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557一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做过隋朝的官,是李渊的好朋友。自幼聪慧过人,博通经史,其书法深受北碑、隋碑影响,后来学“二王”,是王氏书风在唐代的集大成者,后又学索靖书法。
欧阳询是唐初四大书家之一(还有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书法诸体均擅,尤以楷书著名,“险劲”是其显著特点。他以二王为基础,广泛吸收索靖及北碑的清刚猛厉之书风,而创作出新体,世称“欧体”,对后世影响很大。此外他的行书也颇为精湛。作品兼取南北书法的精华,是杰出的典范,对唐朝楷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他流传至今的墨迹有《卜商帖》《梦奠帖》《九成宫醴泉铭》等。
其子欧阳通亦长于书法,传承父风。有作品传世。
欧阳旬应该不会喝酒。少些洒脱,奔放那种劲!
网上流传的欧阳询的《兰亭记》是否是其本人所作(书写),你怎么看?
关于欧阳询的碑拓版《兰亭记》是否为其本人原作的争论,历来有很多说法。著名欧楷大家田蕴章先生曾经专门对此进行过考证并作出定论,认为这确实是欧阳询本人所书。
作为一个资历不深的书法爱好者,我没有资格和能力判断这幅碑帖的真伪。但我非常尊敬田蕴章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他的结论我深信不疑。
欧阳询及其《兰亭记》欧阳询是隋末唐初人,唐代著名书法大家,他的楷书工整严谨,法度森严,独树一帜,同柳公权、颜真卿、越孟一起,并称为“中国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笔画挺秀劲遒,结体险绝严谨,气势高雅雄浑,堪谓欧体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我感觉《兰亭记》中书法既有《九成宫醴泉铭》的风韵,又有《皇甫诞君碑》的影子,但却比“九成宫”帖更舒展,比“皇甫碑”更秀美。
欧阳询于贞观元年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兰亭记》落款时间是贞观二年,署“渤海欧阳询”是没有问题的。而《九成宫醴泉铭》落款时间为贞观六年,当然也可以署“太子率更令”这个职位了。
田蕴章先生考证认定《兰亭记》为欧阳询本人所书《兰亭记》目前只有拓本,没有原碑,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帖是后人集欧阳询字刻碑后拓印的,碑文不是欧阳询本人手书。1987年,著名欧楷名家田蕴章先生听说在山东发现比较早的《兰亭记》拓本,他本人亲自到山东考证,经仔细鉴定,通过分析碑帖结字、章法特征,他认为《兰亭记》拓本不是集字本,而是欧阳询本人所书。
田蕴章先生出身于书法世家,从小学习欧体楷书,现在是南开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毕生研究和学习欧阳询楷书,在欧体书法继承和发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田先生治学态度严谨,为人温和谦恭,我虽然从未无缘谋面,但从一开始习书就听其书法讲座,获益很大,对田先生本人我也是敬重有加。
我是一个业余书法爱好者,深知自己没有资格,也没有专业能力鉴定《兰亭记》的真伪,但我深信田蕴章老师的鉴定结论:《兰亭记》书法是欧阳询本人所作。
网上流传的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是欧阳询书写的!首先要我们了解一下,欧阳询的书法学自王羲之父子,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世称“欧体。欧阳询所书楷书《兰亭记》比《九成宫》整体行书活泼可爱,越看越美!比《九成宫》中劲险刻厉不足?《兰亭记》和《九成宫》各有所长,欧阳询楷书《兰亭记》、颜真卿楷书《兰亭记》、柳公权的《兰亭记》、赵孟楷书《兰亭帖》又各有所长,我非常喜欢四大家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