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朱棣靖
朱棣靖
朱棣的靖难猛将:看似无奇才 却成就一番帝业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1 13:55:58阅读:2761
明成祖朱棣是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大帝,他统治的时期可以说是明王朝的巅峰时期。但是朱棣登上皇位的方式却不是那么光彩,发动靖难之役,依靠武力把自己侄子赶下台,以藩王之身承得大统。在靖难之役中,朱棣的身边有一群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以姚广孝为代表的靖难功臣,这些人里面,说到猛将,当属后来的封爵的四公十三伯。先来
靖难之役时燕王朱棣兵临城下,朱允炆是如何议和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4/1/6 3:49:09阅读:53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允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402年,明朝建文四年正月,南京浦口外下起了大雨。燕王朱棣身穿盔甲,骑在马背上,遥望南京城,他的大军不日就可攻下这座都城,他将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南京城内,建文帝朱允炆如坐针毡,他不愿意向一个藩王投降,打算拼死相抗。此时,翰林
朱棣靖难四大功臣 第一名实至名归!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8 18:35:38阅读:3283
朱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通过造反推翻朝廷登基为帝的藩王,这里除了朱棣本人的雄才大略之外。还离不开他身边的人才,他们给朱棣出谋划策,征战沙场,立下赫赫功勋。下面给大家总结四位靖难功臣:网络配图4、丘福丘福(1343—1409),凤阳(今安微凤阳)人,明朝靖难名将。丘福原是燕王朱棣麾下的燕山中护卫千户,
朱雄英是什么人?如果他继承皇位,靖难之役还会发生吗?
历史人物时间:2024/2/17 18:57:24阅读:3182
朱雄英懿文太子朱标嫡长子,明太祖朱元璋之嫡长孙。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靖难之役时建文帝朱允炆因为用人不当及优柔寡断而屡败于叔叔燕王朱棣,导致原本占有巨大优势地位的他最终丢失皇位。可建文帝有一位哥哥朱雄英,比他更有皇位继承权。如果朱雄英继承皇位,那朱棣未必
黑衣宰相助朱棣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6:33:06阅读:3979
他死自医家,却偏偏爱盘算;他没有为死活所迫,却自幼落发;他既进佛门,却没有安青灯古佛;他没有辅洪武、建文,却偏偏助燕王;他已受十年冷窗苦,却主编《永乐年夜典》。有人道他是***僧是阳谋家,有人道他是政治家是军事家;但没有管怎样样,他皆是年夜明汗青上的一名没有可没有道的人物,他便是明成祖墨棣的乌衣宰相
以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天下,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到底是如何取胜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9:13:03阅读:4214
朱允炆自毁长城,削藩、平叛失当朱允炆选择削藩其实并无问题,藩王实权过大的危害的确存在,而朱棣即位之后同样进行了削藩。朱允炆之所以会败,主要还是在削藩策略和应对靖难的策略上出现了问题。1、太过心急,朝廷人心不稳。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为帝,然而就在朱
靖难之役时朱棣借宁王8万兵,得天下后是怎么报答他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2:48:56阅读:3314
但你知道吗,朱棣篡位成功与从弟弟宁王朱权手中借的八万人马有重要关系,他还曾在借兵时承诺宁王若是起兵成功就与宁王平分天下。当然,最后朱棣不可能真和宁王平分天下,相反,宁王还被他打压得特别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首先就要从朱棣借兵的原因说起了。在朱元璋在位期间,他分封了二十
靖难之役时,击败过朱棣的4大名将,朱棣称帝后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时间:2024/2/6 18:32:03阅读:2950
建文帝最开始任用耿炳文为将。耿炳文是朱元璋时期的老臣,身经百战,但他擅长防守,不擅长进攻,朱棣是一位擅长进攻的名将,两人交手结局可想而知,耿炳文惨败给了朱棣。输给朱棣后,耿炳文选择了他最擅长的防守。如果让耿炳文死守下去,可能会拖垮朱棣,但是建文帝对这个结局十分不满,他撤换了耿炳文,用了李景隆为将,这
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夺得帝位,建文帝失踪,朱标妻儿也被斩草除根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19:22:44阅读:531
朱标去世,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1392年,朱标在秦中视察返京后病逝,年仅37岁,这事震撼了大明王朝。因为朱标宅心仁厚,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嫡长子,深得朱元璋的喜欢。朱元璋称吴王时便立朱标为世子,做了皇帝之后就立他而太子了,请了很多名师教太子,更是把很多事情都放手让朱标去做,精心培养他为自己的接班人,可
此人堪称明朝之卫青,如若不死,朱棣不敢起兵靖难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7:27:01阅读:2773
太子朱标还在世时,朱元璋便有意识地为他储备全套班子的文武精英,以便作为巩固皇权,彻底解除北元之患的需要,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常胜将军蓝玉。遗憾的是,因为朱标早逝,朱元璋害怕皇长孙朱允炆压不住这帮太子党成员,于是便将他们斩尽杀绝;老将之中只留下善于防守的将领——耿炳文。朱棣起兵靖难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便
靖难之役获胜,朱棣看到一密旨后大哭,原来朱允炆三次救他性命
历史解密时间:2024/2/5 6:32:32阅读:916
