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有什么区别?

“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有什么区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89 更新时间:2024/2/25 13:54:45

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取向不同!

孔子虽多次请教于老子,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承传老子思想!二者不仅思想主张不同,思维取向也不同!简言之,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一个关注、探求宇宙自然的本质与法则,一个关注、恢复周朝人伦礼法!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是道法自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是克己复礼!一个着眼于宇宙大世界的认知,一个着眼于从前礼法的重建!三国学者王弼《老子指略》评说老子思想:“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晋代道学大家葛洪《抱朴子》曰:“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

老子与孔子的舍弃思想不同!

孔子主张舍弃个人的权益!孔子认为:“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甚至认为:士而怀居,不足为士!啥意思?心里想着住好房子的人不能叫士!难怪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100位名人排行榜》中,批评孔子只讲道义,不讲权益!

老子也讲舍弃,但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主张舍弃不利的行为与不良生活方式,而非舍弃个人权益!

老子与孔子的修为思想不同!

孔子主张以人为榜样!在孔子心中,阻止武王代纣,甘愿饿死首阳山,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是贤明的榜样!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才是贤明的榜样!

而老子主张以自然为榜样!在老子心中,“上善若水”,“天道无亲”,善为士者“豫兮若冬涉川;…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这里的“豫”是预备、周全之义,“豫兮若冬涉川”,意为做事考虑仔细周到,如同冬天要从结冰的河上走过一样谨慎!“涣”者散也,在这里是放下、释怀之义,“涣兮若冰之将释”,意为做人应懂得适时放手、释怀,内心就像冰雪融化一样坦然!老子让我们懂得,自然才是最好的榜样!

《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载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论语述而》称孔子一生“述而不作”,只讲述不著作,一生并无专著论文!老子思想主要见于道德经,孔子思想主要见之于论语,而论语是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收集整理孔子教育弟子时的讲话内容!有人将易传十翼归于孔子所作,实则谬矣!原因至少有二:

其一、人们以为易传中的“子曰”等同于论语中的子曰!论语中的子曰是孔子说,那么易传中的“子曰”也就是“孔子说”!其实,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君、士、子皆为文化人之称谓,以“子”来称谓某人为当时之流行语,如老子、孔子、文子荀子公孙龙子、列子、尸子、墨子、告子庄子、孟子等!若非特定语境下,“子曰”并非等于孔子曰!

其二、汉武帝时,董仲舒为迎合帝王,维护封建统治,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个背景下,孔子被推崇到圣人的高位!可是,汉儒们一查孔圣人的文化家底,发现孔子竟然只有讲述,没有著作,为此汉儒便将易传十翼之著作权归于孔子名下,以增添圣人之光彩!

如果易传十翼真为孔子所作,论语中不可能不提及这么重要的事情!可是论语只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篇》)

但孔子依然是伟大的!孔子之伟大在于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于其教育思想具有划时代意义!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诲人不倦等,仅仅其中一二就足以成就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浓郁的伦理价值取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的“伦理化”哲学是文化的结晶,是时代精神的“精髓”,中国传统哲学也体现了其特有的时代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一,“合”传统哲学的最高追求“分”,西方哲学思想的核心(另外行文分析);与之相反,“合”,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和最高追求。如道家的“道”则是追求物我合一,即人生、社会、宇

  • 为什么西方哲学更偏重逻辑,而中国哲学更注重人文感性?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水土不同,人种不同,文明不同,因而思想有差异,思维有差异。西方重逻辑,但不乏人文;东方文明重人文,也不少逻辑!人文也好,逻辑也好,本质上没什么不同,二者相互依存,而且如同树与土壤,人文孕育、滋养、支撑了逻辑,逻辑是一定种属在一定人文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西方逻辑与东方人文的特性,与其各自的文明发

  • 先秦诸子百家哲学,思想文学主张及艺术成就是什么啊?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一、儒家儒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由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由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分守己,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君主

  • 请你选择诸子中的一家,进行一次古代哲学思想的专题研究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墨家是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

  • 选择诸子中的一家,进行一次古代哲学思想的专题研究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理论上儒家是最庞大最正统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不过如果想找简单点,小点的,可以选择道家(老庄)、墨家(墨子)、法家(韩非)、纵横家(苏秦张仪)等等

  • 以我国古代一家哲学流派的观点为指导,论述有效治理食品安全与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吃饭的要仁义礼智信,做饭的要仁义礼智信,卖饭的要仁义礼智信,管理者要仁义礼智信。道家:道法自然,有啥吃啥,安不安全无所谓。修到高级阶段,辟谷不吃,或将食物炼丹,吃了直接升仙。佛家:不准吃肉。吃的都是别人施舍的。万法皆空,如露亦如电,所以吃了和没吃一样,安全和不安全一样。法家:一切以法为准。乱做

  • 简述西方文学的发展及其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从公元前6世纪直到20世纪,西方文论大体上经历了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中世纪神秘主义和文艺复兴人文主义--17世纪新古典主义--18世纪启蒙主义--德国古典美学的文论--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西方文论呈现出一些规律:1.西方文论的发展受着西方社

  • 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异同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相同: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作品气质相同,都强调理性、强调诗人的道德修养、强调文艺的作用。新古典主义保留了古典主义作品典雅端庄的高贵气质。不同:1、产生时间不同古典主义是17世纪开始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是启蒙时代、理性时代以及部分现代主义思想

  •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优缺点),西方文化的特点(优缺点)。哲学方面说明东西方文化为什么要"求同存异"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维护专制,压抑人性。西方文化的根本特点是,注重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解放人性。中国传统文化偏重实际、轻视思辩。不喜欢探究与实际无关的抽象概念,而把对人际关系的注意和研究放在首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人世伦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恶果之一,就是使中国人变得虚伪自私,圆滑世故。

  • 归纳指出古代东西方人文主义的不同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1)西方人文主义关注个人,强调从神学束缚中解放人性;中国人文主义特别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2)西方人文主义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中国人文主义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