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监国
监国
南明不是来抗清的是来争帝位的 曾二帝势不两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3 13:00:29阅读:134
“赢得最高权力的只能有一个人,而所有参与竞争最高权力而又不幸失败的,或是仅仅可能威胁到最高权力的人,他们的结局也只能是粉身碎骨。”不论从什么角度讲,入关后,满清仅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一统天下,这个过程太过魔幻;而从事后诸葛的角度看,坐拥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权都有机会翻盘,但皇权
鲜为人知的南明监国东武帝—淮王朱常清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20:04:49阅读:1801
南明自弘光帝朱由崧被清军捕杀后,失去共主的江南地区一时群龙无首。而面对满勤铁骑的蛮横暴虐,也让许多忍无可忍的百姓,士绅等纷纷拥立宗室藩王,监国或称帝,来对抗清廷的惨无人道。这也使许多血脉偏远的宗室成员,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中就有,监国的靖江王,淮王,称帝的唐王等,而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淮王朱常清朱常
南明朱以海监国坚持抗清十八年 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9 23:25:39阅读:2925
朱以海,是朱元璋十世孙,承袭鲁王爵位,清军入关之后,朱以海一直坚持抗清18年,但在1662年却被郑成功沉于海底。《清史稿》记载,“久之,居金门,郑成功礼待颇恭。既而懈,以海(朱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从这段记载中不难看到,郑成功与朱以海有了矛盾,然后郑成功
成吉思汗为何不把汗位传给拖雷,却交给了窝阔台?知子莫如父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6 3:14:06阅读:1903
王位继承在古代一直是一个困扰着许多帝王的难题,数千年来,我国一直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然而很多皇帝都有自己的偏好,再加上一些嫡长子的确能力不足,因此更改继承人在我国历史上十分常见,也因此发生了许多血腥斗争。蒙古地区继承制度和中原有别差别,更倾向于幼子继承,不过成吉思汗最终却没有把汗位传给自己的幼子托
同样是叔叔造侄子的反,为什么朱棣成功朱高煦惨败?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11:15:38阅读:581
首先第一点,就是自身能力和威望不是一个量级。比如说,朱棣能以十万兵力对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取胜,还能得李景隆开城献降,而朱高煦想策反张辅却失败了,张辅向朱瞻基告密了。按说,朱高煦原本因为靖难的功劳,和张辅父子这边应该也曾是同袍,当初永乐初期,丘福、王宁等靖难功臣可是站在朱高煦这边支持立朱高煦为太子的,然
朱棣有三个儿子,为何偏选跛脚的胖子当太子?原来竟是因为他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 14:08:17阅读:369
明成祖朱棣朱棣和徐皇后共生下了三个孩子,分别是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以及三次朱高燧,俗话说得好,龙生九子,九子不同,朱棣的这三个孩子性格也是大不相同的。皇长子朱高炽从小就体弱多病,他不仅身材肥胖、不擅骑射,而且还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最重要的是,他的腿脚还不是很利索。相比之下,朱棣的二子和三子的身体就
明十六帝之朱高炽:以“仁”著称,为何让育有三子的郭贵妃殉葬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3:30:01阅读:4290
◆原创作品,洗稿、抄袭必究公元1424年,一代雄主朱棣死于北征途中,当了二十多年太子的长子朱高炽继位为帝,是为明仁宗。然而,朱高炽仅仅在位十个月,便与世长辞了,年仅四十八岁。虽然在位不足一年,但朱高炽的“仁宗”庙号却是实至名归。朱元璋曾对太子朱标说:“汝侄(朱高炽)天生仁孝纯良,善于守成治民,他日封
被朱元璋厌恶,被朱棣忽悠,被侄子做成烤肉的朱高煦为何如此惨?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19:38:53阅读:4960
说到明朝死得最惨的王爷,大家可能会想到明末时,被李自成做成“福禄宴”的福王朱常洵。但历史上,朱常洵并没有被活活煮死,更没有与鹿肉一起做成“福禄宴”。朱常洵是被处决的。真正历史上记载死得最惨的王爷,不在明末而在明初。他就是汉王朱高煦,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高煦被明宣宗朱瞻基命人
拖雷监国一共几年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22:07:21阅读:2714
拖雷监国一共几年孛儿只斤.托雷是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一众兄弟中排行老四。他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充分遗传了父亲铁木真能征善战的性格,血液里流淌的也有蒙古民族海纳百川的胸襟。但是,他心情暴躁,好杀戮,所到之处必有血光之灾。这也不能完全怪他,这和蒙古族屠城的军事传统相关。托雷在父亲铁木真死后做了三年监国,为
