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抗秦

抗秦

  • 面对六国联合攻打秦国 范雎又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的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12:00:52阅读:499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范雎联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群雄割据的年代,朝代君主的更替,以及诸侯之间的联盟也是分分合合。尤其是战国时期,各路诸侯都企图一统天下。今日赵国和齐国结为盟友,明日可能会大动刀戈。为了短暂的安宁,他们会选择暂时合作;但威胁消除后,他们又会产生内斗。当时秦国成为群雄霸主,

  • 腰佩六国相印的苏秦,使用合纵连横抗秦为何还是失败了?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6 18:10:26阅读:2336

    在苏秦佩戴六国相印、成为六国从约长的十五年时间里,秦国与六国确实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原因是什么?是苏秦的合纵之术成功了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苏秦者,战国时人也。鬼谷子徒弟。传说鬼谷子高徒有五百之多,有名的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毛遂、徐福、甘茂、司

  • 战国时期,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合纵抗强,仅一年便宣告失败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20:07:27阅读:3678

    [var1] 公孙衍离秦归魏,开始思索合纵之策 公孙衍本是魏人,后于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离魏入秦,并先后参加了秦攻魏岸门、秦攻韩宜阳和秦魏“雕阴之战”等战役。凭借战功,公孙衍得以升任左庶长,并获封大良造。[var1]在当时的秦国,左庶长公孙衍的地位,仅次于相邦樛游和庶长秦操,而在极为重视战功

  • 秦国用15座城池换和氏璧,蔺相如献技完璧归赵,学者:愚昧至极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10:14:49阅读:4157

    [var1]《史记》是一部极为庞大的史书,记录了从春秋时期至西汉创立的漫长历史,大量的历史故事引人入胜。而《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较为知名的一篇,秦国用15座城池换和氏璧,蔺相如献技完璧归赵,也让自己青史留名,然而却有学者说其愚昧至极。楚国的和氏璧流传到赵国,被赵国视为珍品。不过和氏璧名气极大,很快消

  • 秦末大泽乡起兵,陈胜进军路线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1 18:15:31阅读:1190

    两名都尉一个从南阳郡出发,一个从陈郡出发,在泗川郡(泗水郡)会合。公元前209年七月,队伍走到泗川郡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募兵人数达到900,在去往渔阳的途中还会有1100正卒加入。正卒与服劳役修陵墓的囚徒有本质区别,地方正卒是正在服第一年兵役的军人,由于北军调走五万,这批军人就提前去边郡

  • 合纵六国以抗秦,为何还是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3:49:38阅读:3321

    [var1]苏秦刚刚出山的时候,其实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秦国,但是因为秦国刚刚处理了一个商鞅,苏秦看起来就是第二个商鞅,秦王根本不想用他。后来苏秦又去了几个国家,努力地游说了当时的燕王,使得六国的君主同意了这个计划。虽说这个计划成立,六国结盟了,但是彼此之间本来就是竞争的关系,维持的只是表面的平静,稍

  • 赵国曾如此的不可一世,为什么会一战回到解放前?有一个致命原因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2 21:37:36阅读:688

    但是,在周朝时,赵国并不是正统的封国。在《史记》的《赵世家》中,有这样的记载:“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于晋。”这时的赵氏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直到赵夙这个人的出现。他是造父十二世孙,公明次子。[var1]当时,赵夙为晋朝立下大功,晋王心情大好,于是,就有了“晋献公赐赵夙耿”。后

  • 回溯千年,历史重现?合纵抗秦,终败于秦之连横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7:41:40阅读:844

    回溯千年,历史重现?合纵抗秦,终败于秦之连横!作者|杏花核金[var1]回溯千年,历史重现?当年,楚、燕、赵、韩、魏、齐和周王室共七方,逆历史潮流而苟延残喘,反对秦国崛起和中国统一,合纵抗秦,终败于秦之连横策略。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却如此惊人的相似。[var1]春秋战国时期,地球仪经线即南北方向为“

  • 六个打一个还都没打赢,六国合纵抗秦为什么屡屡失败?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1 1:55:10阅读:767

    [var1]战国和春秋不同,春秋时期打仗是为了争霸,换句话说就是谁能当老大。而战国是为了侵略,是为了要你的土地,说直白点,就是让你残疾或者让你死。战国中的战争带来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土地。我如果打赢了,就会占领你的土地,那么这必然产生一个问题,合纵的国家有些国家并没有和敌国接壤,就算联军打赢了,对我是没

  • 齐国不肯帮五国抗秦,是积怨太深还是国君愚蠢?其实两者都不是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0 18:02:09阅读:2875

    从古至今,齐国曾被无数人轮番批判。它眼睁睁看着秦国灭掉了其它五国却不肯施以援手,甚至还跑去和秦国交好,最后,秦国挥师东下,在自家地盘上蹲着嗑瓜子看笑话的齐国成为最大的笑话,抵抗了没一年就亡国了。其实,齐国之所以不肯帮那五国邻居,除了积怨已深和国君愚蠢、短视的原因外,主要也是有种无能为力的苦衷感。[v

  • 山东六国作为中原大国,为何合纵抗秦从来没有成功过?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6:16:46阅读:2226

