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韩魏
韩魏
十二路诸侯逢泽会盟,魏惠王为何敢摆出天子仪仗,自称夏王?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18:05:01阅读:2550
[var1]赵国想让魏国割地,而韩国主张将魏国分为两个国家,魏分为二,国力就大为削弱,不会再对韩、赵构成威胁。赵国不同意韩国的主张,韩国不高兴,就连夜带着军队撤出战场。结果惠王得以保住君位。浊泽之败并未损伤魏国的元气,次年(公元前368 年)魏对韩、赵两国发起反攻,''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魏国打败
韩、魏土地交换:韩国想避秦楚、魏国想获战略缓冲,却遭西周反对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0:25:54阅读:1905
[var1]一国之土,在地理上却被隔绝开来,在治理时必然形成了诸多不便。正因为如此,分晋后韩、赵、魏三家难免会产生土地交换的需求。到了魏惠王时期,三家更是频繁地进行土地交换。公元前362年,魏惠王用榆次(今山西晋中市榆次区)、阳邑(今山西晋中榆次区太古东阳邑村)与赵国交换了泫氏(今山西高平)。榆次、
晋烈公时代的好生意:韩赵魏瓜分晋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7 15:03:26阅读:3722
晋烈公这个人的存在感,在晋国风雨飘摇之际,已经微乎其微,重要的是他的父亲晋幽公死的不明不白,《史记》中说是“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幽公好色是可能的,但所谓淫妇人,则没有更多证据。但为君者被臣所杀,还被冠以奸淫妇人的罪名,晋烈公在夜深人静之时,想起如此种种,必是难以安寝。此前三家分晋,数
赵韩魏三家当初能够一起对付智氏,后来为何不能一起对付秦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5:21:54阅读:1699
在《六国论》中,苏洵详细论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原因,也详细阐明了其余六国失败的原因。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被秦国吞并,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很好的团结在一起,抵御秦国的侵略,而是争先恐后的贿赂秦国。最终使得秦国越来越强,自己的国家却越来越弱。[var1]而所谓的贿赂秦国,其本质就是六国没有很好的同心协力,一起
四国联军大军压境,楚国该怎么办呢?赢也不是,输也不是!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8 21:12:46阅读:2366
这一讲我们继续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的历史大事,一是四国伐楚,二是赵伐中山。[var1]关于这两件事,《资治通鉴》的记载都很简略,只是说秦国庶长奂会合韩、魏、齐三国军队去打楚国,在重(chóng)丘打败楚军,斩杀楚军统帅唐昧,夺取重丘。至于赵国那边,也只是说赵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国君逃往齐国。到底
秦、齐、韩、魏四国暴揍楚国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13:38:28阅读:4306
公元前302年秦、魏、韩三国在临晋和好。公元前301年秦国派遣泾阳君到齐国为质子。随着秦、魏、韩三国的和好,就意味着作为楚国主要侵夺对象的韩、魏二国必定成为伐楚先锋,而秦、齐必然因为楚怀王获利匪浅的双头鹰政策合力打压楚国势力。[var1]秦昭襄王即位后,因主政的宣太后为楚国人,所以秦国大力拉拢楚国。
春秋四大强国齐、晋、秦、楚巅峰时期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9:08:51阅读:2757
这个弭兵会盟先后搞了两次,第二次时有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十四国的有势力的大夫参加了会议,会议约定各国之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东周的霸权,其中除了晋国的盟友齐国和楚国的盟友秦国外,其他各国必须向晋、楚同样纳贡,谁要是破坏了这个规则,大家就共同讨伐它。于是这一次会议
秦韩、魏赵华阳之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9 20:02:02阅读:1330
[var1]战国后期,秦国展开了一系列的扩张战争,公元前275年,秦国攻打魏国,攻至魏国的主都大梁,韩国派暴鸢率军救援,被秦国打退,魏国不得已想秦国贡献温地从而求得继续生存。而后,秦国发动了对韩国的战争,韩国无力招架,于是臣服于秦国,韩、秦结盟。然而韩国本属三晋,三晋的另外两家魏国和赵国大为不悦。秦
韩魏两国是怎么成为秦国屠刀下待宰的羊羔
历史解密时间:2024/2/19 15:35:30阅读:4120
咸阳,相国魏冉“大王,今我占据宜阳,打开秦南面东出大门,如今当继续攻韩垣曲,打通北面东出通道。另南攻韩战略要地伊川,伊川东可攻韩,南向可攻楚。”,赢稷“母舅所言极是,向寿为将攻韩。”,魏冉“当另派司马错攻魏河东牵制魏军救援韩国。左庶长白起可
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是怎么来的?晋文公的三军六卿是源头
历史解密时间:2024/3/9 13:16:58阅读:4721
