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改革家张璁为什么被人说是小人奸臣?张璁的人物趣事

明朝改革家张璁为什么被人说是小人奸臣?张璁的人物趣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92 更新时间:2023/12/9 19:53:21

张璁是明朝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宰相,对明朝嘉靖时期的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但是他本人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的评价都不高。

在当时的评价不高,是因为得罪了好大一批人,对其多有批判。在今天评价不高,是因为《明朝那些事儿》中张璁的声名实在不怎么样,而《明朝那些事儿》又声名在外,知之者甚少。许多人甚至将《明朝那些事儿》当作“正史”来看,依据里面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来作为准则。这些原因相加,也难怪张璁被人说成是奸臣小人。

张璁第一次被批判,在于杨廷和带领朝臣,请求刚继位的嘉靖帝认明孝宗为皇,也就是过继到,明孝宗膝下,亲生父亲兴献则为叔父。面对这个请求,嘉靖帝坚决拒绝。在朝中大部分朝臣都站在杨廷和一边之时,张璁这个刚中进士,初入仕途之人,却表示了支持嘉靖帝。在受到嘉靖帝的赞赏之时,张璁也被杨廷和一党认定为小人。

嘉靖三年,嘉靖帝羽翼丰满,在朝堂站稳脚跟,于是想要加封自己的父亲为“皇”,这自然受到杨廷和等人的反对。张璁还是站在嘉靖帝这边,带领同样与皇帝一起的“议礼派”与杨廷和一党争斗。最终杨廷和被逼辞职,反对嘉靖帝的朝臣都受到了惩处。

此事过后,世人都认为张璁是讨好嘉靖帝的奸臣。个人认为,皇帝到底韧认做父亲,是他个人之事。当了皇帝之后,还不能给自己亲生父亲荣耀,这个皇帝也是憋屈。尽管违背礼仪,但实际上规则都是少数人定制的,皇帝绝对是少数人中的少数人,所以张璁支持他并不能说明他就是奸臣。

张璁后来针对明朝当前弊政,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科举制度、田赋、吏治等等,看这些举措的结果都是于人于国有利的。但是无论在哪个时期,改革都必将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当这些人的利益受到侵犯和剥削的时候,自然会对改革进行反击。王安石变法如此,张居正改革也是如此。到了张璁这儿,自然也没有例外。

张璁作为改革的领导人,这些被侵犯了的利益集团,当先扑向的就是张璁。只不过张璁背后有嘉靖帝这个最大的靠山倚仗,见神杀神,遇佛杀佛,还真就没什么好怕的。

不能给予他实际的伤害,他们也不甘心,自然大力批评张璁的错事。就算是一个好人,也得生生的给他撇成一个坏人。所以说张璁的名声才那么不好听,以至于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是个奸臣。

张璁自幼聪慧加之勤奋好学,因此学识出众。当然任何人小的时候,都不可能不调皮,张璁就算聪慧也是个好动的儿童。

据说他小时候在书院之中读书,就是因为顽皮,经常被夫子责罚。有一次已经上课了,结果张璁还在外与人玩耍,被老师捉住之后,被大骂了一顿。夫子有意危难,就让张璁和另一个玩耍的同学用垫桌脚的木头合作一首诗。

夫子点名让那同学先作,同学想了想说:“小小木头器未成,无声无臭又无名。”说完之后,张璁立马接口道:“纵然不是擎天柱,愿在人间抱不平。”

张璁一句,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不仅点题,对阵工仗,而且还瞬间将整首诗上升了一个格调,不得不佩服他的文采和机智。

夫子自然也对他这一句十分赞赏,便也就免了其他责罚。

标签: 自然嘉靖明朝改革皇帝

更多文章

  • 明朝首辅张璁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什么说明朝党争自他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靖,打倒,明朝,一个,当时

    张璁是明朝嘉靖帝时期的内阁首辅,曾经三次为相,晚年病弱辞职之时,受到嘉靖帝的一再挽留。问张璁是好人还是坏人,其实就是问他是忠臣还是奸臣。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疑问,是因为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张璁实在不算是什么好人。说张璁是坏人,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张璁在大议礼时期,坚定的站在皇帝一边。并且帮助皇帝,逼得首辅

