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二王

二王

  • 司马乂怎么读?司马乂最后下场如何?(司马冏怎么念)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14 19:28:36阅读:2517

    司马懿是司马燕的第六子,也是参与八王之乱的八王志毅。易字读作夷,意为治理、安定、英才。司马哀曾被封为长沙王。两年后,其弟司马懿被杀,司马懿被贬为常山王。之后司马懿揭竿而起,与其他诸侯一起讨伐司马伦,因战功卓著再次被封为长沙王。司马艾最后被烧死了。或许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司马懿在八王之乱中的所作所为。这一

  • 《称二王语》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6 3:41:47阅读:3574

    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

  • 《二王后-明祖宗之意也》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6 3:17:14阅读:805

    二王后,彼何人,介公酅公为国宾,周武隋文之子孙。古人有言天下者,非是一人之天下。周亡天下传于隋,隋人失之唐得之。唐兴十叶岁二百,介公酅公世为客。明堂太庙朝享时,引居宾位备威仪。备威仪,助郊祭,高祖太宗之遗制。不独兴灭国,不独继绝世。欲令嗣位守文君,亡国子孙取为戒。

  • 赵孟頫书用笔圆转直接二王无出其右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8 9:02:53阅读:2470

    梁巘:①子昂书雅,喷鼻光书强,衡山书单。②教董没有及教赵,有墙壁,盖赵谨于布局,而董多率意也。(《评书帖》)纪昀等:孟頫以宋代皇族,改节事元,故没有谐於物论。不雅其《以及姚子敬韵诗》,有“同砚故交古已经密,重嗟来由寸衷背”句,是早年亦没有免於自悔。然论其才艺,则风骚文彩,冠尽事先。没有但笔墨为元朝第

  • 周幽王死后,为何会出现二王并立的现象?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2 16:39:08阅读:501

    周幽王被杀后,周平王、周携王二王并立,最后分别是什么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烽火戏诸侯,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

  • 石勒是奴隶出身,他是怎么消灭西晋最后的20多万主力和48个王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0:04:23阅读:1929

    奴隶出身的石勒靠什么一战消灭西晋最后的20多万主力和48个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西晋永嘉五年4月,西晋最后的主力20多万在东郡被奴隶出身的石勒包围歼灭,晋军的尸体堆成了山,无人幸免。这直接导致了后续都城洛阳被攻破,西晋走向覆灭。《晋书 石勒载记》:东海王越率洛阳之

  • 郭子仪最尴尬的一场战役,几十万大军打不过几万人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5 0:52:40阅读:2199

    月盈则缺,水满则溢,乃古今不易之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的发展达到巅峰时期。李隆基沉浸在花团锦簇的“开元盛世”中沾沾自喜,做梦也没料到一场浩劫却在一步步逼近,差点让大唐江山毁于一旦。天宝十四年十一月,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于一身的安禄山,悍然起兵造反,唐朝陷入“安史之乱”的骇浪惊涛。《旧

  • 封二王三恪昭示正统,周朝首创历代延续,明清却不敢采用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9 3:34:31阅读:1209

    二王三恪,又称二宾三恪、二代三恪、三恪二王。古代政治礼制,新兴王朝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给予王侯名号,赠予封邑,祭祀宗庙,以显示本朝继承前面朝代,具有正统地位。二王通常指紧邻的两个王朝,三恪指更久远的王朝。尧舜禹时期,虞舜以尧的儿子丹朱为宾,称为虞宾;夏禹封丹朱于唐,封舜子商均于虞。皆不用臣礼,而用宾

  • 唐德宗采取武力削藩,本来有希望成功,为何却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5:55:22阅读:1555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时期,造反的安禄山是身兼范阳、平卢、河东的三镇节度使。这场叛乱持续了近八年时间,当时李适是太子,他对于这场叛乱是深有感触,也对大唐从巅峰走向衰落深感忧虑。所以唐德宗在登基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当时的大唐颇有一番中兴气象。同时他也开始了削藩。就在唐德宗继位第二年,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

  • 周武王为何要封商朝的后裔于宋国,何谓二王三恪?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0:12:11阅读:4169

    中国历代王朝更替之后,基本上都会给予前朝皇室后裔一个爵位,并赐予封邑,以祭祀前朝圣君,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既显示了自己政权的统续即正统地位,二是彰显了自己的大度。实际上也为自己的后代留了一条后路,谁又能保证自己建立的王朝万世一系,永不灭亡呢?商纣王在五代以前,这一制度被执行的较好,但是到后来大多数政权并

  • 赵构写给岳飞一道圣旨,内容虚情假意,但字迹高妙,可与“二王”相比!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16:26:47阅读:4878

    这些人中,后世最为尊敬和同情的当属岳飞了,他从普通军士一步步坐到了正二品枢密副使,靠的是累累战功。岳飞先后四次北伐,收复了不少失地,但在投降派君主赵构和秦桧的命令下,最终无奈班师,十年之功毁于一旦。1142年,岳飞与其子岳云被陷害而死,年仅39岁。经历过“苗刘兵变”和“搜山检海捉赵构”的宋高宗不仅对

  • 二王夺嫡的故事_什么是二王夺嫡_二王夺嫡的结果

    历史解密时间:2024/1/3 9:58:21阅读:2063

    曹操曾经说过:“倘若天命在我,则我为周文王矣。”这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因为周文王是周武王姬发的父亲,而姬发就是推翻了商纣王,建立周朝的开国之君。曹操如此说,显然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那么,既然有一天,他的儿子会成为开国之君,在他的晚年,让哪个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就非常重要,这关系

  • 二王八司马,一场连底裤都输掉的改革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1 9:05:00阅读:4165

    在阅读正文之前,需要先把标题中打引号的词组捋顺。来,咱们一起读:“二王,八司马。”这就对了,逗号一定要点对地方,舌头也不敢打滑,错一点都不成。这个词组概括的是唐顺宗时期的一个政治集团。“二王”是指两个姓王的带头大哥,王叔文、王伾;“八司马”是指失势后被集体贬到天涯海角做司马的八位“大贤”:韦执宜、柳

  • 唐顺宗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8 14:06:20阅读:4734

    “二王八司马事件”指的是唐顺宗在位期间由王叔文、王伾等人所领导的一次政治革新运动。二王八司马中的“二王”指王伓、王叔文,“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故名。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失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德宗

  • 韦执谊人物生平简介,二王八司马事件是什么?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2 0:21:21阅读:4397

    韦执谊自幼聪慧,颇有才气,后考中进士,授为右拾遗,二十余岁便进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学士,深受唐德宗宠信。他常与唐德宗以诗歌唱和,并与裴延龄、韦渠牟等出入禁宫,以备顾问。后因母丧离职,期满后起复为南宫郎。唐德宗贞元末年,翰林待诏王叔文得到太子李诵的赏识,参与处理东宫事务,暗中结交了一批投机快速升迁的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