霍光辅政的评价:效仿周公辅成王监国的辅政大臣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6 18:58:37阅读:518
霍光辅政的背景谈到霍光辅政的背景,有多个方面的背景,霍光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大将领,因为之前皇帝是汉武帝,他统治时期没有正确的理念,只顾自己享受,还相信各种神仙等迷信,听信这些话就开始在国家里修建各种建筑,不仅花了许多钱,还征用了许多劳动力,这样长期下来,人民生活十分困难,国家钱财也不充裕了。霍光辅政图
拖雷为何监国三年却迟迟未登皇位?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7 23:04:52阅读:2696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人才辈出,若要论资排辈,前三肯定少不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作为蒙古可汗,一生共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术赤、二儿子察合台、三儿子窝阔台、最小的儿子拖雷。幼子孛儿只斤.托雷在兄弟当中虽然排行最小,历史上的他功绩赫赫。他充分遗传了父亲睿智与果敢,也遗传了蒙古族骁勇善战的血液,曾与三哥窝阔台
朱高炽监国影响 以及对它的评价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1 19:18:36阅读:3542
朱高炽监国影响朱高炽监国指的是在明朝永乐前期,作为皇帝的明成祖朱棣北伐,把国家大小事务的决定权都交给了还是皇太子的朱高炽,后代历史学家对朱高炽监国这件事一直抱有充分的肯定态度,认为朱高炽监国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因为朱高炽在这段时期内获得了丰富的斗争经验,使得他以后积累了大量的政治资本。朱高炽画像后代历
朱高炽监国背景是什么 朱高炽监国几次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10:11:57阅读:4255
朱高炽监国背景一直以来后代历史学家认为朱高炽监国背景非常复杂,其中包括朱高炽本人的原因,也包括明成祖朱棣6次北伐的雄心壮志,所以朱高炽监国背景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迅速把朱高炽立为了太子,并且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二是明成祖朱棣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的大部分政治生涯都是
朱瞻墡虽然与监国之职擦肩而过,但他心系社稷,关心国家安危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5:38:04阅读:3412
朱瞻墡虽然与监国之职擦肩而过,但他心系社稷,关心国家安危据《明英宗实录》正统十四年七月癸巳(十五日)条载,明英宗出征前一日,“命郕王祁钰居守,驸马都尉焦敬辅之”,“礼部奏居守事宜,合如宣德五年钦定事例”。可见,明英宗离京后,郕王朱祁钰是“居守”,而非“监国”。居守和监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居守,也称
明明接班人是窝阔台,却要先让拖雷监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9:46:30阅读:2267
成吉思汗指定的接班人是窝阔台,可是在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并没有马上接班。而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儿子拖雷却监国两年。要知道拖雷实力不俗,在成吉思汗诸子中军事能力是最强的,他的威望也很高,万一他到时候不让位的话,就很危险了。那么明明接班人是窝阔台,为何要让拖雷先监国呢?要说起来,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长子术赤、
南明诸多政权势力最小的鲁王监国,抗清决心却无半点动摇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 21:37:15阅读:1341
公元1645年5月,清军攻破南京,弘光政权灭亡。随后清廷颁布“剃发令”,这引起了江南百姓的强烈反抗,江浙抗清义军风起云集。在钱肃乐、张煌言的拥护下,鲁王朱以海于7月18日在浙江绍兴监国。鲁王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的后代,当时才27岁,但已经历过生死。公元1642年清军入关劫掠,攻破兖州,
鲁王朱以海两次错过皇位,坚持抗清18年(鲁王监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5 1:06:39阅读:4844
明末,崇祯皇帝在北京自尽之后,明朝并没有灭亡,明朝的遗臣们相继拥立了多位明朝宗室为帝——弘光、隆武、永历等,并以他们为旗帜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坚持抗清,但是有这么一位宗室,他曾经有两次机会能够登上皇位,但是都没有成功,但是他却以监国的名义一直坚持着抗清运动,他就是鲁王朱以海。朱以海是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