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明是汉家王朝,最重要的封疆大吏,节度使的任免,却看不到汉人

明明是汉家王朝,最重要的封疆大吏,节度使的任免,却看不到汉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18 更新时间:2023/12/9 17:46:31

天宝十节度使势力范围

权势滔天的军事统帅

唐朝的节度使初置时,节度使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掌握天下劲兵。他们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还兼任一省或者数省的省长于一身。他们权势滔天,俨然就是自己地盘的土皇帝。于是外重内轻,到天宝末酿成了安史之乱。

唐代军服

权力之大,几无上限

我们不妨从财政、军事、行政三个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财政方面,唐朝的节度使在自己的辖区屯田,自给自足,满足自己军队的后勤补给,完全不用担心被唐朝中央政府掐住脖子,没饭吃。同时,节度使还拿到了食盐资源的管理权,收取盐税。总之,藩镇的节度使拿到了众多的财政权,一个个富得流油。

唐代纯金大牌

在军事方面,藩镇实行募兵制,只要藩镇的节度使有足够多的银子,就可以无限制的招兵买马,而唐朝中央政府却无法掌握藩镇节度使的军队数量,甚至是失去了对藩镇军队的管理,这些士兵完全就是节度使的私兵。节度使能统一调动、灵活性更强的几个集团军作战,并且拥有“军事专杀”权。

唐朝军队

在行政方面,为避免地方官对节度使军事行动的影响,从天宝中开始,藩镇的节度使们又拥有了藩镇的行政权,藩镇的官员由节度使上报唐朝中央任命,即使州刺史也为节度使所属。这样,藩镇节度使便拥有了其辖区内数州的行政权。不但如此,有的还兼数道的节度使。

外族人安禄山,节度使之路

“最强大、在其藩镇培植势力最久的将领为安禄山。②他具有粟特和突厥的混合血统,是默啜可汗军队中一名粟特军官之子。”“安禄山在张守珪指挥的西北边防军中当兵,733年张守珪调到幽州时,他作为僚将随往。739年张守珪被贬,由李适之接任幽州节度使。安禄山在平卢时地位仅次于王斛斯。741年李适之被召回长安;王斛斯成为幽州节度使;安禄山被提升指挥当时仍隶属于幽州的平卢。次年,即742年,平卢独立为镇,安禄山任节度使。在此期间,他与从742年直至744年阴历三月任幽州节度使的裴宽关系密切。裴宽被召回长安以后,安禄山又兼任范阳(幽州)节度使。

安禄山

关键人物李林甫,精心策划

“李林甫断定,让那些可能有干预朝政野心的高级的和有才能的官员控制边境藩镇,实属危险之举。从748年起,他硬要玄宗推行一项精心制订的政策,即把边境将领置于非汉人节度使之下。这些节度使被认为是比汉族更优秀的军人,他们的野心也被认为只在军事而不在政治方面。

李林浦

短短三年时间,节度使都换成了外族

自744年起,安禄山控制范阳和平卢,从751年还指挥河东。他的堂兄弟安思顺从747年年末起指挥河西,从750年起又指挥朔方。突厥将领哥舒翰从747年后期起坐镇陇右,而在极西部,高丽血统的将领高仙芝掌管了安西。”公元748年到751年,除四川剑南以外的所有藩镇,都受外族将领的指挥。

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画像

使用外族将领,在中国的历史上不在少数,但如此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几乎相当于,当时总兵力80%),都由外族将领掌管的局面,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历史,绝对是独一份的存在。这也就让人,不得不佩服,结党营私的李林浦,为了自身利益,所采取的匪夷所思的边境控制策略。这一政策,最终也直接导致了席卷全国的“安史之乱”。

更多文章

  • 讲透宋朝三百年(第三讲):郭雀儿,这才是原汁原味的黄袍加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鲜花、奖金、升职的刺激下,郭威很高兴,赵匡胤很高兴,三军也很高兴;平定了这么一场大叛乱,大臣们很高兴,百姓也很高兴。然而,在全国人民灿烂笑容的背后,有一个人却始终高兴不起来,他就是后汉的皇帝——刘承祐。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仗都打赢了,还有什么不高兴的?这不正是他所盼望的么?郭威如果大家换位思考一下

  • 解读宋太宗第一次北伐,为什么宋朝能统一中原却打不过契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太宗为什么进攻契丹,赵匡胤北伐契丹,宋朝辽国契丹地图

    当时,宋朝的将士皆疲惫不堪,“皆不愿行,然无敢言者”。只有殿前都虞崔翰力主伐辽,他说:“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时不可失也。”宋太宗深以为然,即令枢密使曹彬调集各路兵马,决意北伐。由于将士无意北伐,出现了“扈从六军有不即时至者”,宋太宗大怒,“欲置于法”,由于赵延溥的极力劝阻,宋太宗

