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有哪些对立方面?

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有哪些对立方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03 更新时间:2024/1/24 12:05:05

荀子是孔门弟子,而所谓的法家其本都是荀子的弟子。

孔门是儒家学说,那么也就是说法家是儒家的一个分支。

孔子曰仁,孟子说义。仁即仁爱,义即担当。仁爱与担当是普世价值。孔门传播的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人人有用。

荀子讲的是治国之学。治国须要有方法。所以,荀子讲的是法。学法之人必须要成为国家重臣才有用。对普通人没什么用处。

也就是说,儒家与法家在不同频道中,所以两者是不会有冲突的。而且儒家思想相对来说是搞基础与基层的。法家思想是上层建筑的。所以两者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其实,法家出自于儒家。荀子两学生,韩非子李斯,两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著书立说,阐述法家思想,李斯在秦国做宰相,实践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就是帝王思想,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主张德治,荀子主张德治和法治结合,而韩非子和李斯发展了老师荀子的思想,法治为统领,帝王说了算,严刑峻法就产生了。

为什么说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如何从哲学角度看待永恒和瞬间的对立统一?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瞬间和永恒是对立的统一,相对立而存在,相依存而发展。瞬间即永丶永恒亦瞬间。倒如:我的母亲现在永恒了,但她完成这个永恒当时只是瞬间的事;我们俩面对面都在努力那件事永远不要发生,但是瞬间她就走了,这个瞬间不是孤立的,同时诞生了一个永恒,即我对她永远丶不可磨灭的思念。(注,这里我本想以毛主席为例,但一想到

  •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①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经孔子的创造和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儒学勃兴;②西汉武帝:,董仲舒对儒学思想改造,发展成为新儒学,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③两宋出现程朱理学,明代王阳明又将理学发展到了新的阶段;④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开始出现。出现“

  • 哲学说任何事物都有对立与统一,那追求与放弃具体的统一与矛盾体现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基本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

  •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A试题分析:A选项观点符合题意,题中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说明这种哲学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故入选。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哲学上没有主观主义观点,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朴素唯物主义,而不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故排除。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是朴

  • 中国古代有哲学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中国哲学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如此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

  • 古代元宵节有哪些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元宵节。古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由于元宵节一般以点灯为特色,故又称“观灯节”,是过年期间我国民间最为热闹的节日之一。早在战国时期,楚国人祭祀天神太一已有燃灯习俗。到汉武帝时更为盛行。正月十五日燃灯,从黄昏直到第二日天明。但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相传是汉文帝

  • 孔子在哲学上的贡献,请谈谈你的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的名言‘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主张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及用德治民的治国理念,应该是是他在哲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感谢今日头条邀请,感谢悟空问答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让我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一问百答,各抒己见,不喜勿喷。我们先看一下题中的两个重要元素:孔子,哲学。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孔子,中国著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认为阐述了哪些哲学观念?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它反映了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事物。人类必须遵循基本规律,是的、我们甚至必须更为严格的遵循的,因为共同的规律,具有普遍性。正如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中指出的:“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地球是在发

  • 阴阳平衡论到底是真理还是谬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平衡这是自然界赖以生存的必然规律,是真真切切的辨证法和自然科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传统文化中就产生了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在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存中都存在着阴阳两个相对的事物属性,既阴阳两方面的对立统一。阴阳互根,相对立而生存,相互协调,相互依赖。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阳长阴消,阴盛阳衰。例如

  • “中庸”与“平衡”有何区别?为何中国人好中庸,西方人爱平衡?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中庸里讲平衡,但平衡里没有中庸中庸强调的是动态的平衡,也就是总体的平衡;而平衡二字我们一般都指的是静态的。也就是说中庸是活的,而平衡是死的。中华文化里从来不讲什么绝对,比如这件事绝对可以做好,这个东西绝对最美等等;而西方文化里却喜欢说:这件事绝对可以做好,或者说自由民主绝对是治理社会的最佳方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