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自弘光帝朱由崧被清军捕杀后,失去共主的江南地区一时群龙无首。而面对满勤铁骑的蛮横暴虐,也让许多忍无可忍的百姓,士绅等纷纷拥立宗室藩王,监国或称帝,来对抗清廷的惨无人道。这也使许多血脉偏远的宗室成员,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中就有,监国的靖江王,淮王,称帝的唐王等,而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淮王朱常清
朱常清在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出生在江西饶州的淮王府,是明朝淮王朱翊钜嫡长子,是一代仁君明仁宗朱高炽的第八世孙,封淮世子。崇祯四年袭封淮藩的王位。但是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根基已经严重动摇,作为王朝晚期的藩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所以他并不能像父祖那样,能逍遥快活的度过一生。
根据《明史》和《南明史》的记载,这个淮王朱常清,也是一位忧心社稷,刚强不屈的人。在清军占领南京,攻灭弘光政权后,朱常清遣散家财,招募乡勇,奋起抗清。但是不幸的是,因为势力单薄,难以抵抗,无奈之下只好撤退到了江西景德。后来听到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建立隆武政权,大喜过望的朱常清,前往依附。但是不幸再次来临,1646年十月,清军攻占福州,隆武帝殉国。无可奈何的朱常清与在福州诸王退往广州,并且拥立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为帝,建立绍武政权。但是同年十二月,气势正盛的清廷大军,不给这个新生政权一点机会,随即就派军攻打,并占领广州,建立一个多月的绍武政权也宣告了灭亡。之后朱常清逃出广州,后被隆武政权的实权人物之一的郑鸿逵迎至军中,继续坚持抗清斗争
就在绍武帝殉国后,桂王朱由榔于1646年继任帝位(年号永历),但是远在南澳岛的郑成功并不知道这件事情,为了凝聚人心,于1648年春正月,在南澳岛拥立淮王朱常清为监国,并且改元东武。当年八月,林察航海成功后,郑成功才知道永历帝已即位的消息。就在当年十月,朱由榔的使节来到南澳岛,向朱常清和郑成功告知了自己称帝即位的事情以后,并且希望他们能顾全大局,听从自己的号令。同时晋封郑成功为威远侯。出于内部团结和抗清大业的考虑,以及南唐王朱聿鍔对郑成功的劝说,最终郑成功决定劝说淮王朱常清逊位,取消监国及年号,奉朔永历帝为正朔,而顾全大局的淮王也听从了建议,取消了监国身份,并在同年薨逝。就这样监国几个月的东武政权宣告结束。
去世后,郑成功私自上庙号,敬宗,谥号忠天隆道昭义钦成靖文襄武奋仁睿孝和皇帝
纵观朱常清的一生,在帝国大厦将倾的时刻,能奋不顾身的以一己微弱之力,顽强的抵御外敌,这种精神与气节,也无愧于大明的列祖列宗。
中国历代帝王小传之南明监国朱常清
朱常清者,乃明仁宗朱高炽后裔,尝于1631年袭封为淮王,后为郑成功所拥立为监国,是为南明南澳政权之创建者。1624年,仁宗第七子朱瞻墺既得开藩鄱阳,遂为首代淮王,至朱常清已历八世。
1646年,南明权臣郑芝龙率军降清,福州政权覆亡,其子郑成功等一干人众则率部继续抗清。隆武帝朱聿键既遇害于福州,朱常清尝为郑成功所迎至鼓浪屿,郑氏雄踞金厦泉漳之际,尝与堂兄郑彩分道扬镳而各自为战。1647年,郑彩迎鲁王朱以海奉为正塑实则欲演乃叔郑芝龙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尝一度据得闽东北凡二十七城,福州大震。
鲁王入闽以降,郑彩旋以南明正统自居竟得铁树开花,郑成功虽深孚众望于八闽,尝一度因投鼠忌器而一筹莫展,其左右遂有拥立大明藩王上位监国之议。1648年正月,朱常清于南澳岛为郑成功以下凡三十六将拥立为南明临时监国,又改隆武三年为东武元年。夫南澳者,阔达百里,较之金门尝更为可进可退,端的是闽粤之交易守难攻之所在。
及至八月,永历帝朱由榔尝遣使入闽诏令淮王及鲁王削除监国之位,郑成功方知时已为永历二年。永历帝乃隆武帝生前所指定之唯一继承人,郑成功由是不敢怠慢,朱常清旋即下位,后退隐至漳州北隅。十二月,忠孝伯郑成功既为永历帝所册封为延平王,朱常清尝与世长辞。
朱常清既亡,郑彩旋为郑成功所败,其部尝悉数出降,朱以海则二番流亡海上。及清军陷舟山,朱以海不知所往之际尝为郑成功所安置于金门安度余年,郑彩亦得终老于厦门。郑成功所以能为人中龙凤者,非文韬武略,乃大仁大义之所至也。
参考文献《续明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