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丝绸之路有哪些故事

丝绸之路有哪些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80 更新时间:2024/2/3 7:07:42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控制着河西走廊及哈密一带,中亚一带则被控制在自称为成吉思汗后裔的铁木尔帝国手中,铁木尔一生征战,建立了一个东起中国北部边境,南抵印度北部,西至小城邦国家,北至俄国南部的大帝国。铁木尔王朝热心于建设华丽的建筑,表现了对学识和艺术的深刻理解,首都撒马尔汗就是集东西方文化之大成之地。但是,铁木尔帝国在远征中国途中,随着铁木尔君主之死,快速走向衰退,丝路上的游牧民族也由盛至衰,丝路贸易也趋于丝绸之路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德国地理学家F.P.W.von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原指两汉时期中国与中亚河中地区以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其后,德国历史学家A.赫尔曼把丝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路的基本内涵。

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洛阳还是西安?

毫无疑问,丝绸之路的起点为西安,即历史上的长安城。

首先看丝绸之路的开辟。张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派遣、冒着生命危险出使西域并最早打通了前往西方道路的人,因而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的西行事业称为“凿空”。这件具有开拓意义的历史事件,就是发生在西汉的长安城。张骞凿空不仅为西域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而且也是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丝绸之路正式开辟后,中外交流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东西方之间最后的帷幕被成功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国道”,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商贩走卒,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再看历史上丝绸之路繁盛的时期盛唐。随着中国历史进入繁盛的唐代,西北丝绸之路再度引起了统治者的关注。为了重新打通这条重要商路,唐统治者借击破突厥的时机,一举控制西域各国。西域小国林立的历史基本解除,同时设立安西四镇作为中国政府控制西域的机构,重修了玉门关,再度开放沿途各关隘。并打通了天山北路的丝路通道,将西线打通至中亚地区。丝绸之路的东段再度开放,新的商路支线被不断开辟,加上这一时期东罗马帝国、波斯以及随后的阿拉伯帝国在政治方面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条商路也迎来了一段繁荣时期。唐长安城是规模浩大,气势恢弘,布局整齐的大都城,城垣面积达84平方千米,人口达百万之众。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盛,长安成为交通频繁、宾客辐辏,商业繁荣的国际性大都会。有来自各国的遣唐使、学者、高僧、艺术家、留学生和商人。有大批外国人流寓侨居,贞观初仅突厥降部入居长安的就近万家。他们都受到唐朝统治者的保护和礼遇。他们的上层人物,还担当重要官职,受到唐皇室的宠信。这中间为数最多的便是商人,在长安西市经营常多达数千人。

开远门是唐长安城的西门,这里是丝绸之路真正的起点。据史书记载,当时开远门外立有一堠(古代记里程的土堆),上书:“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戎人莫要轻为万里之行,并以此慰藉历经艰险的远行游人。据《资治通鉴》记载:“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这些历史记载说明古人即视长安城为丝绸之路的起点。

下图为唐长安城开远门位置示意图

怎么可能会出现西安?滑天下之大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页面,当天的新闻页面,明明白白写着长安/洛阳。你给我找找能不能找出来西安两个字?

联合国官方共有6种语言所以我特别找了一个我们中国人能够看得懂的中文版面。

清不清楚,明不明白,如果不识字,找个识字的来给你读一下!而你们口口声声所说的丝绸之路。仅仅只是整个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而丝绸之路最东端的中国境内,最东面的就是河南,因为河南在丝绸之路这段里边有四处世界文化遗产。

由东往西分别是: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函谷关遗址、崤函古道。

而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这一次申请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用的指标是吉尔吉斯斯坦的。

记清楚这一点: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中国三个国家跨国联合申报的。没有到罗马,不是全程,仅仅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另外还有很多朋友以为西安就是长安,这个是错的。长安城包括长安县和万年县。

而西安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是明朝徐达取的名字。到现在也不过才600多年。而西安继承的是元代奉元路。和长安是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而在元代以前的宋朝,也没有长安,好像叫永兴军路什么来着。

长安在唐末的时候就已经改名“佑国军路”。历史这个东西不能较真,你越较真真相就出来了。搞得千疮百孔,是真是假都让人家看得明明白白了。

这样再一说长安那都是1000多年前的事情了,和现在的西安有毛关系!

