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季札观乐吴季札认为诗经中哪种音乐最好

季札观乐吴季札认为诗经中哪种音乐最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乐小武哥 访问量:4784 更新时间:2023/12/28 10:29:19

季札到底是我国古代的那个吴季札,还是与1931年出生的台湾著名钢琴演奏家、音乐家、资深音乐教育家,甚至精通多门语言的名人吴季札。不过不论是哪个吴季札,都不是无名之辈。在这里我们就来说一下春秋时期的吴季札。

季札,“吴”是他所属国家的名称,他是春秋时期的风云人物,是古代的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关于吴季札认为诗经中的那种音乐最好,现在网络上也是流传着各式各样的答案,其中有人认为是“风”,也有人认为是“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答案都不能持肯定态度。

而我个人则认为是“风”,因为《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墉、卫、、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多个地区收集而来的民间地方歌谣。这类的民间地方歌谣充满了强烈的生活气息,它的体裁千变万化,其中包括了爱情歌曲、劳动歌曲;而在情感上的表达上也是丰富多彩,包含了轻松愉快、深沉抑郁、欢乐明快、慷慨激昂、怨天尤人、兴高采烈等多种情绪;同样的在表现形式上,也有独唱、对唱、帮腔等多种形式;曲式结构也有很多形式。

而我们从吴季札听歌中的“吴公子札来聘……请关于周氏。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墉》、《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可以看出,他所喜欢的是风。

季札观乐

季子,名札,春秋时代吴国人,为吴王寿梦之子,因封地于延陵,又称延陵季子,其人品德高尚,才学渊博,富有远见,结交当世有能之士,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吴王馀祭四年,派遣季子出访列国,首先去的便是当时的鲁国,季子到达鲁国时受到国君的热情款待,大摆筵席,席间季子要求观赏周朝的歌舞,鲁国大臣便安排乐师和舞者。

季子认真倾听,当乐师唱到《周南》和《召南》时,季子说,“教化已经慢慢开始了,百姓们勤劳而不怨恨。”

乐师又唱到《邶风》、《庸风》和《卫风》,季子又说道,“百姓虽有忧愁却无困窘不堪,他们国君德行就如这卫风中所唱。”

乐师又唱《王风》,他赞赏这是周室东迁后的乐歌。

唱到《郑风》时,他批评百姓烦琐不堪,一定会最先亡国。

唱《齐风》时他又赞叹说这是大国才有的风范国运昌盛,当是诸国的表率。

接着乐师又唱了《南风》季子评价说,“这是周公东征时博大坦荡的乐歌。”乐师又继续唱《秦风》,他继续评价说,“这乐曲自然宏大,当是周室故地的乐歌。”

乐师陆陆续续的唱了很多,季子都一一点评并发出赞美之情,他以自己的才能与远见卓识透析了这些乐曲中所包含的深远蕴涵,既听出了周朝的盛衰之势又听出了文王的贤能之德,他说出的那些评价让在座的鲁国大臣为之震惊,无不对其刮目相看。

直到《招箭》之舞的舞蹈开始时,他才惊叹的说道,“这才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乐章,盛德之至。”

季子故里

网上对于季子的故里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是丹阳的,有人说是常州的,但不管怎样,季子这个人在历史上还是很有名气的。最出名就有“季子挂剑”的历史典故,著名的“季子挂剑台”就位于今徐州境内的泉山区云龙山的山麓之上,是徐州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季子,姬姓,名札,人称公子札,因其封地在常州(古时称延陵),故又称延陵季子,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他的品德非常高尚,为人又仁厚谦和,知书达理,不仅才学渊博,且富有远见,结交当世有能之士,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吴王寿梦非常的喜欢他,更是有意要将王位传与他。

因为他的才识渊博,吴王馀祭曾派遣他出使各国游历,他自身才能本就出类拔萃,出访他国时皆受到列国的有能之士的赏识。在齐国,他为齐国的政治家宴婴出谋划策,并且得到宴婴的采纳。

郑国时又与郑国的政治家子产想谈甚欢,他预言子产日后一定会成为郑国的掌权人,便奉劝子产一定要以礼治国。后来等到子产真的掌权时,他却没有听从季子的建议,倡导以法治国导致国家大乱。

后来他又出使晋国,奉劝晋国政治家叔向早做打算,晋国迟早会被瓜分为韩、赵、魏三家,最后他的预言又成真了。

季子在出使各国途中又途径徐国,并且同当时的徐国公留下“季子挂剑”的美谈,得到徐国子民的称赞。

这件事过后,季子为了让出王位不得已逃到延陵,从此隐居山下,延陵(今常州)便被称为季子故里。

季札读音

季札的读音为“jì zhá”。季札是一个人的名字,又称延陵季子,是一个春秋时期吴国的人,对于他还有一些小故事流传世间,如:季子挂剑。

这则小故事讲述的是季子出使晋国,当时的君主徐君看上了这把剑,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从他的眼神里还是可以看出对这把剑的喜爱,季子由于出使任务而没有将剑赠与徐君,后来,季子赠剑的时候,徐君已经死了,就将剑挂在了徐君的墓碑上。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很多的小学老师都会为学生们讲诉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们学习季子这种不忘故友,脱千金之剑带到丘墓的精神。

另外,看到季札两个字,很多人肯定认为“季”便是他的姓氏,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人都知道,古代人都会有很多的字或是称号,如苏轼,字东坡,又如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而季札便是这类了。

季札为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或是季子,季札生于皇室,是吴王寿梦最小的儿子。季札寄情山水,吴王本有意传位与他,他却退居乡野之中,之后,吴王只能另作他人之选。

