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三字
三字
《三字令·春欲尽》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7 1:04:11阅读:289
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烬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译文春天就要结束了,天还是长长的难熬,牡丹又绽开了她的娇娆。罗帐高高地卷着,翠绿的绣帘垂地轻飘。我重读了旧时的书信,红粉脸上泪痕条条,你和我的相爱,我们相互知晓。你不在我的
《三字诀》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6 11:53:09阅读:2347
这个道,非常道。性命根,生死窍。说著丑,行着妙。人人憎,个个笑。大关键,在颠倒。莫厌秽,莫计较。得他来,立见效。地天泰,为朕兆。口对口,窍对窍。吞入腹,自知道。药苗新,先天兆。审眉间,行逆道。滓质物,自继绍。二者馀,方绝妙。要行持,令人叫。气要坚,神莫耗。若不行,空老耄。认得真,老还少。不知音,莫语
《三字诗六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21 5:29:52阅读:1837
寒山道,无人到。若能行,称十号。有蝉鸣,无鸦噪。黄叶落,白云扫。石磊磊,山隩隩.我独居,名善导。子细看,何相好。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日出照,一时释。从兹暖,养老客。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寒山深,称我心。纯白石,勿黄金。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辨此音。重岩中,足清风。扇不摇,凉冷
三字令·春欲尽原文、翻译和赏析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4 11:23:28阅读:101
三字令·春欲尽五代:欧阳炯所属类型:伤春,抒情,思念,怨情春欲尽,日迟迟,牡丹时。罗幌卷,翠帘垂。彩笺书,红粉泪,两心知。人不在,燕空归,负佳期。香书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译文及注释译文春天就要结束了,天还是长长的难熬,牡丹又绽开了她的娇娆。罗帐高高地卷着,翠绿的绣帘垂地轻飘。我重读了
《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7 18:42:28阅读:970
[摘要]:《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是一段五代十国的历史,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故事谁知道?这句话出自《三字经》,讲的是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的故事。窦燕山的故事如下:窦燕山,本...这句。三字经中“窦
韩世忠质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4 21:09:24阅读:2205
众所周知秦桧是奸臣,并且在赵构的包庇下权倾朝野,那么身为武将的韩世忠质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什么反应?为什么他没有弄死韩世忠呢?其实这个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虽然宋朝重文轻武,但时局不太平的时候,朝廷还是很需要武将的。并且韩世忠也是个大人物,秦桧想稍微报复一下韩世忠,比如在皇帝面前说两句他
易中天为什么说不要读三字经(读三字经的意义)
文史百科时间:2024/1/9 10:50:14阅读:4606
启蒙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如何看待?易中天直言:这是毒药。古语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意思很简单,是说一个家族要想长久兴旺,靠的是忠厚的优良道德品质和养成读书学习的良好家风。纵览历史,此言非虚。一如清河崔氏、浙江钱氏等都是极其注重品德修养和读书学习的,是以家族才能传承千年而不衰。而在培养
孔融当初让梨家喻户晓 孔融最后为什么会以不孝罪名被杀
历史人物时间:2024/1/8 15:42:38阅读:2524
对曹操和孔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孔融,作为孔子后裔和少年天才,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也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孔融的“谢幕”却是不幸的,他最终被曹操以“不忠不孝”、“大逆不道”的罪名杀死。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孔融呢?直接原因是孔融经常嘲
司马昭对刘婵起杀心,可当他看到刘婵门前的字时,却杀意全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3:03:26阅读:2215
刘备一生都在战斗,好不容易建立了蜀国,哪知道自己的身体扛不住,还没有完成自己的愿望,自己就先行离世了。而在他离世之前,他把国家大权交给了诸葛亮,让其辅助他自己的儿子上位。很可惜的时,诸葛亮在多次北伐的时候,都是以失败告终,最后还在北伐的路上离世。这样的结局真是让人感到心伤,毕竟他在临终的时候还担忧着
为何说诸葛亮不善应变?经过两次惨痛教训后,他才明白一个错误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9:06:00阅读:3094
历史上的诸葛亮当然没有民间传说、故事中那么完美,这一点历朝历代也有人对其不足之处予以点评,比如不少人都曾指出,诸葛亮不擅长“应变将略”。这四个包含的内容很广泛,这里单说说其中的“应变”。考诸史实,还真能找到一些能印证诸葛亮不善应变的事例。比如诸葛亮在著名的隆中对策中,提出了帮助刘备“成霸业、兴汉室”
孔融四岁能让梨,后来竟因爱吐槽被曹操杀了,真是一语成谶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2:32:53阅读:3214