    [var1]六国联手的情况下,所能提供出来的兵力粮草都完全可以碾压秦国。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山东六国的用人战法,团结程度和出兵目的上。山东六国虽然说是合纵抗秦但是并非每一次都可以联合起六个国家的,每次联合之时用哪一个国家的大将都是问题,纵观整个历史,山东六国犹其实原属晋国的韩赵魏三国和六百年[var1

  • 同是灭国,为何齐灭宋招致五国伐齐,而秦灭韩却没有五国伐秦?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0 18:02:13阅读:3438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田地趁宋国内乱举兵攻灭宋国,但此举招致其他诸侯的嫉恨,赵、魏、韩、燕、秦五国约定共同伐齐。反观秦国灭六国之战,在韩国率先被灭后,其余五国却无动于衷,根本不敢组织联军攻伐秦国。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灭国,为何齐灭宋和秦灭韩的结果不同呢?[var1]首先分析一下齐灭宋招致五国伐齐的原

  • 赵国全境叛乱,刘邦在当地找4个无赖,封为大官,叛乱竟自动平息

    历史解密时间:2024/1/6 17:40:47阅读:1494

    在汉朝统治安稳的条件下,刘邦开始设计处理那些异姓王,比如权势惊人的韩信等等,韩信在被刘邦设计剥夺了兵权和爵位后怀恨在心,便与陈豨商议谋反,结果刘邦大军前去镇压的时候,甚至没有太大的厮杀,刘邦仅仅找了4个无赖并封官爵就让叛乱平息,一时令众人啧啧称奇![var1] 刘邦的才能 作为西汉的开创者,你很难想

  • 一个赵国已经很难打了,如果没有三家分晋,秦还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8:26:56阅读:1894

    韩赵魏三家分晋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在三家分晋之前,那段中国历史被叫做“春秋”,三家分晋之后,历史就进入了战国,也就是说,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从此之后,春秋五霸中的晋国就没有了,局势变成了战国七雄,轰轰烈烈,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就到来了。[var1]强大的晋国为什么会被分解?这要从霸主晋文公的

  • 合纵抗秦15年的苏秦,后来干了什么?历史教科书上不能写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6:00:39阅读:2559

    [var1]在战国时期,苏秦为了能够有所作为,施展大丈夫的抱负,跑到齐国拜鬼谷子为师,和张仪一起学习连横之术。鬼谷子教的很好,苏秦两个人也学的很好,但是他们出师之后却混的不是很好,毕竟他们出师之后还很年轻,讲的那些大道理也没有几个人相信,当时苏秦的家人和朋友们也都嘲笑苏秦不好好劳动,干一些舍本逐末的

  • 赵国,战国唯一刚跟秦国扳手腕的强国,他真的有那么猛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6 8:43:48阅读:150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强国,还有他意图谋划灭秦的故事。以及后续谍血长平的大戏,邯郸血战的悲壮和四大名将有其二的英杰,让赵国长期以来在人们认知中,都是一个唯一能和秦国硬碰硬的刚猛存在。可这样的认知真的对吗?答案是,这算绝对的误读。赵国却有刚猛的时候,但在更多时候,却是一个深知进退,甚至很能装孙子的国度。要说

  • 为什么山东六国要从崤涵道攻秦,而不是走更宽阔的河东一带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6:32:13阅读:4748

    春秋战国时,随着秦国实力的强大、其他山东六国开始了对于秦国的战争。在那个列国纷争的时代里,秦国与山东六国的争斗,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在秦国与六国的多次战争当中,崤涵道成为了山东六国进攻秦国的首选道路。但是崤涵道并不是进攻秦国的唯一通道,更有着广阔的河东一带,为什么山东六国要从崤涵道攻秦,而不是走更

  • 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合纵”抗秦行动,失败于秦军偷袭计划的泄露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5:16:16阅读:4568

    一、正欲抗秦,燕国突然进犯。当秦王得知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魏安釐王相继去世时,就派蒙骜率大军伐魏,接连攻取了酸枣等多座城池。赵悼襄王闻知后,深感不安,就与众朝臣商议抵御强秦之术。老将庞煖认为,应恢复以前的“合纵”抗秦之策。[var1]就在这时,北部边关守将派人奏报,燕国为洗雪前期的栗腹(燕国的相国)

  • 长平之战,廉颇抗秦三年,有人说是因为通敌?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8 7:45:16阅读:4964

    [var1]仅仅依靠丹水防线是远远不够的,赵军还在其后倾情打造了一条名为百里石长城的防线,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秦岭”。它是由西起丹朱岭,羊头山,关岭山,东达太行山余脉的马鞍壑构成的。在百里石长城防线与丹水防线这两条成大约成四十五度角的范围里面从西北到东南依次排列着将军岭、韩王山、大粮山与圣佛山。圣佛山

  • 秦灭六国皆因两大法宝,一个令其有钱,一个令其敢打,至今都在用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22:35:40阅读:3893

    [var1]只能说地利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还得看制度,秦国有两大在当时看来优越于其他六国的制度:郡县制和军功爵制,这两大制度一个帮秦国解决了钱的问题,一个解决了人的问题。而且时至今日,我们的很多制度都是以这两个为雏形设计的。[var1]秦以前,各诸侯国大多使用的是分封制,国君们精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