更何况人家连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面写的也是长安/洛阳。

你这题问的莫名其妙整出来一个西安。你让别人怎么回答?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兰州黄河上的“鸳鸯桥”你认为会成为当下历史记忆旅游热点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特地在网上搜集了一下关于题主所说的“鸳鸯桥”,但是比较无奈的是,几乎没有查到相关的任何信息。对于题主所问的“它会不会成为当下历史记忆旅游热点”这个问题来说,暂时应该是不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1.“鸳鸯桥”凭空出现,甚至连大部分的兰州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就更不用说它的位置在哪里了,哪能说它是具有历

  • 王羲之是什么人?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誉“书圣"之称。王羲之曾经为吏部文史官员,后来,随着历史进程和变迁,王羲之由于个人得失或朝中某些变故,撂笔返回故土。据民间传说:当朝要打造圣地(山海关),下书请王羲之书“山海关”三个书法字样,王不从。后来其子王献之寄予朝廷指望,令说服为父羲之顺从。王羲之于心难动。献之好说歹说这

  • 黄河里的尸体都是从哪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黄河的浮尸,基本只有三种:第一,自杀者。黄河没盖子,想死就跳下去。这是黄河沿岸的古话。黄河附近很多人自杀,都选择跳河。因为河水很急,跳下去即便会水,基本也死定了。警方认为,黄河浮尸有85%是死于自杀。自杀人群中,大部分是中青年人,家境贫寒,男人居多,妇女较少。这不是说妇女自杀的少

  • 民国以前,黄河有几次人为决堤事件?为何要决堤?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由于将黄土高原的泥土带到中下游地区,久而久之在河南孟津以下都成为地上河(悬河),孟津之下的黄河屡屡决口,黄河水泛滥成灾。据历史记载:1、公元前2000年至1985年的3985年中,中国发生较大的水灾有1029年,其中黄河流域发生较大的水灾有617年。2、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

  • 王羲之练书法的故事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

  • 还有人用丝绸当被面吗?关于它都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有是有,在压箱底,无用。我家有,结婚陪嫁16条,儿子今年39岁,40年来用掉一点,余下的都是缎子的,那时讲就颜色,花案,料作,颜色不重叠,花案都是喜庆的龙凤啊,牡丹花啊,料作都是织锦缎啊,其中手绣的最为昂贵,我妈说,手绣的被面太贵,就弄一对手绣的枕头套吧,如今,老娘亲早以驾鹤西去,可那些陪嫁的被面子

  • 如何巧记黄河和长江经过哪些省份和支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1、口诀记忆法,黄河流经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故事的主人公是白蛇传里的小青和水浒传里的鲁智深,小青穿过干旱宁静的内蒙古,进山遇见鲁智深。长江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相,赣皖苏沪。2、图片记忆法,长江的形状像一个英文字母W,黄河的形状像一个汉字“几”。3、支流记忆法,长江主要支流及注入长江时

  •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书法故事,代表作。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头像[1]。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

  • 历史上黄河经过了几次改道?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历史上黄河比较大的改道有九次。可以看到,黄河在华北平原横扫了一遍。是为塑造华北平原的主要动力。“天灾人祸”这个词,表面看起来,是自然和社会两种因素导致的灾害。其实可以归根到“人祸”这一个根源上,因为自然对社会的影响,最终也是通过人类社会诸方面展现出来的。说起历史上的黄河改道,我们都

  • “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的秦琼,在真实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演义里的秦琼是这样描述的:马踩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三州六府一百单八县,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神拳太保,天下兵马大元帅,秦琼秦叔宝。而真实历史上的秦琼与演义稍有不同。一,第一猛将《隋唐演义》里秦琼的武力排名是第十三,但是在正史里,他绝对是初唐第一猛将。据记载李世民每次出征,遇敌将有耀武扬威的,就命秦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