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中后期
中后期
三国马岱简介-三国马岱(蜀汉中后期的重要将领)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5:37:17阅读:1218
马岱简介:蜀汉中后期的重要将领小编今天讲一位三国历史人物:三国马岱,历史上评为蜀汉中后期的重要将领马岱,三国历史马岱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马岱,所处时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民族族群:汉族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超的从弟。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
魏忠贤:明末时期权宦,他为什么能专擅朝政?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2 20:53:43阅读:3376
魏忠贤,字完吾,明末时期权宦。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忠贤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朱由检
汉冲帝刘炳:东汉第九位皇帝,他短暂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时间:2024/2/10 12:53:53阅读:1783
刘炳,即汉冲帝,字明,汉顺帝刘保之子,生母是虞贵人,东汉第九位皇帝,在位共1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八月,汉顺帝去世,年仅一岁的刘炳继位为帝,尊汉顺帝皇后梁妠为皇太后,由梁妠临朝摄政。汉冲帝即位后,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妠的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西汉孺子刘婴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26 17:56:46阅读:181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唐朝名将苏定方一生有何战绩?他的后世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7 1:24:29阅读:409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朝名将苏定方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苏定方,名将亦大将。”这是伟人的评价,伟人对古代名将能看上眼还能写下评语的,除了几位亲自打天下的皇帝(刘邦、李世民、朱元璋、朱棣),古代将领仅孙膑、白起、陈庆之、苏定方寥寥几人而已。唐初内战时期的苏定方就略过了,看一下他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 2:05:28阅读:4755
贞观元年(627年),刚刚当上皇帝的李世民就着手裁员,他对房玄龄说:“朕近日读书,多见古人遗训,谓官在得人,不在员多……若得其善者,虽少亦中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然后表示,朝廷机构臃肿,人员编制太多,让房玄龄、杜如晦负责“裁员”,并要房、杜贯彻“任人唯贤”的原则。淘汰冗官向来就是一件得罪人的事
汉元帝对于西汉由盛转衰,为何必然负有最大的责任?
历史人物时间:2023/12/12 3:49:01阅读:2515
西汉经过数代的积累,终于在汉武帝时期开始走向强盛,虽然受战争的影响,后期有衰落的迹象,但经过汉昭帝和汉宣帝的努力,又重新走向了鼎盛。然而,重回巅峰的西汉帝国,在汉宣帝之后,很快就走向了衰落。在这之后的五十多年,西汉就被王莽所取代而灭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元帝,
最没存在感的开国皇帝是谁?儿子比自己更出名
历史人物时间:2024/1/7 1:58:11阅读:4766
大家知道,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往往是很牛的,比如汉朝的刘邦,大汉四百年,有谁能说自己的能力超过刘邦?还有东汉的刘秀,那真的是一枝独秀了。明朝的朱元璋,独对是一个人精,能打天下能坐天下。还有宋朝的赵匡胤,也是难得的文武双全的皇帝。但是,有一个开国皇帝,建立了三百年的基业,却在历史上存在感极低,这就是唐朝
晚唐的“牛李党争”,背后真的是不是贵族与寒门之间的博弈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3 12:04:58阅读:3616
牛李党争是从唐宪宗元和三年至唐宣宗大中初年,持续时间将近40年,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是世家门阀,李德裕的父亲就是一名相李吉甫,唐武宗时,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基本是以寒门为主,唐武宗时期李党达到鼎盛,唐宣宗的前期,就是牛党当家。最终以牛党苟延残喘、李党离开中央而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党争导致唐王朝的政局愈发混
为什么汉朝之后,游牧民族越来越强大了?真实原因史书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时间:2024/2/6 15:55:14阅读:2921
万物之精谓之“华”,雄武之人谓之“夏”,而华夏族,指的就是世界上成百上千个民族中最为强大、高贵的民族。在汉朝之前,中华大地上的人都以华夏族自居,足见古人之自信。华夏之荣光但这份自信并非是没有来由的,公元前3000年,当黄帝统一华夏各部之时,中原之外的其他民族甚至还在茹毛饮血。公元前2000年,当我们
唐朝的宦官专权为何会越演越烈?根源在于唐德宗的一个错误决定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21:09:32阅读:1767
