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是什么关系?有何差异性?

阴阳学说与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是什么关系?有何差异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78 更新时间:2024/1/24 6:04:12

从《易经》到《道德经》到黄帝内经》,阴阳都是指的气(),不是泛指,不是抽象概念,不是哲学名词。

具体的阴气、阳气具有对立统一的特性,但阴阳学说与矛盾的对立统一性绝不是一回事

谢谢邀请,试着作答。

人们对阴阳学说的理解我认为是有层次的。

最基本的层次是:有黑就有白,有正必有负,有高必有低,有胜必有败、有盛必有衰……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认为阴阳对立,是不变的永恒存在。

第二个层次是:阴阳对立是永恒存在的。但是阴阳是此消彼长,是变化的。用太极图来表示。而且认为,即使是阴的部分,核心却有阳;阳的部分核心是阴。叫做“太极眼”。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的观点,带来了辩证法思想;阴阳有“太极眼”的观点带来了相对主义观念。太极图以图像解释世界,带来了“”的观念。这个观点无疑含有丰富的哲理。因此把这个观念,就叫做“中国古代哲学”。太极图无疑这是哲学。但这个哲学,探讨世界基本组成的时候演绎出了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属性组成,其变化由“八卦”演绎六十四卦”的规律变化。认为是万古不变的永恒真理,这样,阴阳五行八卦,由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变成了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五行八卦在中医里运用,是运用了人体各个器官和功能有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成关系,人体是自身和谐统一的思想。而不是五行八卦在起作用。是人体是完整统一体思想方法在起作用。人体疾病和保养,应适应气候季节变化思想,在起作用。

第三种认为,万物有阴阳对立现象,而且这个现象是由物质世界的本质决定的。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统一体。这里的“事物”,不仅仅是指物理世界、物质世界,并且指人世界、人的精神世界。现象的本质就是矛盾对立统一体,事物遵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和前进的规律。人的认知,就是去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现这个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利用这个规律,让物质世界为人类服务,为人类造福。

第一层次的认知,无疑是唯物主义认识世界本质的最初觉醒,认识到了阴阳对立无处不在。但如果仅停留在这个认知上,就会陷入机械唯物主义。“对立必然存在”使人陷入“有实体必有虚体”的思维,要在物质世界里寻找“反物质”。忘记了物质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构成。想在物质世界之外寻找第三者“反物质”。与“虚无的意识”联起手来使人进入了迷茫。

第二层次的认知。从最初开始的辩证法思想和相对主义进步作用,发展到了固化旧时代用肉眼认知世界的水平上,没有发展出“以工具仪器观测和以实验证明”的思路。完美的天人合一解释,反倒变成了认知真实世界的滞梏。阻碍了对世界新知识的接受和发展。

在这里顺便回答一下题主附言中的问题:中医的阴阳理论基于表里相对,虚实相对,旺衰相对、邪正相对、泻补相对、脏腑相对的对立统一观念。它是建立在“人体是有机整体这样一个理论基础上的。虽然也用五行学说,但是跟八卦学说还是有一定分别的。运用这样一个人体整体观念就克服西医头疼治头脚疼治脚哪个器官损坏了直接割掉的弊端。但西医西药直接治疗病灶的方法也是不能否定的。也就说,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跟世界观上的“阴阳五行、八卦易经”还是有区别的。

第三种层次上的认知,推动了人类认知世界的进步,但过于“理论化”,对于习惯于从表象看问题的人来说,过于玄奥,“什么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瞎折腾什么?说什么疯话?认为简直是邪教的邪说!人们不知道为什么思维和思考还需要概念、观念、理念、表象、抽象,一般、个别、普遍、特殊、……等等概念的时候,不知道哲学家们究竟在说什么。哲学家也很难说得清楚讲得明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有哪些对立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荀子是孔门弟子,而所谓的法家其本都是荀子的弟子。孔门是儒家学说,那么也就是说法家是儒家的一个分支。孔子曰仁,孟子说义。仁即仁爱,义即担当。仁爱与担当是普世价值。孔门传播的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人人有用。荀子讲的是治国之学。治国须要有方法。所以,荀子讲的是法。学法之人必须要成为国家重臣才有用。对普通人没

  • 如何从哲学角度看待永恒和瞬间的对立统一?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瞬间和永恒是对立的统一,相对立而存在,相依存而发展。瞬间即永丶永恒亦瞬间。倒如:我的母亲现在永恒了,但她完成这个永恒当时只是瞬间的事;我们俩面对面都在努力那件事永远不要发生,但是瞬间她就走了,这个瞬间不是孤立的,同时诞生了一个永恒,即我对她永远丶不可磨灭的思念。(注,这里我本想以毛主席为例,但一想到

  •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①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经孔子的创造和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儒学勃兴;②西汉武帝:,董仲舒对儒学思想改造,发展成为新儒学,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③两宋出现程朱理学,明代王阳明又将理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④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开始出现。出现“

  • 哲学说任何事物都有对立与统一,那追求与放弃具体的统一与矛盾体现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基本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

  •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A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符合题意,题中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说明这种哲学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故入选。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哲学上没有主观主义观点,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朴素唯物主义,而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是朴

  • 中国古代有哲学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中国哲学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如此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

  • 古代元宵节有哪些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元宵节。古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由于元宵节一般以点灯为特色,故又称“观灯节”,是过年期间我国民间最为热闹的节日之一。早在战国时期,楚国人祭祀天神太一已有燃灯习俗。到汉武帝时更为盛行。正月十五日燃灯,从黄昏直到第二日天明。但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相传是汉文帝

  • 孔子在哲学上的贡献,请谈谈你的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的名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主张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用德治民的治国理念,应该是是他在哲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感谢今日头条邀请,感谢悟空问答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让我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一问百答,各抒己见,不喜勿喷。我们先看一下题中的两个重要元素:孔子,哲学。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孔子,中国著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认为阐述了哪些哲学观念?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它反映了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事物。人类必须遵循基本规律,是的、我们甚至必须更为严格的遵循的,因为共同的规律,具有普遍性。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中指出的:“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在发

  • 阴阳平衡论到底是真理还是谬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平衡这是自然界赖以生存的必然规律,是真真切切的辨证法和自然科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传统文化中就产生了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存中都存在着阴阳两个相对的事物属性,既阴阳两方面的对立统一。阴阳互根,相对立而生存,相互协调,相互依赖。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阳长阴消,阴盛阳衰。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