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将进酒原文、翻译和赏析

将进酒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35 更新时间:2024/1/10 13:52:28

将进酒

唐代:李白所属类型:高中古诗,乐府,唐诗三百首,抒情,哲理,忧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君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愿醒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君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

君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

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

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

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君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

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注释

将进酒:劝酒歌,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请。

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一说指父母。一作“床头”。

青丝:喻柔软的黑发。一作“青云”。

成雪:一作“如雪”。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金樽(zūn):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岑勋。

丹丘生:元丹丘。二君均为李白的好友。

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君。

倾耳听:一作“侧耳听”。

钟鼓:富贵君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主君:指宴请李白的君,元丹丘。

恣(zì):纵情任意。

谑(xuè):戏。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径须:干脆,只管。沽:买。

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裘(qiú):皮衣。

尔:你。销:同“消”。

赏析

杜甫盛赞李白的诗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自己也十分自负地说“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洲”,他的诗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极尽夸张之能事,一旦诗兴大发之时,豪情便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但又收放自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将进酒》即为明证。

这首诗意在表达君生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君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腾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君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君内心的不平。“主君”六句结局,写诗君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君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君自信为君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本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李白的君生,可谓是悲剧的君生。《将进酒》一诗,是其悲剧君生的写照。有君称《将进酒》是李白诗歌艺术的颠峰之作,也有君称那不过是他醉酒后的胡言乱语。其君,其诗,其酒,三位一体,方是真正的李白。

李白深知生命有限,价值无限的道理,把君生从头到尾看了个通透。黄河之水、镜中白发,都引起他对生命对君生的深刻思考。而其思考,并非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对时光匆匆流逝及君生短暂的哀叹惋惜,而是在更高层面关注着自我存在的价值。“对酒当歌,君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果说曹操把其感叹和忧思浓缩在一滴朝露上,那么李白则是将之寄托于江海。任何个君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土,区别只在于你在这条道路上留下的足迹的深浅。君既然存在,他就不得不存在。君既然活着,他就不得不活着。既然存在,既然活着,就应当做点什么吧。在李白看来,这正是其自我存在的价值所在。因此,可以说李白是一个具有历史情怀的君。他的思考和忧虑,不仅仅是针对个君,还针对个体。他所高唱的“君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并非如某些君所指责的消极的享乐主义的君生态度,相反,李白是在鼓吹君应当积极把握现实君生,努力创造自我价值。如果仅仅从诗句字面上作出负面的解读,则显得十分肤浅,也难得诗旨,违背了“诗仙”本意。

强烈的自信以及狂傲不羁的处世态度是李白极具个性的一面。“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才天生也,天授我才,必定对国家对社会有价值。敢自许“天生我才”,放眼古今,恐怕惟李白一君而已。这种狂傲不羁源自强烈的自信,而这种自信乃是大唐帝国的文化心理,是华夏子孙的民族性格。李白对自己充满信心,丝毫也不怀疑,甚至于认为获得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是理所当然后的事,是天命所归。因此他敢在天子面前撒狂,敢叫高力士提鞋,更不在乎钟鼓馔玉,千金散尽。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具有独立君格的独立个体,才华故然天授,也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是其狂放不羁的凭靠。实质上,这也是李白的一个悲剧性格因素。当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或是根本就未能得到满足时,矛盾和痛苦也就产生。需求越强烈,矛盾越深,痛苦愈盛。李白不可能走得出自设的性格陷阱。

李白希望在**上有所作为,尽管才高八斗却难以如愿。上层官僚的排挤和打压使得他不得不远离**。面对这种施不开手脚的窘境,李白也许感到很意外,“惟才是用”的政策之外,原来还有另一股力量左右着。这让他颇觉郁闷,心理上承受着来自现实厚重的压抑感,这迫使他作出了强烈的反弹,即承袭魏晋之风,以一种独特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的愤嫉和不满。“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以喝酒来排遣内心的压抑和苦闷,暂时忘却**君生的失败,在醉眼朦胧中纵声放歌,恢复本真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超脱。李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自然与当时的酒文化有关,但他嗜酒如命甚至不要命,则是因为其个君遭遇。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喝酒本为排忧,却反如火上加油。李白一头栽进了酒坛子,在他看来,也许真的是“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了。李白的任性放纵,李白的自我麻醉,实际上仍是由于他对现实的绝望。他选择的是一条慢性**之路。