  • 解密: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国君,一个,忠诚,自己,不会

    齐桓公登位之初,他听从了鲍叔牙的规劝,不但原谅了对他有一箭之仇的对手管仲,而且还重用他为相。管仲果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他在辅助齐桓公期间,大力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尊重民意,顺应民心,使齐国日益强盛。桓公、管仲君臣经过近四十年的励精图治,终于修成正果。齐桓公“九会诸侯,一匡天下”,

  • 朱温是谁?张惠和他是什么关系?张惠对他的影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个,妻子,自己,张氏,张惠

    梁太祖朱温(后为朱晃)作为一个被贴上“最淫乱的皇帝”的标签的人,似乎,专情两字跟他没有丝毫的关系。但是,我却说,他的专情都给了一个女子张惠。少年时期朱温与二哥朱存进山打猎,遇到了到龙元寺进香还愿的富家少女张氏。张氏是宋州刺史张蕤的女儿,温柔美丽。朱温对张氏一见倾心,慨然对二哥

  • 谁的一句话让毛主席下决心来搞核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核,美国,原子弹,日本,苏联

    众所周知,自世界上有核武器以来,毛主席前后对核武器的认识是有很大变化的。起初,毛主席藐视核武器,直到后来当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后,毛主席对核武器的认识才有了本质性的主动性的变化。变化过程中,有个人不能不提,他是居里夫人的女婿。早在1945年8月13日,美国人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几天以后,毛泽东在延

  • 明代宦官张敏简介 张敏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敏,十分,于是,贵妃,自己

    明宪宗是明朝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倒不是因为他昏庸或者圣贤,而是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万贵妃。万贵妃原本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宫女,但是却自幼侍候明宪宗长大。等到明宪宗继位为帝之后,不顾众人阻止,封万贵妃为妃。万贵妃比明宪宗大将近二十岁,明宪宗正当壮年的时候,应当是万贵妃黄花半残之时

  • 李煜是谁?他有什么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但是,太子,不得,李煜,因此

    我是如何知道李煜的呢?大概是他的那一首《虞美人》吧,“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能深切地体会到他想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支离破碎之情,但是也不得不感叹,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其

  • 冯道是谁?他为何被称为官场不倒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如是,没有,一个,君,无所不

    冯道是一个极为特别的人,让我十分感兴趣的是他“不倒翁”的称号,历经4朝,侍奉过十位皇帝,不倒不倒,妙极妙极。中国的文人都极有风骨,不服权势,不慕金钱,讲究的是知遇之恩,所以自古便有“忠臣不事二主”,连武将也不能免俗。比如吕布,便被张飞骂作“

  • 海瑞罢官,所谓“清官”背后的“私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海瑞,自己,他们,成龙,清官

    专制社会,是无边无际的漫漫长夜,各朝代少有的一群清官廉吏便成了黑暗中极为宝贵的一点星光、烛照,祖祖辈辈的老百姓太珍视这些人物了。民间愿意把清官打扮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铁人”。可惜,诸位“青天大老爷”也富有七情六欲。既是血肉之驱就难免有割除不掉的&ldqu

  • 《酌中志》作者刘若愚简介 刘若愚人物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若,因为,太监,受到,自己

    《酌中志》是记述晚明时期,明朝宫闱之事的著作,共二十四卷,详细记载了明万历朝至崇祯初年的宫廷事迹。作者以其在宫闱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皇帝,后妃及内侍的日常生活,宫中规则、内臣职掌从及饮食,服饰等等记述其中,详尽而仔细,是可以翔实可信的。相比于只是大略记载大事件的正史,《酌中志》更为仔细详尽,涉及方方

  • 昌盛是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朝鲜,明朝,昌盛,作为,但是

    昌盛,贵州都匀长官司人,是明朝初年的太监,从明太祖到明宣宗时期,都深受皇帝的信任,在神宫监任职。昌盛在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时入宫,当时年仅十一岁,就被分配到太祖身边伺候。虽然年纪小,但是办事却麻利谨慎,因此得到明太祖恩宠。不止是明太祖,后来他去成祖跟前听后差遣,也能很快的将事情办好,也受到明成祖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