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史记·郑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完、郑国灭亡)

《史记·郑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完、郑国灭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86 更新时间:2024/1/3 19:08:23

定公元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而自立,为平王。

译文:郑定公元年(前529),楚国公子弃疾弑父自立,即楚平王

欲行德诸侯。归灵王所侵郑地于郑。

译文:楚平王因为是弑父自立的原因,所以他想在天下诸侯面前树立自己仁义的形象,所以楚平王把当年楚灵王侵占郑国的土地都还给了郑国。

四年,晋昭公卒,其六卿彊,公室卑。子产谓韩宣子曰:“为政必以德,毋忘所以立。”

译文:郑定公四年(前526),晋昭公去世,晋国六卿势力日渐强盛,国家力量日渐衰弱。子产对韩宣子说:“执掌政权一定要凭仁义道德,不要忘记政权巩固的原因。”

六年,郑火,公欲禳之。子产曰:“不如修德。”

译文:郑定公六年(前524),郑国发生火灾,定公想祭祷消灾。子产说:“不如修行德政。”

八年,楚太子建来奔。十年,太子建与晋谋袭郑。郑杀建,建子胜奔吴。

译文:郑定公八年(前522),楚国太子建逃亡到郑国。郑定公十年(前520),太子建与晋国商议袭击郑国。郑国诛杀了太子建,太子建的儿子逃往吴国。

十一年,定公如晋。晋与郑谋,诛周乱臣,入敬王于周。

译文:郑定公十一年(前519),定公出访晋国。晋国与郑国商议,诛杀周王室 作乱的臣子,护送周敬王回周。

十三年,定公卒,子献公虿(chài)立。献公十三年卒,子声公胜立。

译文:郑定公十三年(前517),定公去世,其子献公虿即位。郑献公十三年(前510),献公去世,其子郑声公胜即位。

当是时,晋六卿彊,侵夺郑,郑遂弱。

译文:这一时期,晋国六卿势力强盛,经常出兵侵夺郑国领土,郑国日渐衰落。

声公五年,郑相子产卒,郑人皆哭泣,悲之如亡亲戚。

译文:郑声公五年(前496),郑国国相子产去世,郑国人都哭泣,哀悼他如同哀悼自己的亲人。

子产者,郑成公少子也。为人仁爱人,事君忠厚。

译文:子产是郑成公的小儿子。为人仁慈、关怀他人,事奉君王忠诚老实。

孔子尝过郑,与子产如兄弟云。及闻子产死,孔子为泣曰:“古之遗爱也!”

译文:孔子曾经路过郑国,与子产一见如故。听到子产去世的消息后,孔子悲哭道:“子产的仁爱,真是有上古遗风啊!”

八年,晋范、中行氏反晋,告急於郑,郑救之。晋伐郑,败郑军於铁。

译文:郑声公八年(前493),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反叛晋国,两家向郑国告急,郑国救助了范氏与中行氏。晋国因此出兵攻打郑国,在铁把郑军打得大败。

十四年,宋景公灭曹。二十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而常相於齐。

译文:郑声公十四年(前487),宋景公攻灭曹国。郑声公二十年(前481),齐国田常弑杀齐简公,田常自任齐国国相。

二十二年,楚惠王灭陈。孔子卒。

译文:郑声公二十二年(前479),楚惠王攻灭陈国。同年,孔子去世。

三十六年,晋知伯伐郑,取九邑。

译文:郑声公三十六年(前465),晋国知伯出兵入侵郑国,攻取了郑国的九个城邑。

三十七年,声公卒,子哀公易立。哀公八年,郑人弑哀公而立声公弟丑,是为共公。

译文:郑声公三十七年(前464),声公去世,其子哀公即位。郑哀公八年(前455),郑国贵族弑杀哀公,拥立声公的弟弟丑为国君,即郑共公。

共公三年,三晋灭知伯。三十一年,共公卒,子幽公已立。

译文:郑共公三年(452),三晋(韩、赵、魏)攻灭知伯。郑共公三十一年(前424),共公去世,其子幽公即位。

幽公元年,韩武子伐郑,杀幽公。郑人立幽公弟骀,是为繻公。

译文:郑幽公元年(前423),韩武子率军讨伐郑国,然后诛杀幽公。郑国贵族人拥立幽公的弟弟为国君,即郑繻公。

繻公十五年,韩景侯伐郑,取雍丘。郑城京。

译文:郑繻公十五年(前408),韩景侯出兵讨伐郑国,攻取了雍丘。郑国修筑了京城。

十六年,郑伐韩,败韩兵於负黍。二十年,韩、赵、魏列为诸侯。

译文:郑繻公十六年(前407),郑国讨伐韩国,在负黍打败韩军。郑繻公二十年(前403),韩、赵、魏被正式列为诸侯。

二十三年,郑围韩之阳翟。

译文:郑繻公二十三年(前400),郑国出兵包围了韩国的阳翟。

二十五年,郑君杀其相子阳。二十七,子阳之党共弑繻公骀而立幽公弟乙为君,是为郑君。

译文:郑繻公二十五年(前398),郑君杀死了国相子阳。郑繻公二十七年(前396),子阳的党羽一起杀死了繻公骀,立了幽公的弟弟乙为国君,即郑君乙。

郑君乙立二年,郑负黍反,复归韩。十一年,韩伐郑,取阳城。

译文:郑君乙即位两年,被郑国占领的负黍的人反叛,使负黍重新回归韩国。郑君乙十一年(前385),韩国讨伐郑国,夺下了阳城。

二十一年,韩哀侯灭郑,并其国。

译文:郑君乙二十一年(前375),韩哀侯灭出兵攻占郑国,吞并了郑国全部领土。

太史公曰:语有之,“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甫瑕是也。

译文:太史公说:常言道,“依靠权势与利害关系聚集在一起的人,当权势利害终结时,关系也就疏远了”,甫瑕正是这样。

甫瑕虽以劫杀郑子内厉公,厉公终背而杀之,此与晋之里克何异?

