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手工业获得发展。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因中国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故称“丝绸之路”。
交流物品品种丰富,汉朝输出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铸铁、凿井、开渠等技术。
从西域则引进: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还有很多乐器和歌舞等。
汉武帝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即海上“丝绸之路”,他们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低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加强了我国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沿线各国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各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带的东西有:土豆,玉米,辣椒,葡萄、胡桃,胡萝卜、胡椒、番石榴、水晶、玻璃制品,烟草,葡萄酒、香料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传入了我国。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由谁开辟的?为什么开辟?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
海上丝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中国海上丝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主要以南海为中心。南海航线,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起点主要是广州和泉州。
先秦时期,岭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交易圈。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更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南海丝路从中国经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历史上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说法,第一种是为了证明明朝的国力强盛;第二种是为了扩展海外贸易;第三种是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虽然最重要的目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郑和的壮举我们铭记在心。郑和是我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最出色的航海家之一,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达非洲、亚洲两大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的东海岸,创造了远程航海史的壮举。
东海航线,也叫“东方海上丝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胶东半岛开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直至东南亚的黄金通。唐代,山东半岛和江浙沿海的中韩日海上贸易逐渐兴起。宋代,宁波成为中韩日海上贸易的主要港口。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2017年04月20日,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牵头城市,联合南京、宁波、江门、阳江、北海、福州、漳州、莆田、丽水等城市进行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是有谁开辟,现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它对我国和外界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做出来巨大贡献,这些会被历史永远的铭记。
这个问题,如果非要追溯谁最早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其实是没法回答的,没人能够把海丝的开通归结到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上,如同陆上丝绸之路一样,海丝的形成也是随着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只能去追溯它的形成过程,但无法探究是谁开辟的。
不过,在追溯事物的起源时,我们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即过分追求“早”,往往把一些看似相关的本质有别的也视为源头,有时候甚至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都拉进来,似乎生怕起源晚了就输给谁了。体现在海丝上,这个现象也很严重,有些学者把早期的跨海航行统统视为海丝的源头。
实际上呢,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海陆航线,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包含的商业意味。丝绸之路这个概念不是古代旧有的,最早由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提出,特指东西方陆路贸易交通路线。那么当它被转移到“海上”时,自然也不能忽视贸易。尽管根据一些考古结果,6000年前我国沿海居民已经具备了航海技能,5000年前广东一带的陶器也出现在印度洋沿岸,但是这些能否作为海丝的起源,其实是值得推敲的。我们并不能通过这些陶器遗物准确判断当时物质交换的途径究竟是贸易还是人群的迁移。
△李希霍芬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来看,可靠的海丝起源,应当放在秦汉时期。据记载,两广地区的番禺、合浦、徐闻均为重要海港,中国人跟南海诸国有广泛的贸易往来,《汉书》记载: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
海外的明珠、璧流离、宝石都是中国人所渴求的,而与之交换的则是中国的黄金和丝织品。考古发现也印证着这些记载,下图是来自于广州南越王墓的一件银盒,盒身、盒盖均呈多瓣状,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种形态是西亚波斯一带容器上常见的装饰风格,这件银盒是舶来品。
此外,两广地区汉墓中所发现的水晶、玛瑙质地的珠饰,也很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合浦汉墓出土水晶串珠
综上,真正的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于秦汉时期,其开通最初并非源于正式的国家政令,而是民间由来已久的航海交通与物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