更多文章

  • 季札:春秋吴国先贤,“三让其国”,功与过谁人评说

    历史解密编辑:丹青史迹闲话标签:季札,吴国,郑国,孔子,子产,鲁国

    春秋吴国,有一位与孔子齐名的先贤,贤到孔子都仰慕他,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历史评价他品德高尚,有远见卓识。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他传奇的一生。三次让国:品德高尚还是推卸责任?季札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孔子说泰伯是“至德”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泰伯本来是周朝的王位继

  • 孔子与季札有何关系?孔子有没有为其写过碑文?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孔子,季札,周敦颐,吴国,左传,季子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怎么会为这位碑主写碑文呢?据地方史料记载:吴国公子季札为谦让王位弃室而耕,隐避于茅山脚下,今属丹阳县延陵乡的王甲庄。当时这地方虽属云阳邑(今丹阳县的古称),但尚是一片沼泽湖汊,人们尚未懂得种植庄稼,只知道挖取湖汊中的水生植物嫩块茎和捕鱼为生。季札将中原的大豆、麦子种子献给人们

  • 故事:古代小故事——翠鸟移巢,凿井得人,齐宣王好谀,季札挂剑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齐宣王,吴国,延陵,季子,宣王

    翠鸟移巢有只翠鸟在高处做窝躲避人。孵出小鸟后,怕小鸟掉下来摔死,就把鸟窝往低处挪了挪。小鸟逐渐长大,翠鸟对孩子更加喜爱,又把窝往低处挪。由于太低,小鸟被人捉去了。(父母心疼孩子,不应当溺爱,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度很不好把握。我家孩子在外地念书时,多打些生活费怕养成坏习惯,少打些又担心他不够花,沾上小

  • 匪议东周(三十八)与孔子齐名的圣人季札为何拒绝继承吴国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孔子,季札,吴国,阖闾,伍子胥

    说起春秋时期德行高尚的君子,那必定少不了吴国相国季札。春秋是礼乐崩坏和道德沦丧的时代,所以德行高尚的君子往往显得更加的珍贵而受人推崇。鲁国的柳下惠便是其一,他被孔子认为是儒家之前的圣人。孔子对季札的评价不下于柳下惠,而且季札还当过孔子的师傅,所以季札在儒家学者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被认为是儒家早期与孔

  • 辞让王位,墓前挂剑,鲁国观乐,季札心中却有着怎样的孤寂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季札,王位,吴国,鲁国,阖闾,姬昌

    今天的长三角,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繁荣,文化最昌盛的地区,在文人笔下不是“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的胜景,就是“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的美好。仿佛自古以来的苏杭江南,便是小桥流水、鱼米之乡的人间天堂。江南水乡但殊不知,在先秦,这里并不是文化核心地带,甚至被视为蛮夷。生活在这里的吴人,礼俗不

  • 比乐毅还传奇的燕将:大破东胡追击千里,竟是秦舞阳的爷爷

    历史解密编辑:复意回觅标签:乐毅,秦舞阳,东胡,齐国,燕昭王,燕国

    说起先秦时期的燕国名将,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乐毅率领弱小的燕军一举攻破齐国70座城池,只剩下两座围城不攻,几乎瞬间灭亡了强大的齐国,创造了军事史上的超级奇迹,确立了燕国战国七雄的身份。因此,历代文人墨客对他赞不绝口,诸葛亮更是“自比风乐”,视乐毅为第一将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乐毅创造奇迹的十多年之前

  • 荆轲刺秦王时,秦舞阳吓得发抖,燕丹为何不让荆轲等更勇猛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荆轲,秦舞阳,太子丹,秦王,嬴政

    文|飞鱼说史战国乱世,群雄迭起,大争之时,谁能笑到最后?在现在人看来,秦国是笑到最后的赢家,但在当时谁又能知道,被山东六国称之为蛮夷的秦国会一扫六合?至少山东六国的诸侯,从来没有想着要束手就擒,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来阻止秦国一统天下。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在军事上联合起来抗击秦国,这也就是合纵的策略了。山东六

  • 荆轲刺杀秦始皇,作为助手的秦舞阳为何吓得发抖?换个人会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荆轲,嬴政,秦舞阳,秦国,燕国

    据《史记》当中记载,荆轲刺杀秦始皇之前,本来就想着要等一个人,他想和那个人一起组队去刺杀秦始皇。只不过后来燕国这边催得急了,荆轲才不得不提前上路。然后燕国给他配了个助手,也就是这位秦舞阳。在荆轲刺秦这个故事当中,秦舞阳作为一个配角,表现似乎并不算光彩。虽然在出发之前,秦舞阳表现得非常自信,认为自己非

  • 荆轲刺秦王中的秦舞阳,祖父成就堪比霍去病,为何司马迁一句带过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荆轲,秦舞阳,司马迁,霍去病,燕昭王,乐毅

    自夏商以来,北方民族不断南下入侵,与中原文明开始了长达数千年的宿命对决。在这场对决中,中原文明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外战英雄,比如李牧、蒙恬、霍去病、窦宪、李靖、蓝玉等,其中霍去病深入北方数千里,“封狼居胥”而家喻户晓。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深入北方数千里的并非霍去病,而是荆轲刺秦王中秦舞

  • 秦舞阳:不是我没有勇气,我真的尽力了!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秦舞阳,秦王,荆轲,秦国,太子丹,秦军

    读到荆轲刺秦,很多人都会发现奇怪的一个点,秦舞阳,史记里记载,这个人13岁就敢当街杀人,人们都不敢直视他的目光,给人一种出厂就带主角光环的感觉,结果最后却在刺杀秦王的关键节骨点上,退缩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进秦舞阳的行刺一生。你是秦舞阳,13岁就敢当街杀人,就这样你侠客身份自居,所以在燕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