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一首咏歌声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侧面描写音乐之美。一则美在“凤吹”,二则美在“隔彩霞”;三则美在“墙外”;四则美在“深锁”;五则美在“碧桃千树花”。
首先写歌声如“凤吹”,“凤”是没有的,诗人却用之来吹,一见其歌声之悠扬。
其次写歌声如“隔彩霞”,是说这首歌只有天上才有的,让人想起杜甫的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且加进了色彩,赋予歌曲以美丽的想象。
第三写歌声只在“墙外”,是说歌声不能亲临现场倾听,或许人家没有邀请,或许人家兴起而弹。虽不曾亲临,虽在“墙外”,仍然阻挡不了诗人的赞美,足以相见这歌曲该有多么优美。
第四写歌声“深锁”,带出了演出“重门”人家的富贵身份,不为人知,却修养极高,颇带着一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好的艺术,也要有懂得欣赏的知音。诗人对于音乐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音乐的精通、心领神会以及心灵相通。
五则写歌声如“碧桃千树花”。看过“碧桃”的人,才知道诗人这里给予的评价是多么高。“碧桃”,娇艳欲滴,一见让人心颤,再回首爱恋不忍归,三回眸一笑百媚生,惊为仙女,魂不守舍。诗人不直接写歌曲之动人,而写“碧桃”之动人,真是高妙至极,给人无尽的遐想与空间。
其实,诗人虽然写得是歌声,何尝不是心仪的女子,人生的事业、理想与追求呢?在追求美好的路上,人人都可以感动自己,幸福无比,这也是美好赋予人们的灵感与勇气。
纵览全诗,从侧面各个角度写歌声之美,新奇工巧,畅快淋漓,一气呵成,而又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留白甚多,是为写歌声中的名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