译文:甫瑕虽然是劫持杀害郑子并接纳厉公回国为君,但是厉公最终抛弃了他并将他杀害,这种做法与晋国的里克有什么区别呢?

守节如荀息,身死而不能存奚齐。变所从来,亦多故矣!

译文:但是像荀息那样坚守节操,即便身死也没能保住傒齐。因为变乱的产生,也是有着诸多原因的呀!

标签: 史记郑世家郑国灭亡

更多文章

  • 郭襄有创立峨眉的实力,为什么却不消灭明教?看看教主夫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襄,峨眉派,明教

    郭靖,一代大侠;黄蓉,桃花岛岛主之女,丐帮帮主。他们的女儿郭襄,也算得上是虎父无犬女,创立了峨眉派。可既然郭襄也有一定的能力,为什么她却没有灭掉明教呢?据说,这和明教教主阳顶天的夫人还有点关系。 郭靖夫妇对郭襄,应该是寄予厚望的,他们镇守南宋大门襄阳,就将女儿也起名为“襄&rdqu

  • 《史记·吴太伯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四、吴王阖闾)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史记,吴太伯,吴王阖闾

    王阖庐元年,举伍子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pǐ)亡奔吴,吴以为大夫。 译文:吴王阖庐元年(前514年),吴王任命伍子胥担任行人之官并参议国事。楚王杀害了伯州犁,其孙伯嚭逃亡到吴国,吴王任命伯嚭为大夫。 三年,吴王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 译文:吴王

  • 《史记·楚世家》的原文及翻译(八、楚怀王篇)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记,楚世家,楚怀王

    怀王元年,张仪始相秦惠王。四年,秦惠王初称王。 译文:楚怀王元年(前328),张仪开始担任秦国的国相。楚怀王四年(前325),秦惠王称王。 六年,楚使柱国昭阳将兵而攻魏,破之於襄陵,得八邑。 译文:楚怀王六年(前323),楚国派柱国将军昭阳率军攻打魏国,楚军在襄陵击败魏国,夺取魏国八个城邑

  • 才子罗隐与江南名妓重逢,被对方耻笑,便作诗一首,这首诗流传至今!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罗隐,江南名妓,云英

    871年,怀才不遇的罗隐,与12年前的一位江南名妓重逢,对方掩嘴笑道:“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你还没考中啊?”罗隐被戳中痛处,便作诗一首。结果这首诗流传至今,却被众人用错典故,令专家很是无奈。 当时,罗隐苦涩一笑,挥笔写下: 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

  • 《水浒传》有位奇葩高手,一招击败林冲,却被李逵吓得落荒而逃。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清,林冲,李逵

    马上林冲,马下武松,林教头和武行者,都是《水浒传》的灵魂人物。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是非常喜欢武松武二郎的。 武松不像林冲那样隐忍,只要你敢招惹我,我死也不让你安稳。 武松其实做事也还算讲规矩,一直都是“冤有头债有主”的风格。 直到武松血溅鸳鸯楼时,他打得红了眼,

  • 方腊麾下最强猛将,斩秦明,单挑李应、朱仝、关胜、花荣四大猛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方腊,方杰,猛将,秦明,李应,朱仝,关胜,花荣

    《水浒传》前半部分,写得很精彩,扣人心弦。 武松景阳冈打虎、林冲风雪山神庙、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故事,让读者热血沸腾。 《水浒传》后半部分,梁山好汉征讨方腊,天罡地煞接二连三的凋零,十损七八。 征讨方腊之前,梁山好汉们可以说是无往不利,基本上没吃过亏。 自从晁盖战死曾头市之后,就没有折损一

  • 《诗经》既有浪漫主义的一面,也有现实主义的一面。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诗经,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诗经》既有浪漫的一面,也有现实主义的一面。其中几首讽刺诗,可说是浪漫风格和现实风格的融合损人损得够力度,又够迂曲蕴藉。 如,若现代人看到美女嫁丑夫,大约脱口而出“鲜花插在牛那啥上”,过于俗白;《诗经》中人不是,那叫一个蔫儿坏。 诗歌是文学的一种体裁之一,除此之外,还

  • 和孙悟空一起学法术的师兄弟去哪里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悟空,学法术

    和孙悟空一起学艺的师兄弟去了哪里? 猴子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的地方,一个人拜方寸灵台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为师,祖师收下猴子,给他取名孙悟空。 当时和孙悟空一起学艺的有很多师徒, 一次菩提祖师开祭坛讲道时,问孙悟空想学什么,孙悟空说,只要师父教我道术,我就会学。 菩提祖师说,我告诉你,教你求仙、趋邪避

  • 金庸武侠十大兵器,屠龙刀、倚天剑排不进前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金庸武侠,屠龙刀,倚天剑

    9、君子剑;10、淑女剑 这里的“君子剑”,并非岳不群的绰号,而是一件兵器,被绝情谷谷主公孙止收藏在剑室中。 “君子剑”和“淑女剑”,出自于《神雕侠侣》,外形很奇特。 首先,“君子剑”和&ldq

  • 袭人和贾宝玉勾搭多年,为何没有怀孕?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袭人,贾宝玉,怀孕

    在红楼梦的故事中,袭人是贾宝玉在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贾宝玉从男孩变成男人,袭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可惜袭人和贾宝玉经历了几番“翻云覆雨”之后,始终没能怀孕,以至于到最后袭人不得不下嫁给别人,以一个惨淡的结局收尾,这又是为什么? 按道理来说,古代的避孕水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