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伊阙
伊阙
《赠李伊阙》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23 20:37:49阅读:4920
桐履如飞不可寻,一壶双笈峄阳琴。舟横野渡寒风急,门掩荒山夜雪深。贫笑白驹无去意,病惭黄鹄有归心。云间二室劳君画,水墨苍苍半壁阴。
《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5 5:30:29阅读:318
退无偃息资,进无当代策。冉冉时将暮,坐为周南客。前登阙塞门,永眺伊城陌。长川黯已空,千里寒气白。家本渭水西,异日同所适。秉志师禽尚,微言祖庄易。一辞林壑间,共系风尘役。交朋忽先进,天道何纷剧。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
《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19 0:49:39阅读:2615
迁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把手相劝勉,不应老尘埃。孟阳逢山旧,仙馆留清才。日晚劝趣别,风长云逐开。幸随板舆远,负谴何忧哉。唯有仗忠信,音书报云雷。
《送集贤学士伊阙史少府放归江东觐省(一作陶翰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30 9:23:27阅读:3559
墨客钟张侣,材高吴越珍。千门来谒帝,驷马去荣亲。吏邑沿清洛,乡山指白蘋.归期应不远,当及未央春。
伊阙之战:秦国的东进扩张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 9:11:07阅读:686
前因:秦与齐、楚达成友好关系:在公元前296年,秦国和齐国宣布停战,并向楚国提供粮食援助,积极展示对楚国的友好姿态。公元前293年,白起,一位英勇的秦国将领,带领着秦军在伊阙(现在的河南洛阳龙门镇)战无不胜,先后击败了韩国、魏国和东周联军。他亲手俘获了魏国的大将公孙喜,并斩首敌军24万人。这场战役为
伊阙佛龛之碑背后的秘密
文史百科时间:2024/2/6 1:01:59阅读:3254
龙门由年夜禹治火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奇亦收死于此。其石窟则初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衰于唐,末于浑终。历经10多个晨代连续营建少达1400余年,是天下上营建光阴最少的石窟。制作时接纳了年夜量彩画,古多已经退色。稀布于伊火器材两山的绝壁上,北北少达1千米,现存洞穴像龛2345个,制像11万余尊,取莫下窟
伊阙之战:魏武卒全军覆没,韩国葬送精锐部队,秦国开始东出扩张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1 6:24:18阅读:3698
伊阙之战前的国际形势伊阙之战前国际形势剧烈变化,主要大事件分别为:宜阳之战、垂沙之战、孟尝君出走。宜阳之战的影响就是秦国占领韩国重镇宜阳,韩国自此开始走下坡路,同时葬送了十万精锐。秦国虽然占领了宜阳,但是在宜阳损失惨重,当时秦武王“悉起兵”才艰难攻克宜阳。垂沙之战的影响就是楚国大败,国内爆发起义,自
伊阙之战:白起的成名之战,让韩国、魏国元气大伤!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5 18:04:27阅读:4303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战役中,不仅韩国、魏国出动了精锐力量,对于同样遭受秦国蚕食的东周国,也派出兵马加入到韩国、魏国的联军中。对于韩、魏、东周三国,一共派出了24万大军,以此和秦国白起一较高下,这就是“伊阙之战”的起因和历史背景。[var1]一首先,《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中记载:
这个女人在秦国统一中原的道路上功不可没,靠自己姿色就灭一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8 3:08:29阅读:4032
文|飞鱼说女人在古代的历史中,一直是容易让群众忽视的存在,毕竟男尊女卑的社会,女人的地位决定了她们的作为并不能像男人一样锋芒毕露,但是在战国秦国统一中原的路上有一个女人所为秦国做出的贡献却不能被我们忽视,可谓功不可没,毕竟她靠着自己的姿色为秦国消灭了心腹大患,成功的灭亡了一个国家,这个人就是宣太后。
唐代褚遂良,摩崖书法《伊阙佛龛之碑》,初学楷书者的最佳范本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22:56:39阅读:4326
褚遂良,字登善,钱塘人,早年深受父亲的影响,常出入于名士官场之中,博涉经史,潜心翰墨。青年时,其楷书为欧阳询所称,视为难得之才。又曾师虞世南,精研羲之笔法。其间,又曾师从以“疏瘦”见称的书家史陵。据记载史陵的楷书“笔法精妙,不减欧、虞。” 楷书笔法,些许行意 褚遂良出身官宦之家又因擅书深得唐太宗器重
为什么说伊阙之战,改变了战国时代的战争意义?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9:05:44阅读:1296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大分裂和大变革时代,自从赵、魏、韩三氏瓜分了晋国,取得了周天子的封号后,宣告了战国时代正式形成。此时,天下的诸侯从周武王分封时的成百上千家,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和兼并后,只剩下二十几家。由于各诸侯国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
