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魏文侯借道于赵攻中山,赵侯将不许。赵利曰:“过矣。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则魏必罢。罢则赵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君不如许之,许之大劝,彼将知赵利之也,必辍。君不如借之道,而示之不得已。”
译文:
魏文侯向赵国借路去进攻中山,赵烈侯不同意。赵利对烈侯说:“您错了。魏国进攻中山,不能取胜,魏国就会疲惫。魏国疲惫,赵国的地位就会提高。如果魏国灭掉中山,它一定不可能越过赵国去占有中山。那么用兵作战的是魏国,而实际上得到土地的却是赵国。您不如答应他的要求,但如果答应得很痛快,他们就会知道赵国想从中渔利,定会放弃这次行动。您不如答应借路给他,但要表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评点:
在韩、赵、魏三家灭掉智伯后,晋国实际上就被这三家瓜分而不复存在了。
魏文侯鉴于魏国的周边环境,决定进一步开疆扩土,进攻中山国,而魏国进攻中山国又要向赵国借道。赵利对借道魏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