  • 西晋,宋朝,清朝,最后为什么却轮流到这种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最窝囊的两个朝代宋朝清朝,西晋与两宋的关系,宋朝vs清朝

    历史上,每个王朝都有崛起和没落的时候,最鼎盛的时候,就是建国。任何一个国家在建国前都要经过一场大战,历代的开国帝王,都是带着自己的将军南下的,吃尽了苦头,吃尽了苦头。所以他们明白了自己的艰难,也明白了自己的帝国是由多少人的生命和生命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们一旦坐上了王位,就会勤勤恳恳的为自己的帝国发展,

  • 五代十国:南汉,一个非正常官员执政朝廷的落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晚唐之际,遭到安史之乱重磅一击的中原王朝陷入了风雨飘摇的衰弱境地,四海之内各地节度使纷纷称王,自黄巢起义后,地方割据势力由暗潮涌动转变为波涛四起,北方随即进入到乱世争雄的混沌时期,与此同时,再偏安一隅的岭南地区各方势力也在暗中摩拳擦掌,为乘势争得立足之地,积蓄实力。我是一名读书人,也是一名官员,但是

  • 蒙古组建的王朝,元朝,你知道元朝的大将都有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蒙古建立的元朝是中原王朝吗,元朝时期有哪些政权,蒙古四大汗国与元朝

    1.董文炳元朝名将,1217年生到1278年终,董文炳是大将董俊的儿子,六岁的时候董俊死了,儿子少年老成,1259年忽必烈中路军伐宋,董文炳随着忽必烈一路征战立下战功累累,1260年忽必烈继位成立元朝,他认山东东路的 宣抚使,忽必烈的侍卫亲军,他在里面被任命为待卫亲军的指挥使,佩戴虎符。参与平定李檀

  • 为解决科举弊端,武则天发明了一方法,看似不显眼却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科举制度做出的主要贡献是,武则天科举改革的特点,科举制度武则天

    ▲武则天的一项小发明,对于后世有巨大的影响。(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乍看之下,可能对于“糊名法”这个名词有些陌生,但只要当过学生历经过大考试,就很有机会看过。“糊名法”源于科举制度,又称弥封、封弥,是科举一种遮掩考生的名字以减少批卷者认出撰卷人的机会的做法。▲如今考试常用的密封概念,就是源于武则天

  • 经济和军事都很强的宋朝为何打不过金人 岳飞之死并不是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飞与宋朝的历史事件,岳飞皇后和金人吻戏,岳飞与金人作战的地点

    宋虽然经济和军事实力都不差到哪,但是国内一盘散沙,保守派和激进派的争夺更让整个宋朝陷入混乱。在战场上,岳飞为首的四大名将等让宋的实力不容小觑,他们的军队在打仗的时候战斗力也很强,比如“黄天荡大捷”还有岳飞收复襄阳等等。而金在和宋对抗的时候,自己本身实力并不是很强,他们的老大完颜阿骨打带兵打仗的时候,

  • “二十四史”之一的《魏书》为什么将东晋称为“僭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东吴,统一天下。虽然西晋在后世的评价并不高,但所有人都无法否认西晋是秦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朝代。正因如此,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都承认西晋为正统,以西晋的后继者自居。然而对于东晋的正统地位,各个政权的态度就不同了。东晋自然是以西晋正统后继者自居,十六国中的部分政权(如前凉

  • 此职业,唐朝出现,明朝女人对其恨之入骨,但如今赚钱如流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有一类人,他们吹、拉、弹、唱、跳样样都精通,当时被称作伶人或者优伶。她们有的是奴隶有的是战败国宫中的宫女,由于她们地位低下却又多才多艺,于是就被安排在宫中表演歌舞供皇帝欣赏,以此作为皇帝的一项娱乐节目,这仅限在宫中表演。到了唐朝,李世民特地为这些伶人设立教坊部门用来专门培养这类人才。

  • 秦大士参加清朝殿试,乾隆问他是不是秦桧后人,他答七字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不简单秦桧这个人,奸臣的身份是一个定论,但是这个大坏蛋却并不简单。当年大金攻入宋朝京都,掳走了徽、钦二帝,同时还掳走了其他人,在这些人中就包含了秦桧在内。在大金的这段时间,秦桧利用了他的一些手段,获得了完颜昌的信赖,这位完颜昌是一位金国的主和派。秦桧得到了他的信赖之后,得以返回宋朝。秦桧这次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