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周是古代华夏文明的巅峰吗?

西周是古代华夏文明的巅峰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47 更新时间:2024/1/24 4:31:47

感谢邀请。

西周是不是古代华夏明的巅峰,可能先要厘清三个概念为文明;何为华夏文明;何为巅峰。

先说“巅峰”。巅峰其实不难理解,就是不可超越的最高峰。

北京香山的巅峰是香炉峰顶,其实海拔只有500多米;泰山的巅峰是玉皇顶,海拔1500多米;华山的巅峰是南峰,海拔2100多米;喜马拉雅山的巅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00多米。

再说“文明”。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可以称“文化”。

“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叫“文明”。

现在的“文明”定义,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由西方学者克拉克洪和丹尼尔定义的。但他俩自己也说未必把他们的观点作为必要条件。

可以肯定的是,“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一定社会阶段和一定国度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总和。同理,精神文明,就是一定社会阶段和一定国度民族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总和。

最后说“华夏文明”。绝大多数人可能赞同,“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同义语。

多数人一定赞成,“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绝对主体。

那么,“华夏文明”,就是现在的“中华文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至少是绝大部分。

回过头来看西周。西周当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华夏文明”中,是不可超越的最高峰吗?

显然不是。

那在古代是吗?也不是。

从物质财富来说,当时主要为农业经济,犁田靠人力,工具是耒耜。东周的春秋战国才有了牛耕,生产力快速发展,于是鲁国带头实行“初税亩”有了不属于周室的“私田”,财富藏于诸侯。

从精神财富来说,“百家争鸣”亦发生在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典册藏于周室,可很难说天子贵族们自己识字,记言记行均考言官史官,周公发兵征讨“三监之乱”的誓师辞,也是靠着“秘书”记录才流传下来,因而有了带浓厚周原口音的《大诰》。

唐宋元明清,就不必细说了。

何来不可超越的巅峰呢?

可能有人会说,西周的道德水平还是蛮高的,文王武王以德服人,广受爱戴。如果以为真实的历史就是如此,那实在是被晚了文王武王几百年的儒家的鬼话给骗了。《古文尚书》里有一篇《世俘》,是武王伐纣的重要史料,里面记载,武王杀纣臣、殷氏族数百人;俘馘,就是俘虏和割战死敌兵左耳数十万;禽御,缴获战车,八百辆;获财无数,仅玉器即约十八万块,等等。

很是血腥的。

题主还提到了东周的百家争鸣,也顺便说几句。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确实为人们津津乐道。不过,这是相对西周的状况而言的。

前770年,平王东迁,这是内忧外患迫不得已之举。王室衰微,诸侯壮大,有了对谋略的市场需求,才导致诸子百家涌现。其实,百家争鸣,并不如很多人想象的繁荣热闹无比。汉代刘歆和后来的班固,整理之后,能说到名字的,也就一百八九十人,归为“九流十家”,文章四千余篇,著作百十本,如此而已。

当然,在公元前五百年至二百年,有这样的人数,这样的成果,这种局面,在那个时候,已经可以独步世界了。东周,不论物质和精神,都要远胜西周的。

只是,东周与唐朝比,与宋朝比,甚至与元代比,又都不算什么了。

大概,还是要相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说法,一代会比一代强。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东亚考古为什么不吻合夏商西周的历史记载?夏商西周不在东亚?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这个题目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是在否定中国历史。东亚考古完全吻合夏商西周的历史记载,夏商西周就在东亚。夏商西周三代具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当时留存下来的社会史料较少,有许多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了。当前我国留在最早最权威的史书应该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但《史记》成书于汉武

  • 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有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我对于题主认为良渚文化认定为蚩尤部落和大汶口文化被确定为东夷文化的认定,不做讨论,仅从考古学证据上探讨良渚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良渚文化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一,当然也可以认为其年代持续到新石器时代末期,而大汶口文化是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从地域关系来看,两

  • 灯谜是如何从夏朝歌谣演变而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朝,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辞,也称隐语。当时列国纷争,人们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自己的意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辞”两字最早见于左丘明

  • 岳石文化与夏文化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夏时期的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年至前2000年)、二里头文化(公元前2200至前1800)及岳石文化(公元前1900至前1600年)一脉相承,中华文明至此延绵不断,这就是夏文化的主要脉络。然而,问题是岳石文化与夏文化有什么关系?综合归结为文明初建与延续。下面且听我一一道来:我们知道,大约在公元前3

  • 为什么我国喜欢研究古代历史和考古?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人喜欢研究历史,并且这个兴趣贯穿了整个文明过程。有时候甚至到了“爱史如命”的程度。追根溯源,约略有如下原因:1.中国有漫长的历史可以研究。如果从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算起,中国可考的一体多元历史,至少有5000年左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积累,中国可以考证的遗址,犹如满天星斗,重瓣花朵,星罗棋布于中国各

  • 古埃及是中国的夏朝吗?有何依据?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对于夏朝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观点,一种就是夏朝是存在的,理由是先秦史籍中明确的记载;另一种就是对夏朝的存在吃怀疑态度,理由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考古遗迹的出现,尤其是十几万片甲骨文中没任何关于夏朝的文字记载。既然夏朝的存在与否已经出现争议,那么“埃及夏朝说”、“苏美尔夏朝说”等观点的出现就不足为奇

  • 三皇五帝跟陕西有什么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三皇五帝有四五个版本,说法不一,凡涉及到的,加起来十三四人,一文难尽。敬请您注意我下一步发的系列谈,要连续发半年以上。简单说起来,只有炎、黄二帝与帝喾后人与陕西有关系。这里是题主本人,先摘录百度百科科普一下分子人类学。然后这个话题涉及考古和分子人类学,关键节点在于大汶口文化和后李文化有没有相关的古

  • 华夏是什么意思?在夏朝之前还有华朝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有13个作者做出了回答,目前还没有看到让我认为是讲得比较好的答案。因此,这里我谈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在正式答问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尚书武成》中的这个“华夏”概念。前面有几个答问者都引用了《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条材料,其实,这条材料是有问题

  • 新石器时代有诸如良渚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那么三皇五帝属于哪个时期文化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基本上距今一万年至四千年之间。如仰韶文化距今约六千年至四千年。如良渚文化距今约4715(正负)140年。如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在这段时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这是史前原始社会的巨大飞跃。原始人不再茹毛饮血、烧烤兽肉,而是讲究食用粮食,相应的就需要坛、罐

  • 良渚古城遗址入遗对夏朝断代有帮助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此,笔者也先对良渚的申遗成功表示祝贺。现在开始回答问题。题主问题:良渚古城遗址入遗对夏朝代断代有帮助吗?我的答案:没有实质性帮助。原因:第一,在考古学界,良渚已经进入国家文明阶段的观点比较早就已经形成,严文明、张忠培、科林伦福儒等学者均对此有所论述。笔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