很多人都认为靖难之役中朱棣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朱允炆用了李景隆这个“草包”将军,才导致了在明军实力远强朱棣的情况下反而被大的节节败退。笔者一开始也认同这个说法,但是这几天又重新阅读了一遍有关“靖难之役”的有关资料,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其实朱允炆的失败和他任用谁为将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在于他的一道密旨,这
靖难之役时有24位王爷,却只有5人支持朱棣,真实原因让人无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 16:26:07阅读:1208
靖难之役开始阶段,朱棣可谓是如履薄冰,前途一片渺茫,明明其余王爷也有被朱允炆削藩收拾的,他们难道没有加入到朱棣队伍中,其余的王爷到底都在做什么呢?支持朱棣的有5人在靖难之役前,总共有24个亲王,其中包括燕王朱棣、废周王朱橚、楚王朱桢、废齐王朱榑、蜀王朱椿、废代王朱桂、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宁王
朱棣靖难成功,为什么不废除藩镇分封?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16:52:39阅读:3553
朱棣自己以藩王身份夺位成功自然明白藩王的危害性,但是朱棣上位之后却对藩王大加封赏,重新恢复了被建文帝削掉王爵的的王爷,这就使得所有的藩王皆大欢喜,对他也放下了一些防备。朱棣采用的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夺取藩王的权利。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让藩王转换封地,当这些藩王脱离了自己已经盘踞已久的封地,到
朱棣第二次靖难之役,为何要烧掉战袍,其实他是在效仿一位古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6:41:23阅读:3260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一下“靖难之役”的前因。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后皇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如此一来燕王朱棣就有意见了,毕竟他作为朱元璋的四子,怎么能服气自己的小侄子继位呢?于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棣宽容靖难功臣的同时,对待洪武勋贵毫不手软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20:55:09阅读:1188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上任皇帝留下来的臣子,除了极少的一部分会被新帝继续留用之外,剩下的要么主动辞官,要么就等着新帝动手,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在明朝时期,曾经发生过一次特殊的权利过渡,现任皇帝朱允炆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奉天靖难,打入了北京城,在顺利接替皇位后,朱棣是怎么对待陪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和建文帝
朱棣靖难之役攻打济南时,铁铉用一块木牌,让朱棣功败垂成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3 14:30:33阅读:147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39年8月,朱棣率军南下,一开始士气正盛,短短几个就打到了济南。当时,朱允炆为了抵抗朱棣南下,还安排了大将李景隆前去阻截,但李景隆却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躲进济南城坚守不出。济南城是朱棣南下的
朱棣靖难成功,坐上皇位,其他的二十多位藩王都不反对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3:06:53阅读:3449
第一 实力上的差距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去太子朱标和早夭一子,其他的儿子都被他敕封为藩王,藩镇全国各地。但是相对塞边九王,内地的藩王实力要相对较小,而此时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已经去世,而辽王朱植又被建文帝召回,蜀王朱椿则本就模棱两可,态度暧昧。如此一来,唯一能够对朱棣构成威胁的也只有镇守宁城的宁王朱
明宣宗女婿薛桓:靖难元勋薛禄之子,因和公主吵架而被打入大牢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15:36阅读:437
密云距离京城一百多里,皇家寺庙为何会在此选址?原来当年明宣宗朱瞻基之女常德公主白天思念父皇,晚上梦中见到一座红山。遍寻京郊之后,发现东邵渠村后有一座凤林山。其主峰上裸露的岩石全呈赭红色,正是一座少有的红石山。无巧不巧的是,凤林山下原本就有一座修建于元代的龙祥寺。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龙祥寺开始进
靖难之役:朱棣为何能“谋反”成功?其实主要还是怨他爹朱元璋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5 12:58:01阅读:3549
朱棣十一岁被封燕王,二十一岁就藩北京,时征战沙场,除元朝残部,守重要藩镇,北京期间,他常上战场,得无数忠臣猛将培养,血与火的洗礼之下,一位铁血军事家悄然诞生,搅动大明,名震天下,文治武功,杀伐果断的枭雄,已经出现!靖难起因!太祖朱元璋夺得天下之后,最怕的就是自己这帮老臣权利太大,功高震主!自己活着的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胜利后,首席功臣丘福,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11:47:15阅读:1355
那么首席功臣丘福,最后的结局如何?丘福本就是军旅出身,在朱棣麾下服役,积功至千户。朱元璋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以朱允炆为皇太孙。而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即位伊始他便采纳齐泰。黄子澄的建议进行削藩。而朱棣作为塞边九王之中此时实力最为强大的藩王(此时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已经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