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并非史书。罗贯中著书时,立场是站在蜀汉这边的,而诸葛亮是蜀汉的代表人物,所以许多动人的故事都安在了他头上,于是他便成了智慧的化身。人们看书时只注重故事情节,很少去研究历史。这样诸葛亮越传越神,成了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至于今人贬低他也好,褒奖他也好,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在冷兵器时代,像诸葛亮一样忠心事主,多谋善断,凭智慧频频取得战争胜利的谋臣确实不多。关于哪件事是他做的或不是他做的,我认为无关紧要。诸葛亮在古时实有其人,也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形象,这一点不可否认。
三国历史中空城计真的是司马懿中了孔明的计谋而没有识破撤军的吗?孔明又为何兵行险招?
↑↑←_←点击上面的关注,关注我不迷路哦!
在正史当中是没有诸葛亮空城计一说,而在《三国演义》等小说中却是存在这样一个情节,甚至于被后人称奇,纷纷钦佩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不过按照当时的情节来看,并不是司马懿没有看出诸葛亮的计谋,而是司马懿害怕一识破自己就会面临死亡。
那么诸葛亮为何会使用空城计呢?因为当时诸葛亮没有兵,城里的士兵全部出去了,整座城里全是老弱病残,根本无法对抗司马懿率领的大部队。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去迷惑司马懿,因为他知道司马懿心细、而且特别的小心,所以他正好大开城门,目的就是为了让司马懿起疑心。因为司马懿不相信这么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会这么粗心,所以越是这样,司马懿越不敢轻易进城。
还有一说是诸葛亮也猜到了司马懿的想法,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司马懿一个借口。他也猜到曹操对他有猜忌,司马懿越是卖力就死的越快,所以他给司马懿摆了一道棋,而司马懿正好是应了他的法子。
司马懿为何会撤兵呢?司马懿城府这么深,怎么会没有看出诸葛亮的做法。只不过他不敢这么做,因为曹操对他特别的忌讳,甚至给自己打儿子交代说一定要防着司马懿,因为他有造反之心,这一点司马懿肯定能够察觉到。而曹家又重用司马懿的目的就是看重他的军事才能,只有他才能够和孔明对抗。
如果孔明败了,那么蜀国几乎也就败了,到时候魏国少了这么一个大威胁,肯定是不用这么紧张了。“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司马懿还是懂得,如果自己发起进攻,胜利的确就在眼前,可是自己的命就没了。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司马懿还是要让魏国最大的威胁诸葛亮活着,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只要诸葛亮活着,曹家人就不会杀掉自己。
事实证明司马懿是对的。不过小说中大都是虚构的,至于是诸葛亮看破了司马懿,还是司马懿看破了诸葛亮。我们也无从得知。
读历史,学道理。个人见解,坚持原创。我是小洲,感谢你的关注和点赞,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不妨点个关注,你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