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欧阳询书法中的魏晋笔法体现在哪里?有何创新?

欧阳询书法中的魏晋笔法体现在哪里?有何创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48 更新时间:2024/1/22 8:57:09

很简单!用欧书与魏碑书法对照,比如与《张猛龙碑》或隋朝的《苏孝慈墓志》一比较,便可看出!也就是说,欧书的特点是魏碑笔法占的多!

欧阳询经历隋唐两朝,其书“平正中见险绝”正是汲取魏晋书法特点,将楷书推向鼎盛高峰,难以逾越。纵观其书法,无论点画和间架都深受魏晋书风影响!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楷书的巅峰之作,全碑如附图:欧楷点如“高峰坠石”,其险峻也由点引发,如附图的三点水,危机失重,摇摇欲坠,但却又通过其他笔画和整体布局一一化解,寓险峻于平稳,庄重不失动感。

欧楷之“横”,尽取北碑之锐,逆锋入笔、切锋起笔,恰似刀劈斧凿,和魏碑一脉相承,纵观欧书横画,绝少有侧锋虚笔直入;且横画如铮铮铁骨,难见弯曲之势。这也是今人某楷与欧楷的最大区别。

欧书之“捺”笔、“浮鹅钩”、“竖钩”,则尽得隶书笔意,如色、见、及等字就非常有代表性,今人某楷号称创造“跪弹”笔法,将转笔提锋发力而一气呵成的竖钩,分解为多笔完成,令人难以接受。

欧书之“竖”,因字、因势、因局而变,但立则如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今人某楷则逢偏旁中的竖,就中间细若鸡肋、两头关节硕大,病态十足,程式化严重。

例附本人书作一幅,敬请留言交流!

既然学欧阳询的书法不能入展,为何还有如此多人学欧体?

学习书法,参展获奖,能够获得荣誉,固然是好事。但不是学习书法的目的。

欧体楷书,做为书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的人历朝历代趋之若鹜。大家学习的初始,并不是为了去适应评委的评选标准,而是选择优秀的范本进行学习。

一个人从学习之初,到能够入展获奖,最少十年,谁能预知学成以后,评委的选择标准?

书法参展作品的选择范围,原本不应该存在障碍,择优录取。如何单单欧体字的入展难度高于其他的呢?不说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是是非非,本不是一个学习书法的人去关心的问题。大家学习欧体字,是因为欧体字符合大家的审美观念。而参展的机会,十分渺茫。又有几个人的学习目的是以奔着参展去的呢?而欧体字难以入展,也只是近些年来出现的现象,谁又能说欧体字永远都不能参展?难不成不参加展览就不学书法?

欧体字能代表书法。一个人那怕一辈子不参加展览,而对于书法的爱好,对自己喜欢的书体选择,却不是参展获奖可以左右的。谁又能保证欧体以外的书体就一定能获奖?

放正心态,以学习寻道去对待。做自己该做的事,其他的东西,个人的能力抗拒不了。

前些年楷书确实入展较少,后来中国书协采取了一些措施,在评选时要求兼顾各种书体,情况有所好转。

但即使这样,其实不独欧楷,其他唐楷入展也是凤麟角,入展的楷书多为魏晋楷书、写碑一路或者明清小楷。

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也是有些原因的。唐代楷书达到鼎盛,各种法度得以确定,我们虽然不能说唐楷限制了楷书的发展,但客观而言,后世楷书没能再超越欧颜褚柳等唐代大家。

前些年张旭光先生主持中国书协展览时,曾提出“激活唐楷”的概念,但随着张调任中国美协,而张的继任者为懂业务,此事隧不了了之。

虽然说唐代楷书尤其是欧楷,容易让人陷入呆板,但其森严的法度,却是练习笔法的极好字体,故很多人还是愿意以此入手学习书法。

当然,唐以后的大家,很多在以楷书入手掌握笔法后,将发展方向转向了更为灵活多变的行草书。

如何让唐楷重现辉煌,确实是个课题,这需要中国书协拿出办法。

更多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黄河泛滥的历史和从古至今治理黄河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神话故事: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

  • 欧阳询“八体尽能”,开创“欧体”。俗话说“上阵父子兵”,他的儿子欧阳通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欧阳通是唐代大臣,书法家。因反武承嗣为太子被害。书法学其父更瘦硬,更险劲。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等。欧阳通是欧阳询第四子。他父亲离世时,还年少。母亲希望他能继承父业。重金收购其父散落在民间的手迹。欧阳通勤学苦练,书艺进步很快。《泉南生墓志》是优秀碑帖,刻于调露元年十二月。一九二七年在

  • 谁知到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那时候,宁夏不是一马平川的塞上平原,而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也没

  • 为什么欧阳询是伟大的写字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谁告诉你欧阳询是“写字匠”的?欧阳询是书法家,其字体险绝、挺俊。而至于“写字匠”指谁嘛,在书法圈混个一两年的人都心知肚明。要是欧阳询是字匠,那我们就是鬼画符了首先这是谁提出来的定义,请自带作品出来走两步。1.说欧公是字匠是没有读懂欧公。当你深入他的“欧楷法帖”,你会知道,那其中的变化和奥妙,回味无穷

  • 古代书法家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书法家列表1姓名朝代年代籍贯褚遂良唐595658钱塘(今浙江杭州)董其昌明1555-1636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杜牧唐80385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高闲唐公元9世纪乌程(今浙江湖州市)贺知章唐659744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怀素唐725785湖南长沙柯九思[元]12901343台州仙居

  • “欧颜柳赵”,为什么唯独欧阳询姓“欧阳”书体却称其为欧楷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这应该是一个习惯性叫法。为了简洁顺口,当人们夸赞、列举杰出人物时,习惯性用他们的姓氏指代本人,是复姓的常称呼第一个字。比如,人们称赞北宋文学家晏殊、欧阳修为“晏欧”;称赞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为“欧虞”等。再者,在历史上,欧姓、阳姓皆源于欧阳姓,所以称欧阳询为“欧公”、称其书体为“欧体”并不为过。一、

  • 我国古代有哪些书法家?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楷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昊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

  • 欧阳询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出生于衡州(现在的衡阳),祖籍潭州临湘(现在的湖南长沙)。他相貌非常丑陋,但是却聪明绝顶,博览经史子集,才华重于一世。据文献称,欧阳询八体尽皆擅长,最擅长的是楷书,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因此而被后世称为“欧体”。欧阳询学习书法极其勤奋,曾经半路偶遇索靖书写的石碑,

  • 欧阳询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如果你有心读一下欧阳询书法作品《九成宫》全文,你就会觉得欧阳询最大的功绩不仅仅是他的《九成宫》让人们学习书法,而是他的《九成宫》内容让后人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因为“九成宫”是劝诫李世民勤政为民的政治纲领,当然也是普通人的行为准则,人们在学习《九成宫》时,就会受到这种感染,写字才会有精神。欧阳询在历史

  • 欧阳询在书法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