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南瓜节是什么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毛南族的南瓜节介绍

南瓜节是什么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毛南族的南瓜节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034 更新时间:2024/1/17 13:51:38

南瓜节,是南族的节日,时在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天。重阳节,毛南族叫“九月重阳”,这个节日,家中有老人的给老人添粮补寿,因节日设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用南瓜拌小米煮着吃,谓之“南瓜节”。

节日简介

毛南族的"南瓜节",时在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天。各家把收获到家的形状各异,桔黄色的大南瓜摆满楼板,逐一挑选。年轻人走门串户,到各家评选"南瓜"。不仅要看外观,而且要凭经验透过表面看到瓜籽。待到众人意见基本一致,由一身强力壮者用砍刀劈开"南瓜王",主人掏出瓜瓤,把饱满的籽留作来年的种子。然后把瓜切成块,放进小米粥锅里,火煨炖,煮得烂熟,先盛一碗供在香火堂前敬奉"南瓜王",尔后众人共餐同享。

节日由来

相传在一个姓蔡的小村庄,住着两位异姓的邻居,赵与侯,他们互相帮忙,非友好。他们都在自己的小院子里种了南瓜,两家的瓜藤互相缠绕,茂盛的不得了,跨过了篱笆,到了瓜成熟的季节,赵家发现了一个特大的南瓜,打他问世以来从来没见过的,它比一般的南瓜大出二十倍,他开心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侯家人,准备摘下来。没想到顺着瓜藤还理不出是谁家的,这不是办法,赵家人说:不如咱们一起分了它就行了。

正当他们切了点南瓜皮时,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里面竟然有一个小孩跳出来,又叫又笑,把当场的人全吓昏了。这两因为两家人都没小孩子,决定共同抚养这个小孩,他们两家各取一个姓,就取名曰:赵侯。这件事情已经传遍了全村,都认定是神仙转世了,村民隔三岔五的来到他们家。

随着岁月的流失,赵侯已经到了读书的年龄了,他非常的聪明,老师不懂的事他全懂,算命先生不晓的事他全知道,所以有些捣蛋。他7岁那年告诉他父母要离他们远去,要为他铸造一把剑要斩妖除魔。他只知道要吃一个蛋准备升天,但没预算到升天的办法,到了那天早上,他早早就吃了一个蛋,突然看见一条奇异的蛇,好玩之心顿起,提剑将它的尾巴斩下,没等那蛇明白,它的尾巴已经断开了。那蛇声响:赵侯,我就是带你升天的蛇灵,但是你却使我功力大减,等会儿可能升天会有些困难,但还是尽力,我是你的左手.剑是你的右手,你坐到我的背上吧。赵侯告别了父母,呼的一声与蛇而上,他会在天上保佑全村的人们。

从此,赵侯爷爷就会在南瓜节这一天归位,我们村上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个重要节日,每四年一次都要举行舞狮、拜神、看电影等等庆典活动,许多出门在外的兄弟姐妹们在这天都需回家。

节日习俗

南瓜节的主要活动是由儿童们打南瓜仗。其他则与侗族的习俗一样。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吴姓的起源和流传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日本人不杀吴姓人士?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吴姓的起源和流传是怎么样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话说这个日本人当初侵略中国的时候是没有杀吴姓的人的,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这个吴姓话说是日本人的祖先,日本人就是吴姓人的后代,这个可不是小编说的啊,这是网上说的,所以这些个疑问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清明节有哪些礼仪与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节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中国人对自己祖先表达敬意与感谢之意的节日。在清明节扫墓时,有哪些礼仪,或禁忌的地方呢?1、清明节扫墓的程序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先将墓园打扫干净,墓地是在山上的,要将墓地里的杂草清除干净。然后是祭祀,人们

  • 一篇手写的草稿如何担得起天下第二行书之称?颜真卿《祭侄文稿》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祭侄文稿》,亦称《祭侄季明文稿》。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谓:《祭侄文稿》“书之奇绝,论者以为《兰亭序》之后惟此为高,故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颜真卿公元758年(约50岁时)所书的《祭侄文稿》与晋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书于公元353年作者约50岁时)、宋代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

  • 汉族文化 儒家哲学代表人物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孔子透过对夏、商典籍的整理与对周文化的反省,开启了儒家哲学的广大思想内涵,其与弟子们的讨论,被整理成《论语》、《易传》等原始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孔子创造出"仁"的哲学,在政治、教育、伦理等日常生活作息与言行举止中,发挥人类的德性本能,建立人与人间适当的人际关系的观念;对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与应对,基本

  • 狮子是如何融入中国文化的?探索中国传统狮子形象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现代很多人对拥有毛绒绒外表的猫科动物缺乏抵抗力,本就制霸草原与山林的大型食肉动物狮子或老虎,对人们来说,这些“大猫”一面极为可爱,一面也始终让人胆寒。可偏偏也是这样的“大猫”,尤其是作为外来猛兽的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意外地获得了重要位置,乃至被神化。狮子为什么能拥有这样的地位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

  • 大雪: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北京时间12月7日11时46分,将迎来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寒冷冬季,一些北方地区最低温度已经降到零摄氏度或以下。气象特征大雪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此时气温显著降将、降水量增多。大雪节气是个气候概念,并非是降雪量的增大,而是代表了气候特征,

  • 敦煌壁画中的故事画通常会选取哪些题材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想知道敦煌壁画中的故事画通常会选取哪些题材吗?一般故事画的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主要可分为6类,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一般画“乘

  • 中国寓言故事之割席断交,这篇寓言揭露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割席断交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管宁和华歆(xin)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只见

  • 清明节是从何而来的?古人是如何过清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不少专家学者常常唿吁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但保护传统该如何做?回归传统莫非就是回到古人过节的方式?在社会风气、物质条件差异如此之大的今天,简单的一句“回归传统”虽易,真正做到不易,让我们且行且琢磨。又是一年清明时,不妨先看看古人今人都是怎样过清明节的。祭祀“清明”从何而来?《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

  • 探索中元节各地区的习俗,中元节该吃些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中元节和清明节、重阳节、除夕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中元节祭祖在华夏以及海外华人地区都十分流行。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元节是道教的一种叫法,民间俗称一般就是七月十五或者七月半,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就是焚烧纸锭、祭祖,还可以说这个节日就是追怀先人的一种传统的文化节日,文化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