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战国策-赵一>魏文侯借道于赵攻中山》的原文及翻译

《<战国策-赵一>魏文侯借道于赵攻中山》的原文及翻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04 更新时间:2023/12/24 4:36:21

魏文侯借道于赵攻中山,赵侯将不许。赵利曰:“过矣。魏攻中山而不能取,则魏必罢。罢则赵重。魏拔中山,必不能越赵而有中山矣。是用兵者魏也,而得地者赵也。君不如许之,许之大劝,彼将知赵利之也,必辍。君不如借之道,而示之不得已。”

译文:

魏文侯赵国借路去进攻中山,赵烈侯不同意。赵利对烈侯说:“您错了。魏国进攻中山,不能取胜,魏国就会疲惫。魏国疲惫,赵国的地位就会提高。如果魏国灭掉中山,它一定不可能越过赵国去占有中山。那么用兵作战的是魏国,而实际上得到土地的却是赵国。您不如答应他的要求,但如果答应得很痛快,他们就会知道赵国想从中渔利,定会放弃这次行动。您不如答应借路给他,但要表示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评点:

在韩、赵、魏三家灭掉智伯后,晋国实际上就被这三家瓜分而不复存在了。

魏文侯鉴于魏国的周边环境,决定进一步开疆扩土,进攻中山国,而魏国进攻中山国又要向赵国借道。赵利对借道魏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标签: 战国策

更多文章

  • 《听邻家吹笙》(唐.郎士元)的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听邻家吹笙,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一首咏歌声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侧面描写音乐之美。一则美在“凤吹”,二则美在“隔彩霞”;三则美在“墙外”;四则美在&ldquo

  • 读唐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愈,唐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宪宗崇尚佛教,韩愈竭力劝谏,因此得罪皇帝,被贬为潮州(今广东东部)刺史。 广东非常遥远,路途艰险,韩愈独自上路,到达距离长安不远的蓝田县时,大雪纷飞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史记,孟子,荀卿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译文:太史公说:我读《孟子》一书,看到梁惠王问“用什

  • 从《红楼梦》中看李清照的“意态横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红楼梦,李清照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李清照是一位备受尊崇的女词人,她的诗词作品自古多有流传,并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红楼梦》这样一个电影级别的经典文学作品中,李清照更是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她的诗词不仅在小说中引用,更是化身为一种文学形象和文化符号,在人物塑造、艺术创作、女性解放等方面都产生

  • 《思君恩》(唐·令狐楚)的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令狐楚,思君恩

    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 眼看春又去,翠辇不经过。 这是唐代诗人令狐楚的一首宫怨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知识点。“小苑”,即皇宫的林苑。“莺歌歇”,是说黄莺啼鸣停止了。“长门”,即“长门买赋&rdqu

  • 《题元处士高亭》(唐.杜牧)的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题元处士高亭,杜牧

    水接西江天外声,小斋松影拂云平。 何人教我吹长笛,与倚春风弄月明。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题亭诗。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一则认为作于唐代开成三年(838),最直接的原因是诗人在诗题下注“宣州”二字。且诗中“何人教我吹长笛”,与之前在扬州为官

  • 《三月晦日偶题》(宋·秦观)的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月晦日偶题,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这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一首迎夏诗。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借助“三月晦日”这一特殊日子,送春迎夏,迎来送往,表达乐于接受,勇于尝试,乐观向上的豁达人生观。秦少游诗词风格大多婉约感伤,被誉为“婉约正宗&rdqu

  • 《<战国策-魏策二>楚王攻梁南》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策

    原文: 楚王攻梁南,韩氏因围蔷。成恢为犀首谓韩王曰:“疾攻蔷,楚师必进矣。魏不能支,交臂而听楚,韩氏必危,故王不如释蔷。魏无韩患,必与楚战,战而不胜,大梁不能守,而又况存蔷乎?若战而胜,兵罢敝,大王之攻蔷易矣。” 译文: 楚王派兵攻打魏国南部,韩国趁机包围魏国的蔷邑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史记,李牧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译文:李牧是驻守赵国北部边境的名将,李牧常年率军驻扎在代地雁门郡,防御匈奴。李牧有权根据实际需要在所管辖的防区内设置官吏,在李牧防区内城市的租税都收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费用开支。 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

  • 《<战国策-魏策二>田需、周宵相善》的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策,田需,周宵

    田需、周宵相善,欲罪犀首。犀首患之,谓魏王曰:“今所患者,齐也。婴子言行于齐王,王欲得齐,则胡不召文子而相之?彼必务以齐事王。”王曰:“善。”因召文子而相之。犀首以倍田需、周宵。 译文: 魏国的田需、周宵关系友好,他们想加罪于犀首。犀首担心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