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91 更新时间:2024/1/20 4:00:11

我是肥星星,我来回答。

所谓“历览前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帝勤俭节约的品质可以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谈到哪个朝代的皇帝最节俭,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实真正的节俭是指了解民生多艰,以身作则,提倡简朴的生活作风,禁止浪费奢靡,从而使百姓生活得以改善。

很多人觉得清朝道光皇帝最节俭,道光帝穿着打着补丁的龙袍上朝,满朝大臣都学皇帝的榜样,个个穿着破旧袍褂上朝,从殿上望去,好似站着两排叫花子,那皇帝便是叫花子头。妃嫔们也是穿着破旧衣衫,连皇后宫里也铺着破旧的椅垫。可是着补丁打上去可是不容易,花的钱不比买一件新衣用得少;旧衣服起初还新袍褂的价钱一样,后来旧袍褂越卖越少,价钱飞涨,竞比做两套新袍还贵。道光皇帝修建陵墓花费巨大,达到300多万两白银,一生扣扣索索基本上没用在正途上。蔡东藩评价道光帝,“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治国不足。”这种其实不是真正的节俭,没有起到应有的榜样作用。

个人觉得,真正节俭的皇帝还是数汉帝,年穿一双草鞋上朝议事,龙袍也是修修补补,称帝23年来没有加盖过宫殿,没修过园林,没增添车辆仪仗,下旨严禁地方上贡奇珍异宝,最后修建自己的陵墓也是一切从简。文帝以身作则,国家迅速从秦末农民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国库充盈,百姓逐渐恢复生息,为后来汉武帝的北击匈奴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综上所述,节俭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节俭而节俭,而是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形成一种风气,一种观念。凡事都过犹不及,像道光帝那样抠门,于国无益;像文帝那样为了天下百姓去节俭,才是大善!

看完记得关注哦,一起讨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五千年的的哲学核心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一个字,中。中国哲学的精神特质是什么?《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哲学的精神,那就是“中”。中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中道,取其过犹不及之意;然后是“中节”之“中”,取其符合、契合之意。《易》强调事物的正反两面性,一般范畴都是成双成对的,如天人、阴

  • 中国古代文化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在《国学知识全知道》一书所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最有贡献的主张是;《知行合一》。所谓的《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其主要是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

  • 中国古代有哪些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尊重、顺应客观规律,不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儒家思想是“人之初,性本善”,对人重在启发、教育、感化;法家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该奖该罚,要把丑话说在前面。这三种哲学思想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非常大。

  • 结构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结构主义是当代风行于欧美的重要哲学流派之一。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它的先驱者,法国的莱维。施特劳斯、福科、拉康和瑞士的皮亚瑞等人是这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它的代表性著作有莱维。施特劳斯的《野蛮人的思想》、福科的《词与物》和皮亚瑞的《结构主义》等。结构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结构”的概念。结构主义认为,人

  • 孔子是如何看待“节俭”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孔子说:“奢侈的人不谦逊,节俭的人固执。与其不谦逊,宁可固执。”孔子向来提倡节俭,在《八佾》篇中,孔子曾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主张在礼节仪式上与其奢侈,不如节俭。本章进一步阐述奢侈和节俭对人道德品质的不同影响,他认为:过分奢侈的

  • 《劝学》中涉及哪些哲学知识?为怎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曾经担任过三次稷下学宫的“祭酒”。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等,位于齐国,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就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亚圣孟子两次游齐都没有收到重视,至始至终没能在这里混出

  • 为什么古代要抑商扶农,难道古人不懂钱的好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重农抑商的国策从秦朝时就确立了,而确立重农抑商国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重农”十分好理解,毕竟没有人种地,国家就没有粮食吃。那为为什么要“抑商”呢?原因就是为了“重农”跟“重战”。如果一个国家的商业过于发达,那么百姓就会都去搞商业,农民和士兵就没有人愿意去干。如果一个国家商业氛围过

  • 为什么古时候有人要辟谷?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古人认为辟谷可以轻身长生乃至修道成仙。据说三国方士左慈就善于辟谷不食,据说寿命达到了二百岁。辟谷并非一定要什么东西都不吃,有的人将茶叶放入水中熬成浓汁,据说每天服下两盏能够不饿。也有食用茯苓一类的山中奇珍充当餐饭的,茯苓被认为有养身长生之效。也有为了方便而辟谷的。古代医书中有行军辟谷方,用的是煮熟的

  • 《老子》怎样体现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展开全部《老子》已非《老子》,而是太史公曰:“与时迁移。”以当下为界的话,(怎样体现哲学思想)应始于胡适之先生。而唐君毅,与傅伟勋两位先生以诠释与创造的诠释学的风格用结构主义分层《老子》。而金岳霖先生更是以《老子》作为元学贯穿他,构建他的整个逻辑大厦。以至陈鼓应先生耕笔于一生,法《老子》之教者。外国

  • 浅谈你对唐朝的认识500字~900字(唐朝在我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有什么贡献和对世界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外交、打仗、人民平安、人民富裕、人民安全、扩大土地、管理、诗词等,国家的繁盛全是基於平民百姓,只要他们好,国家就安定、富裕.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始于高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最.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