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诗词大全>野老歌 / 山农词原文、翻译和赏析

野老歌 / 山农词原文、翻译和赏析

所属分类:诗词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57 更新时间:2023/12/28 12:00:39

野老歌/山农词

唐代:张籍所属类型:乐府,田园,农民,生活,抒情,写狗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及注释

译文

老翁家贫住在山中,靠耕种三四亩山田为生,田亩少,赋税多,没有吃的。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一年到头,家中只剩下锄头、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饥。从长江西面来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宝用斛来计量,就连船上养的狗也长年吃肉。

注释

野老歌;一作《山农词》。这首诗写农民在租税剥削下的悲惨生活,并与富商大贾的奢侈生活对比,反映了不合理会现实。

橡实:橡树的果实,荒年可充饥。

西江:今江西九江市一带,是商业繁盛的地方。唐时属江南西道,故称西江。

斛:量器;是容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末年改为五斗。

官仓:指各地官员税收,此指贪官。

赏析

中唐时代,**黑暗,统治阶级剥削残酷,因此抒写农民疾苦的题材也成为新乐府诗人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张籍的《野老歌》,就是写一个农家老夫在高额的苛捐杂税的重压之下,最后过着依靠拾橡实填饱肚皮的生活。即使这样,他还不如当时被称为“贱类”富商的一条狗。张籍通过这样一个人狗对比的悲惨情形,突出表现了农民的痛苦和当时社会的不合理。

开头两句交代人物身份,运用平叙的手法,叙说一位老农,由于家里贫穷,住在山里面,仅仅耕种贫瘠的山田三四亩。这里要问,老农为什么要住在山里面呢?在我们想来,老农既然家贫,他应该到平地乡村或小镇谋生要容易一些,为啥要到难以耕种的山里去呢?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此时**乱,统治阶级任意欺压百姓。面对这一切,老农一家逃到深山,这里山高路远,人烟稀少,而官府当差的也不便来此。老农希望住在深山能摆脱这一切。

然而“纵使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三四两句说得就是这一情况。老农住在山里面,今年的禾河苗长得稀稀疏疏的的,到头来收成也不好。尽管这样,官家的征税多得要命,那差役隔三差五地跑来征税,最后老农家里连自己吃的口粮全没了。老农很痛心哪,他一年辛苦劳作得来的粮食,有的被官家拿去倒入了库仓,甚至有的被白白浪费“化为土”。这在剥削和浪费的行为,和劳动人民的辛苦贫穷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这两句实际反映了劳动人民被剥削的痛苦,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五六句承上两句,说老农辛苦一年到岁末,家里徒穷四壁,没有几样东西,只有老农辛勤劳动的工具——锄犁还在伴随着他。一个“空”字,说明老农辛苦一年一无所获,另一方面说明剥削阶极把老农剥夺的一无所有。为了种那些粮食,老农早出晚归,辛苦劳作一天,到头来自己还没有吃的。无奈之下,老农“呼儿登山收橡实”,呼儿表明老农已年迈,再加上辛苦劳作一天,已无力再上山采橡实吃。“橡实”,乃一草木果实,本非普通食品,乃劳动人民在饥灾发生时临时充腹之品。老农叫儿子登山收橡实,可谓老农贫饿致极,说明劳动人民最后的可怜结局。

最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说西江做珠宝生意的大贾,船上载的的珠宝很多,足有百斛,他喂养的犬,长的肥肥胖胖的,浑身都是肉。作者运用叙述的手法,没有发表议论,但把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摆在了面前,一幅是食不果腹的老农,另一幅是奢靡富裕的大贾喂养的肉犬,更为让人深思的,老农的生活还不如喂养的一条犬,可谓悲凉之极,令人感愤不已。

全诗运用叙述的手法,给我们呈现出几个老农痛苦的生活的场景。虽然作者没有发表议论,但孕作者的思想于叙述中。全诗的形象对比深刻鲜明,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饥苦,反映了不同阶层人的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

作者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所属朝代:唐代

标签: 野老歌

更多文章

  •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节妇吟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唐代:张籍所属类型:乐府,女子,坚贞,分手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恨不一作:何不)译文及注释译文你明知我已经有了丈夫,还偏要送给我一对明珠。我心中感激你情

  • 征妇怨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征妇怨

    征妇怨唐代:张籍所属类型:乐府,妇女,哀怨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妇人依倚子与人,同居贫贱心亦舒。人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译文及注释译文在秋风萧瑟的凄寒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扰边塞,**边地将领。汉军伤亡惨重,全部丧生在辽水边境。由于**之外白骨无人收,所

  • 没蕃故人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没蕃故人

    没蕃故人唐代:张籍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怀人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译文及注释译文前年出征月支,在城下全军覆没。吐蕃和唐朝断了音讯,我与你生死两隔,长久别离。战场上无人收拾废弃的营帐,归来的战马还认识残破的军旗。想祭奠你又怀疑你

  • 陇头吟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陇头吟

    陇头吟唐代:王维所属类型:边塞,感伤,悲愤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城少年是仗义轻生的侠客,夜里登上戍楼看太白的兵气。陇山上的明月高高照临边关,陇关上

  • 陇西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陇西行

    陇西行唐代:王维所属类型:边塞,战争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译文及注释译文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十里又十里纵马飞驰,五里又五里不断扬鞭。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传来了加急的军书,匈奴的军队已经围困西域重镇酒泉。边关的山岳原野,却只见漫天飞雪,不见烽火烟。注释陇西

  • 田园乐七首·其七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田园乐七首

    田园乐七首·其七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田园,闲适,生活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译文及注释译文喝酒时正好遇到山泉,醉后喜欢抱琴倚靠在高大的松树旁。早上到南园去摘折露葵,晚上来到东谷舂捣黄粱。注释酌:斟酒,倒酒。露葵:莼菜。东谷:一作”西舍“。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

  • 田园乐七首·其六 / 闲居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田园乐七首

    田园乐七首·其六/闲居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田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朝烟一作: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译文及注释译文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注释宿雨:昨夜下的雨。朝烟:指清晨的雾气。家童:童仆。

  • 田园乐七首·其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田园乐七首

    田园乐七首·其二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田园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译文及注释译文有人很快就能够封侯万户,在交谈的当时就能得到赏赐玉璧一双。这怎么能比得过归隐躬耕南亩,怎么比得上高卧东窗的闲适生活。注释立谈:在交谈的当时。语自扬雄《解嘲》“或立谈而封侯”。璧:美玉。讵岂(

  • 田园乐七首·其一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田园乐七首

    田园乐七首·其一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田园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译文及注释译文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注释厌见:饱见。一作“出入”。官府:一作“蹀躞”。鸣珂(kē):装饰精美的马,这里暗指

  • 田园乐七首·其五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田园乐七首

    田园乐七首·其五唐代:王维所属类型:田园,生活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译文及注释译文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注释五柳先生: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