,依楚制称作沛公。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立赤旗,自称赤帝子,很快义军扩充到三千人。此时,已经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的十月,刘邦已经四十八岁或三十九岁了。

雍齿叛丰

刘邦起事后,立即开始攻略周边郡县,先是攻打胡陵、夺下方与,与泗水郡监平大战于丰邑,将其攻破。这时泗水卒史周苛、周昌兄弟加入到刘邦阵营。接着令雍齿守丰,自己率领军队进入薛县,与秦军大战。郡守壮战败,逃至戚,刘邦麾下的左司马追斩壮。

接着刘邦率军返回亢父、方与,以曹参镇守方与县。这时魏相周巿来攻方与,曹参率军迎击,但雍齿却据丰邑降魏。刘邦大怒,举兵攻丰,不能将其攻克。恰在此时,刘邦又患病,只得还军沛县。

张良初从

这时,刘邦听说东阳宁君与秦嘉在留县(今沛县东南)立景驹为楚假王,于是投奔景驹,欲借军攻丰邑。在去投奔景驹的路上,遇见了也要投奔景驹的张良。两人于是兵合一处。张良与刘邦二人见面后,一交谈,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张良放弃投奔景驹的念头,直接投奔到刘邦这边。刘邦以张良为厩将。

再夺丰邑

这时秦朝章邯的部将司马夷攻略楚地,屠戮相县(今安徽淮北市),到达砀县(今永城芒山镇)。于是刘邦与东阳宁君率军向西,迎击司马夷,在萧县西与秦军展开战斗,结果不利,刘邦与东阳宁君退至留县。补充军队和粮草后,再次进攻秦军,三天攻下砀县,得到军卒六千人。接着乘胜攻取了下邑(今安徽砀山)。

这次,刘邦认为自己军队差不多,从下邑出发,再次攻丰,结果仍然没攻下。之前,原楚国贵族的后代项梁、项羽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兵,实力强大[56]。到此时,刘邦听说项梁在薛县,于是留下军队包围丰邑,自己率领一百余骑至薛县见项梁。项梁为刘邦增兵五千、五大夫将十人,三攻丰邑。雍齿不敌,逃奔魏国。

与立怀王

刘邦从属项梁一个多月后,项羽攻下襄邑也还至薛县。当陈胜死亡的消息被证实,项梁把别将全都召回薛县,采纳范增的建议,立战国时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仍号楚怀王,定都盱眙。

平复魏地

拥立楚怀王后,项梁率军北上救齐赵,在亢父、东阿大破秦军。这时齐军因田间、田都、田角的缘故,引兵返回齐国。只有楚军追击秦军。

在这期间刘邦军团与秦将章邯的车骑部队交战,将其击退,平复蒙邑、虞县、爰戚县、东缗县、栗县、啮桑县、宛朐县、单父县等大量秦军占领的魏国城池,史称“定魏地”。

刘项合兵

项梁下令楚军分军,以刘邦、项羽为帅,率楚军一部攻城阳。刘项二人率军攻下城阳(即成阳,今山东菏泽市东),屠之。然后追击秦军至濮阳东,再次大破秦军。秦军这时得到补充,军势复振,守濮阳、环水。刘项二人不与之战,绕过进攻定陶。定陶未攻下,向西攻打雍丘(今杞县)。曹参大破秦兵,斩杀三川守李由,并俘虏秦侯一人。

之后,刘项二人回攻陈留,未下。这时章邯大破项梁于定陶县(今山东定陶),项梁战死。刘项二人大惊,两人商量后决定放弃陈留,还军东归。刘项二人分兵,项羽军驻彭城西、吕臣军驻彭城东,而刘邦军驻砀郡。

统筹砀郡

项梁之死,使诸侯震怖。而秦军更是挟战胜余威常追亡逐北。章邯经过一连番胜利,认为楚国已不足虑,于是北上进攻赵国。攻下邯郸后迁其民于河内。而赵军退守巨鹿,章邯率军进围赵王歇与赵相张耳于巨鹿。

楚怀王把都城由盱眙迁至彭城,将吕臣与项羽的军队合并起来自己统领。封刘邦为武安侯,升任砀郡长(郡守),统率砀郡兵马;项羽为长安侯,任鲁公。经过一番调整之后,楚国局势稳定下来。

刘邦此时已统筹整个砀郡旧魏地区兵力,其地位实际比项羽的县公(县令)要高。

标签:

更多文章

  • 辛弃疾与陆游的交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游

    辛弃疾和陆游,都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辛弃疾和陆游都没怎么做过正儿八经的大官,按照现代人的说法,辛弃疾和陆游总是在基层打嘴炮,对于朝廷的决策,他们是无能为力的。但是这两位大诗人可以说生活在同一个年代,辛弃疾和陆游之间究竟有没有交集呢?你别说,还真有这么几次交集,不过也只是不得志的两个人,坐在一起互相

  • 陆游的仕途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游

    我们都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肯定都学过陆游的诗。陆游生于北宋灭亡前夕,因为年少深受爱国思想教育,所以陆游长大后一直想为国效力。但陆游的仕途之路却称不上顺利,期间更是一度五起五落,令人无何奈何。宋高宗时期,陆游曾参加礼部考试,但秦桧不喜欢陆游所以最后没有结果。到了宋孝宗时期,陆游直接

  • 陆游打虎真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陆游,字放翁,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大诗人。在很多人眼里,陆游是一个文人,一生笔耕不辍,高产且质优。但你不知道的是,陆游其实还是个「武夫」,他上过前线,还打过老虎。对于陆游打虎一事,多数学界人士是肯定的,但也有不少人讳莫如深。那么,陆游所到之处到底有没有虎?若真有虎,陆游打虎是真是假?陆游一

  • 苏轼官职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官职

    我们都知道大文豪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但直到最后苏轼也没有辞官归隐,那么苏轼一生都做过哪些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的那些官职吧!苏轼经历两次低谷:黄州、儋州。后者比前者更惨。三次顶峰:科举考试第二名、密州、徐州知州期间,高太后提拔翰林学士期间。苏轼第一任官职是凤翔府的签判,外派三年之后返京,官封大理

  • 陆游叫小李白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白

    陆游诗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是宋一代成就最高,最为杰出的一位诗人。而且陆游有小李白之称。那么陆游和李白的有什么相似之处吗?为什么陆游会被称为小李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丰富而瑰丽的想象。丰富多彩的记梦诗,构成了陆诗飘逸奔放的特点,而神似李白。陆游在当时就有“小李白”的称号,陆游热情奔放,神采

  • 阻挠陆游考试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陆游大家都熟悉,他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写了1万多首诗,是我国现存诗量最多的诗人。陆游一生可惜报国无门,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就遭遇到了坎坷。本来陆游考进士得了第一名,但却莫名地除名了。而这件事的幕后主使,就是大奸臣秦桧。陆游(公元1125年——1210年)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名门望族,

  • 苏轼和欧阳修的关系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轼

    北宋的欧阳修与苏轼很有缘分。首先,苏轼和欧阳修都入选“唐宋八大家”。其次,欧阳修生于1007年,是苏轼(生于1037年)的老师。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举被人称为千年龙虎榜,中进士的日后大多都成了风云人物,如苏轼、苏辙、程颢,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张载,用现在的话,全是牛人。其实,这一榜

  • 陆游号放翁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陆游

    陆游之名为陆游,因为他生于其父进京觐见途中,其时正当北宋危亡之际,第二年,金兵攻入东京(今开封),从此陆游随父流离转徙,饱尝离乱之苦。但是陆游的号放翁是他自己取的,那么陆游为什么号放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陆游号称陆放翁,也与他的经历及个性有关。《宋史》有言:“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

  • 苏轼与程颐交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轼

    北宋中后期,形成了所谓蜀党、洛党和朔党的朋党之争,蜀党的领袖是苏轼、苏辙二兄弟,洛党的领袖是程颢、程颐二兄弟,朔党的领袖则是刘挚、王岩叟。其中苏轼和程颐更是因为《论语》中的一句话而交恶。这三个党派之间谁也不服谁,今天我跟你斗,明天他跟我斗,后天又是你跟他斗,弄得天下仕子无所适从,毕竟这三个党派都是学

  • 苏轼不得志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说起苏轼这个词人,我们脑海中总能浮现出他吟咏明月几时有的样子。苏轼在我们心中一直都是一个文学大家的形象,他在文学,绘画,书法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地。但苏轼同样对政治和权利也有向往,但却在官场屡屡碰壁,始终不能得志,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可能对他政治上比较熟悉的就是乌台诗案,这个乌台诗案到底是怎么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