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禅说:乐不思蜀。明显就是违心之言,为什么司马昭不会怀疑?

刘禅说:乐不思蜀。明显就是违心之言,为什么司马昭不会怀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625 更新时间:2024/1/25 12:29:21

刘禅说乐不思蜀,是真是假,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禅有没有复国的念头,如果一旦查明确有其事,那么等待刘禅的,就毫无疑问是一个死字。

这段故事的原文,出自陈寿的三国志,说司马昭请阿斗吃饭,名为吃饭,其实满怀杀机,因为司马昭在宴席之上安排了一档巴蜀地区特色浓厚的节目,在座的人多数来自蜀国,一看到这节目立马就伤心了。但司马昭的重点,不在这些人,而在阿斗身上。

在司马昭看来,如果阿斗也像其他人一样伤心落泪,那就可以推断出阿斗也想回到巴蜀去,而回到巴蜀,他很可能就是想恢复蜀汉,重新做皇帝,换句话说就是有谋反之心,而如果司马昭觉得你小子有谋反的念头,哪怕是一点点,你觉得自个还能活么?

所以这一局,刘禅是顺利通过了。但司马昭还是不放心,过了一段日子,又问他:“颇思蜀否?”

刘禅赶紧回答:“此间乐,不思蜀。”成语乐不思蜀的来源就在这里。

但,司马昭依旧不放心。

这时便有一个关键人物登场了,他便是正。这个家伙,其实老家在河南,可是老爹当年在四川当地方官,于是便留在了四川。这个人别的能耐咱不知道,可是很擅长打理关系是真的,譬如他曾与宦官黄皓相互共事历经三十余年,关系相处得很是不错,既不会因为接近黄皓而被士大夫非议,也不会因为不巴结而被黄皓憎恨,老实说这样的本事,真的很了不起。

而在蜀汉灭亡前夕,也是正,出手起草了投降书。之后阿斗被迁到洛阳去,也只有正和另一个人跟随。刘禅抵达洛阳之后,正的待遇也不错,后来被授予关内侯爵位也就是说,和当年同时应对大臣及宦官方面关系一样,正,也很好地同时处理了应对阿斗和司马昭两方面的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咱看原文:

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大家看见没有,正帮刘禅设计了一套台词和动作,刘禅照做了,司马昭啥反应?“你说的这些话怎么像是正的台词?”于是刘禅大吃一惊:“真的是这样啊!”结果大伙就笑了。

咱看这里,司马昭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反应,显然正在他这边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达或是暗示。也就是说正,是先到司马昭这边说了这些话,再让刘禅到司马昭处说同样的台词,而且重点是:台词必须一模一样!

为什么正要这样设计?难道他真的以为,司马昭会放心让阿斗回四川吗?当然不是的。正这样做,其实是要达成两个目的:

第一、让司马昭相信:阿斗没有野心,他就是个傻子。

第二、让司马昭认为:正也是个可靠的家伙,他替阿斗着想,可是绝不瞒着司马昭。在阿斗之前他就已经说过类似的话。这也就是说:他也很实诚。

于是阿斗安全了,正也安全了。

但阿斗的“乐不思蜀”,其实只过了八年,死时仅有64岁,比鞠躬尽瘁的诸葛亮(53岁),多活了十一年。你说他真的无忧无虑么?若是真的无忧无虑怎么六十出头就死了?

很可能,没有野心是真的,无忧无虑却是假的,阿斗的最后八年,其实也是蛮难熬的。

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想想他的父亲刘备,那个装傻的能力更不在其下,曹操是何等厉害人物,内有乾坤,外有轩昂,可是在“煮酒论英雄”,时,也被刘备机智扔掉筷子,而被蒙蔽,所以你看,这刘备演戏装傻的能力,可谓炉火纯青,刘禅完美的继承了其父特长,可谓青出于蓝,恶胜于蓝,所以,这个刘禅,是有大智慧的人,一个司马昭岂是他的对手[呲牙][呲牙][呲牙]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人物传记类书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1、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72年2、谢列布里亚柯娃:《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3、特里尔:《毛泽东传》人民出版社4、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1989年5、吴晗:《朱元璋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6、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80年7、尚明轩:《孙中

  • 约法三章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

  •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短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我在百度百科上找的两则关于纪晓岚的小故事:纪晓岚曾有一位脾气不好的医生朋友。某日纪晓岚因小恙前去求诊,这位医生朋友对他说,我出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诊费、药费全免,纪晓岚心想对联之事能难倒我?便点头应允。上联为: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纪晓岚便借其脾气发挥,续了下联: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 商鞅的师父是谁?是鬼谷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商鞅的师父是谁呢?笔者认为鬼谷子、尸子、公叔痤、赵良四人都是卫鞅的师父,只不是授业恩师是鬼谷子,实习师父是公叔痤,一句师是尸子,后期名义上的师父是赵良。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精英教育家,他虽没有出山主政带兵,但是他的弟子都是纵横无疆的政治军事家。比如有史记载的孙膑、庞涓、张仪、苏秦都是人中龙凤!

  • 很多书籍中出现鬼谷子是商鞅的化名,鬼谷子就是商鞅,你是怎么认为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鬼谷子是否真有其人?其生平未有确切记载。但历史传说中他总是若隐若现,他是苏秦张仪韩非孙膑庞涓的老师。其诡诈多变似为天人,到今天还有许多权谋经济书籍借用其名。而商鞅,是历史有具体记载的人物,法家改革者。如果他就是鬼谷子,似乎形象又薄弱了些,至少在兵法上没看出商的表现。而且,若苏张韩孙庞都曾是鬼谷子门徒

  • 历史上有哪些年少成名的优秀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太多太多了,我隔三差四,想一个是一个地说说吧!汉代霍去病。他十七岁拜将,次年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这可是飞将军李广至死都未获得的封赏。当武帝为他安排亲事时,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甘罗。秦国政治家,出身将门之后,吕不韦得意弟子。十二岁出使赵国,用计赚得赵国十几座城池,被秦王封为上卿,赏赐田宅。王勃

  • 三国时期,望梅止渴的故事中梅,究竟是杨梅还是梅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期是一个极具传奇是时代,这个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传奇的人物,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作品,成语故事就是其中一个,三国时期有产生了许多成语故事,像初出茅庐、无名小卒、锦囊妙计等等,除了这些之外,三国时期的这个成语大家也是经常听到的,那就是望梅止渴。望梅止渴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的《

  • 想找一本了解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名人的书籍有什么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清朝末年的那段历史,如果您对清朝末年的统治者生活感兴趣,您可以参考《我的前半生》《我眼中的慈禧太后》,这两本书来自宫廷人员的自述,可信度比较高。同样是清末的历史,您可以参考《天朝的崩溃》《太平天国通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史》《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史》《义和团运动史》等书,这是跟战争有关

  • 我国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有,本是深受唐太宗倚重的武将。资治通鉴记载原文如下: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武安李君羡直玄武门,时太白屡昼现,太史占曰:女主昌。民间又传《秘记》云:“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指唐太宗)恶之。会与诸武臣宴宫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羡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尔勇健!”又以君羡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打的第一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山打的第一仗是火烧博望坡!有诗为证“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出山伊始,即逢夏侯敦引十万曹兵,气势汹汹奔新野杀来,声言一阵擒刘备,活捉诸葛。刘备闻报,将剑印付与孔明,命众将皆听军师号令。于是,诸葛亮将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