伊阙之战:不过是白起的战术胜利,却成合纵、连横战略的大转折点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6 5:11:30阅读:3739
[var1] 一时间,合纵力量变得空前强大,令东周局势巨变。 眼看东周局势即将逆转,两件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却突然发生了:公元前295年,赵国突然爆发沙丘之乱,赵武灵王被权臣围困饿杀;就在赵国这次内乱的前后,齐闵王对孟尝君生出了疑心,一度将他驱逐。赵国与齐国,是山东诸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这
伊阙之战带来了哪些后续影响?有哪些与此战相关的轶事典故?
战史风云时间:2023/12/18 15:10:38阅读:1758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伊阙之战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时间:2024/1/23 7:31:59阅读:1423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伊阙之战:战神白起的成名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时间:2024/2/2 3:25:20阅读:3004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史称伊阙之战,这也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率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
在伊阙之战中,白起率领的秦国兵力在多少万人左右?
战史风云时间:2024/1/26 1:44:28阅读:4039
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可谓白起的成名之战。在伊阙之战中,秦国的兵力在12万人左右,也即大约是魏国、韩国联军的一半左右。因此,从兵力上来看,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
伊阙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战国格局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时间:2024/1/29 10:04:19阅读:453
伊阙之战是前293年秦国将领白起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击败魏、韩、东周三国联军,擒杀联军主将公孙喜的战役,此战秦国共斩首敌军24万。背景前295年,赵武灵王死后,秦国主动调整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同年,秦昭襄王免去赵武灵王所信任的楼缓的相位,改用魏冉为国相,又主动与楚国修好,援助楚国粮食五万石。
伊阙之战双方兵力 伊阙之战白起为何兵力不足?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4:12:11阅读:3864
伊阙之战是秦国大将白起以少胜多取得胜利的重要战役,此战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伊阙之战双方兵力秦军不详魏韩东周联军 240,000人伊阙之战,双方兵力对比为,秦军最多十余万,魏韩联军约为三十万上下。伊阙之战白起为何兵力不足首先,二十几年前,秦国侵入巴国、蜀国,并且将巴国、蜀
伊阙之战白起如何以少胜多 伊阙之战白起胜利原因
战史风云时间:2024/2/2 3:25:23阅读:4467
伊阙之战出人意料获得极大胜利,秦军攻歼敌二十四万,韩、魏两国的精锐损失殆尽,白起从此威震天下,被连升四级,升到大良造。伊阙之战白起如何以少胜多在兵力悬殊的伊阙之战中,白起能率领秦军打败韩、魏联军,全歼联军二十四万人,并且进一步扩大战果杀死敌军主将犀武,俘虏魏军的主帅公孙喜,最后更是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
揭秘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伊阙之战
战史风云时间:2024/1/24 21:06:19阅读:2015
细数中国的历史长河,大大小小的战役多不胜数,但是,打仗以多打少算不得是什么本事,只有以少胜多,才是最妙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伊阙之战。伊阙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呢?揭秘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伊阙之战。 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的是发生是因为秦国为打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