说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弟弟吃,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榜样。大鹏在读《世说新语》的时候,发现10岁的孔融还说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么一句话。再后来,16岁的孔融窝藏钦犯张俭。东窗事发后,孔褒、孔融、孔母争相赴死,灵帝下诏将孔褒处死。侥幸逃得一死的孔融,并没有因此沉沦,反而越
诸葛亮为什么不直接杀入长安,而是先打陇右三郡?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7:57:10阅读:2750
当时的诸葛亮打三郡的时候,就是因为要打通这个通道才能够进到中原,诸葛亮是生活在成都平原的,这里是一个盆地,四处都没有通道,只有这一条路才能够通往中原,诸葛亮是没有办法才能够走这条路,不然的话他只能够认输了。诸葛亮是有着自己的计划,他想要通过步步蚕食,最终是取得胜利,但是这个通道实在是难以打通,最后是
南宋时期,“禹王碑”现世,上面只刻77个字,至今都没人看得懂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1:26:15阅读:2555
南宋时期,“禹王碑”现世,上面只刻了77个字,至今都没人看得懂古时候,黄河泛滥是一个让统治者都为之头疼的问题,就算是到了乾隆年间,也没用很好的解决办法。而在上古时期,却有人成功解决了该问题,此人就是大禹。我们都知道他治理黄河的故事,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如,历经了十多年时间才将该问题妥善解决。而此后他因为
明能力更优,如果诸葛亮投奔他,会更快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20:59:43阅读:3333
而联军的胜利离不开军事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那么如果诸葛亮当时愿意效忠曹操,那么曹操统一三国的几率会不会变得更高呢。历史不能重演,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脉络的发展去猜测一些事情的发展,这也是研究历史非常有有趣的一方面。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火烧连营,损兵折将后又节节败退,曹操苦心经营多年的优
诸葛亮一生四件憾事:信错一人,跟错一人,娶错一人和杀错一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7 13:01:02阅读:2366
在《三国演义》这本著作中,若是要说人气较高的角色,那必然是众说纷纭,有的人喜欢野心勃勃的曹操,有的人喜欢忠义无敌的关羽,有人喜欢白马银枪的赵云。但要数谁的人气最高,那必然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蜀国军师诸葛亮了。尤其是在三国后期,曹操、刘备、五虎将都相继退出三国舞台之后,唯独还剩诸葛亮挑起了三
诸葛亮有多正直?被他亲自罢免的两个重臣,知道他死后都悲伤痛哭
历史解密时间:2024/1/6 12:21:59阅读:3958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但是就是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还是罢免了一些有才能的人,其中就包括了托孤大臣李严和被他称为楚之良才的廖立,不过这二人却在听闻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悲伤的痛哭流涕,这又是为何呢?托孤大臣——李严李严是标准的益州派,当年刘备攻打益州,刘璋派李严代为护军抵抗,结果他直接率众投降了,受到了刘备重
诸葛亮平生四件憾事:跟错一人、信错一人、娶错一人和杀错一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3 16:45:57阅读:2535
要是三国时期家喻户晓的人物,那有着“卧龙先生”之称的诸葛亮肯定是榜上有名的,相信到现在也有很多人对诸葛亮崇拜不已,毕竟作为当时数一数二的谋士,不仅一手扶起了蜀国,帮助刘备兴复汉室,更是预见了天下大势,简直如神一般,就连死对头司马懿对他也都不得不佩服。可以说诸葛亮就是三国时期的一代传奇,或许在很多人心
解剖诸葛亮-还原中国历史上被神化最严重的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4:09:02阅读:2523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24分钟如果有人问你在三国中最聪明的人是谁?相信你的答案和其他99%的人都一样,那当然是诸葛亮啊。要问为什么?你肯定会说出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没有那个人比诸葛亮更具有智慧的代表性了。试问,如果你是一个白手起家,想一统全国创业者,庞
【战略经典】苏洵:《权书·项籍》——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6:29:05阅读:1447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项籍》是《权书》中的一篇论文,针砭北宋时
诸葛亮本是一代人杰,为何儿子却难堪大任?两点原因说来很无奈
历史解密时间:2024/3/5 19:56:52阅读:478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与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关的轶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就常理而言,诸葛孔明作为一代人杰,生下的儿子应该也差不到哪儿去,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诸葛亮独子诸葛瞻是个废物庸才呢?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诸葛亮力挽狂澜,恐怕蜀汉在“夷陵之战”后就会顷刻覆灭。刘备临死前,也知道仅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