当赵襄子把智瑶的人头做成酒具,到处摆Pose拍照留念的时候,晋哀公就隐隐预感到,祖宗传了六百年的姬家江山快要改姓了。果然,分光了智氏家产的韩、赵、魏三家把手伸向了主人,他们还算“大度”,给主人留下了绛和曲沃两块地盘养老,其余的都插上了三家的旗帜。在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后,赵烈侯、魏文侯和韩景侯三巨头开了
历史中的苏秦是如何游说六国的 一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3:23:21阅读:1988
历史中的苏秦是如何游说六国的一守缺1232022-07-0618:07山西关注苏秦,本是河南洛阳人氏,师从鬼谷子,学纵横之术。据资治通鉴记载,刚开始,他是想去秦朝小试牛刀,没料到秦王却不用其言。秦王为什么不用苏秦的主张,可能苏秦跟商鞅还是有共同之处,而商鞅在秦朝的后期表现并不好。苏秦接着到了燕国,燕
故事|白起为何禁止战士吃羊肉,士兵无法理解,白起:走50步试试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18:24:20阅读:2548
春秋战国时期,诸国争霸、战争频发,这是中国历史上动乱时间最长的一个时期,不过同时也诞生了历史上最多的名将,比如孙膑、吴起、李牧、王翦等等。其中有一个人,他以生平未尝一败,且杀敌人数最多,在后世赢得了“杀神”的名号,他就是秦武安侯——白起。绩效权当听听,效益不好一毛也不想出关于白起的遗闻轶事很多,其中
资治通鉴故事4:士为知己者死——义士豫让的复仇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1:08:15阅读:357
韩魏赵三家灭了智氏之后,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骨刷上漆,做成了饮器(关于这个饮器,有的说法是酒壶,有的说法是尿壶)。智伯的家臣豫让想为他报仇,决定刺杀赵襄子。豫让改了名字,跑到赵襄子家里应征当个杂役。有一天,豫让怀藏匕首在厕所里打扫卫生,准备趁赵襄子上厕所时进行刺杀。赵襄子去上厕所的时候,走到了厕所边上时
赵襄子的启示:只有得民心,国家有难人民才会死命战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19:51:59阅读:2287
当今世界纷纷扰扰,老美率众小弟到处煽风点火,我们确实面对严峻的局面,今天我们重温历史,以史为鉴以明得失,以知兴替。《资治通鉴》司马光手稿得民心者得天下。3000人的八国联军打败10万清兵登陆塘沽,直逼北京,其实有很多当地老百姓帮忙才办成的。500八国联军打下并坚守东交民巷,受清廷之托的10万义和团大
【清风典历】赵襄子善赏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22:50:00阅读:3442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译文】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解围之后,赏赐有功的那五个人,高赫居于受赏的第一位。张孟谈说:“晋阳的战事,高赫并没有立功,现在是赏赐之首,这是为什么呢?”赵襄子说:“晋阳的战事,国家陷入危险,我的社稷危急。我的大臣们对我没有不骄傲轻慢的,只有高赫没有忽视君臣之间的礼仪,所以首先
匪议东周(四十四)豫让并非千秋义士,他与赵襄子演了场双簧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22:48:56阅读:3613
豫让是春秋时期晋国人,晋国正卿智瑶的家臣。在春秋末期,统治晋国的卿族内部混战,韩赵魏三家联合消灭智氏,智瑶满门被灭,豫让逃到山里躲了起来。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的《刺客列传》部分,记述了豫让为智瑶报仇而行刺赵襄子的故事,并称赞是"士为知己者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豫让被认为是东周四大刺客之一,以
“晋阳之战”沉灶产蛙的背后是蕴含着赵襄子怎样的战争智慧?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5 23:03:40阅读:1444
导言在滚滚流淌的历史长河中,能在长河中激起波澜的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这些在关键时段发生的重大事件,成为了一座座记录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里程碑。 “晋阳之战”无疑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争。这场自公元前455年一直打到公元前453年的战争,最终以赵襄子反败为胜,智伯身死族灭,韩、赵、魏三家瓜分智氏土
三家分晋:赵襄子家事难理乱社稷,韩魏受难,魏斯兢兢业业得天眷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6 0:49:07阅读:2738
《左传事纬》中评价: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读《春秋》之终,而知战国之始也。这说的是春秋战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三家分晋”,它不光关系到一族、一国的局势,更深刻地影响了春秋战国之际整个天下的形势。三家分晋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产生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由此拉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