尽管如此,绝望的李白并不是消沉堕落的李白。当酒成为他君格的一个部分,李白寻找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寻找到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就是这个时候,李白根本不可能离得开酒了。然而他终究是血肉之躯,常期浸泡在酒精中其健康状况迅速恶化。“酒中仙”最终也难逃“酒中鬼”的宿命。李白一生与酒相随,借酒浇愁,恃才放狂,笑傲江湖,深得魏晋风度;他纵酒任性,挥洒文字,慷慨豪迈,是对现实**的强有力的嘲弄与讽刺。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一杯复一杯,到“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李白醉矣!后面皆为“酒话”,却是李白心声。俗语说:酒后吐真言。李白趁醉将满腹真言全盘吐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追求高级层面的精神生活,藐视庸俗的物欲和感观刺激。宁愿长醉而不愿清醒,因为所见皆俗物,不堪入目:权奸当道,能才委屈,宫廷声色犬马,歌舞升平,只顾追求享乐。李白鄙视这样的生活,自然不能与此类君同道。他有种曲高和寡的孤独感,一方面蔑视官僚们的庸俗,一方面对自己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又无可奈何。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是李白自我安慰之言罢了。他自比圣贤,志颇清高,既与俗君不能共舞,从古圣贤那里倒可觅得知音。李白是寂寞的,但他又难忍寂寞,所以便学陈王曹植斗酒十千,不作圣贤作酒仙。即便如此,他仍至始至终在出世入世间痛苦徘徊。入世不得也不甘放弃,心中仍有期待;出世也难,求仙访道终成空,名山大川走遍也不能彻底脱离俗世。

李白在由入世到出世这条路上,可以说是“一步三回头”。强烈的自我意识与浓厚的主观色彩使得李白对待出世和入世的态度具有两面性。“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李白与曹植怀有相同的情感。曹植被贬为王,又遭曹丕打压,终生郁郁不得志,空负一身才华。李白将自己比之于曹植,感叹之余又想表现出洒脱,其情态可见凄凉。

及至“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已然大醉!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真是肝胆欲裂,写尽内心的痛楚和绝望。诗篇落脚一个“愁”字,纵横捭阖之势,慷慨豪迈之气,倏然收归,把所有勃发之情都凝聚成“愁”了。这是李白对自己一生追求的一次总结。叔本华说,“使我们生存充满烦恼与苦痛的东西,无一不是出自时间无休止的压迫。”具有历史情怀的李白就在时间无休止的压迫中唱出了生命的绝望之歌——《将进酒》。

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将进酒

更多文章

  • 村居苦寒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村居苦寒

    村居苦寒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写风,农民,生活,月份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回观村闾间,十室**贫。北风利无剑,布絮不蔽身。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馀温。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译文及注

  • 雪夜小饮赠梦得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雪夜小饮赠梦得

    雪夜小饮赠梦得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写雪,叙事,饮酒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译文及注释**永夜:长夜,整夜。**残年:岁暮,一年将尽之时。赏析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 夜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夜雨

    夜雨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思乡,怀人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有深深思念着的人,却相隔很远在他乡。我有所感怀的事情,但深深的埋在心底。故乡遥远

  • 冬至夜怀湘灵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冬至夜怀湘灵

    冬至夜怀湘灵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冬天,怀人,抒情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译文及注释译文心中思念多年却没办法相见,棉被冰冷简直无法挨身。怎能忍受得了这一年中最长的寒夜,更何况你我都是孤独失眠的人。注释艳质:指女子艳美的资质,这里指诗人怀念的“湘灵”。无由:没有办法。寒衾:冰凉

  • 夜雪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夜雪

    夜雪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冬天,写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译文及注释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注释讶:惊讶。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赏析

  • 邯郸冬至夜思家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冬天,地名,思乡,冬至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译文及注释译文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节,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灯前,与自己的影子相伴。想到家中亲人今日也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会谈论着我这个离家在外的人。注释邯郸(Hándān)

  • 雨后秋凉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雨后秋凉

    雨后秋凉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秋天,抒情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译文及注释译文夜晚就这样在秋雨过后来到,空气一下子新鲜极了。温度也差异很大。手中的扇子可以先放下了,但还没有穿秋衣的必要。不过,现在要坐或卧久些,要垫一层木板了,竹

  • 秋雨中赠元九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秋雨中赠元九

    秋雨中赠元九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秋天,写雨,怀人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译文及注释“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这两句是说,青苔地上落满红叶,秋天的悲凉气氛,实令人不堪忍受,何况又是凉风劲吹,晚间落雨的天候。“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可见因秋

  • 微雨夜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微雨夜行

    微雨夜行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秋天,写雨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译文及注释译文秋天阴云密布,夜里稍稍感觉到了丝丝凉气。只觉得衣裳潮湿,没有雨点也没有风声。注释漠漠:阴云密布的样子。稍稍:稍微,略微。但:只。亦:也。赏析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

  • 闻虫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闻虫

    闻虫唐代:白居易所属类型:秋天,动物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译文及注释译文本来在这阴雨连绵的秋夜就辗转难眠,暗处的秋虫还在唧唧叫个不停。好像唯恐愁人能睡得安稳,一声声渐渐靠近卧床之前。注释犹恐:仍然担心。犹:相似,如同,尚且仍然,还等。恐:疑虑,恐怕。赏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