宦官专权,历代皆有,但唐代尤为严重。唐代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晚期。以平定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政局中宦官就占据重要位置,直到灭亡,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一个半世纪里,产生了众多位高权重的大宦官。这些人中,有号称专门“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亲手杀死皇帝的俱文珍和王守澄,
皇帝贪玩就会丢江山,这五个贪玩的明朝皇帝咋就打赢了全部战争?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1 12:13:22阅读:2308
至于明朝有没有名士,犬桑猪桑可以回祖籍去问问“一生伏首拜阳明”是什么意思,如果连王阳明都不算名臣名士名将,各种桑或者丧的名祖宗,怎么会对无名的王阳明俯首膜拜?咱们今天的话题不是某桑的说法是否准确,而是要请读者诸君讨论一个有趣的话题: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位比较有名的皇帝都玩丢了江山,可是明朝的皇帝们绝大
整个明朝倭寇之乱不断,为何到了清朝,倭寇之乱却销声匿迹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7 22:32:30阅读:2366
到了明朝中后期,倭寇更是到了不得不清除的地步,于是明朝东南部的总兵戚继光创立了戚家军来剿灭倭寇,可是也没有完全剿灭。然而到了清朝,危害中国东南沿海几百年的倭寇却就此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倭寇的由来其实倭寇本来也不是专门干这个的,他们是由进行中日贸易的商人等转变而来的。在明初,明初实施海禁政策,片帆不
三诏亭给予启示,但未能如愿;默然受之的张居正奔向了权臣的结局
历史解密时间:2024/2/8 3:46:27阅读:2338
一、建“三诏亭”,引联想,萌生退意。1、建“三诏亭”,显示荣誉。回到家乡,哭祭、安葬老父亲,以尽人子之孝道。于情于理,都是极其重要而且必须的行为。这是任何其它行为都不能比拟的,不能阻止的,不能影响的。可是,张居正居家葬父的一天之内,明神宗朱翊钧竟然连发三道诏书,催促自己的首辅张居正回京。这充分说明,
唐朝赋税制度是如何诞生和瓦解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11:39:11阅读:3342
在我国的历史上,唐朝有一种田赋制度,名为租庸调。在初唐时期,一名成年男子国家会分配100亩田地。在这些田地当中有20亩叫做永业田,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所以也属于私家财产。而其他80亩田地,被称为口分田。这些田地到了60岁之后是需要上交给国家的,这是国家租给百姓种地用的,有使用权,但是也需要百姓缴纳
从明朝忠臣到边境叛贼:建州女真为何会在明宪宗时期被两次攻打?
历史解密时间:2024/2/3 16:08:18阅读:1874
在1616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发布了出征去讨伐明朝的七大恨,他们就是想要和明朝做出一个决断。从这个七大恨就可以看出来,明朝和清朝之间存在很大的仇恨。他们的关键点就是努尔哈赤的家族惨遭到屠杀。不过,就在努尔哈赤家族被杀害之前,名和曹就已经和女真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而且他们之间还爆发了战争。这场战争就是明
汉代、唐代、明代被宦官干政所扰,为何宋代可以避免宦官弄权?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9:51:46阅读:4315
宋代一直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特立独行的那一个,商业蓬勃发展,官场重文轻武,重视分权,问题在一片繁荣之下被掩盖。而与其它大一统王朝完全不同的一点是,宋代没有出现过宦官弄权的现象,依附于皇权而存在的宦官,为何会在歌舞升平的宋代失去干政的机会呢?其实,宦官的权力与皇权是呈正相关的,皇权愈强,宦官掌握权力的可能
明朝没有控制西域的原因竟与丝绸之路的兴衰有很大关系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23:01:54阅读:2332
西域在西汉时期就属于中国,汉唐元时期都控制于手,而到了明朝成祖时代设置的哈密卫也就统治了西域的东部,那么明代为什么不像汉唐那样控制西域,造成明代对西北战略短视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竟与丝绸之路有很大关系…明朝对于西北的战略短视主要有两点,一明朝时期汉唐时代繁华的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衰落,当时的西域多是沙漠
从唐代中后期内库嬗变的影响浅析大唐财政危机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5:24:35阅读:4526
唐代中后期的内库较前期发生了巨大的嬗变,这种嬗变不仅对唐代的政治、经济等诸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五代、宋乃至以后内库制度的发展演变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唐代中后期内库嬗变影响的探究是十分必要的。不可否认的是在宪宗平藩镇、穆宗削兵的过程中,曾多次出内库的钱物来助军、赏军,对应对藩镇起到了积极
明代募兵制,时过境迁中,产生了哪些变化?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8:16:05阅读:2494
明代募兵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明英宗即位初的宣德十年(1435)募兵榜谕到嘉靖十三年(1534)募兵被编入卫所,此后至明亡为第二个时期。第一期募兵制的发生与部分军事物资的市场化动员几近同时,招募对象有军户中具有相对自由空间的卫所舍余、免差徭而从军的民户人丁、接受军队再控制的流民等。第二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