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这首古诗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这首古诗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85 更新时间:2024/2/28 6:42:31

这首古诗反映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哲学思想.这首诗经被用来比喻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孙去,萋萋满别情。

翻译:古原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昌荣。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远处的春草侵占了古道,阳光下的绿色连着荒城。我又在这里送友人远去,萋萋芳草尽是离别之情。

扩展资料: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

因为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这首诗反映的哲学思想是: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一、原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二、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三、出处

唐·白居易《草》

扩展资料:

赏析

此诗作于贞元三年(787),作者时年十六。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精工,全篇要空灵浑成,方称得体。束缚如此之严,故此体少佳作。

据载,作者这年始自江南入京,谒名士顾况时投献的诗文中即有此作。起初,顾况看着这年轻士子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虽是拿居易的名字打趣,却也有言外之意,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及读至“野火烧不尽”二句,不禁大为嗟赏,道:“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并广为延誉。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文人是如何通过书法和国画来体现自己的哲学观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书法跟国画之所以可以在大众之间经久不衰的流传,就是因为它有帮助人们修身养性,沉着冷静的作用。学习书法跟国画的人都能进入一个恬静淡然的境界,追求宁静致远,人跟自然合一的观念。而这个观念最早起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老子。书法跟国画中也体现了很多哲学的观念,例如不争不抢,保持宁静淡然的处事态度。一、书法中的哲

  • 中国哲学经典中有什么逻辑上的明显缺陷?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本人自认为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但感觉这是一个回答起来容易招骂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缺乏逻辑思维传统,所以中国传统哲学家们的哲学经典基本都无法自洽成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充其量只能算是闪耀着哲学思维的思想火花。所以,不是逻辑上有无缺陷,而是较少有逻辑。当然,作为中国人承认这一

  • 儒家哲学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说一直以来占据着中国正统学派的地位,中国古典园林也同样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当他们在仕途不得志之时,往往寄情于物,隐逸文化也就空前繁荣。中国古典的文人园林大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建造的,如苏州的拙政园、退思园。儒家哲学思想以“仁”

  • 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在研究对象上有何异同?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命题,是实事命题,还是回顾命题。就实事说中国古代有经学,子学,没有哲学。经学研究对象为十三经。子学研究对象,各家学说杂谈。跟古希腊哲学不是一个东西,如何比。古希腊没有十三经,也没有先秦诸子学说。中国古代即古希腊哲学,也没有拉丁哲学。这是研究对象之异大体如是。而同则都是人类思想而已。什么叫哲学,世

  • 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还是古代文人那种自嘲的心态,反映对当时社会庸俗,势力的蔑视。但是他的哲学思想没咋感觉到,但是从他的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背后包含了什么中国古人为人处事的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南宋宰相赵普说过的一句名言。《论语》是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它既是历朝历代读书人科举考试、修身养性的必读经典,也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的一部治国良策。孔子被后世尊称为孔圣人,万世师表。孔子,本名孔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中国儒

  • 老子的思想存在局限性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的思想存在局限性吗?笔者认为,老子的思想存在局限性。老子思想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思想上的局限性。老子看不清历史发展趋势,企图开历史倒车。春秋末期,社会正在发生极为深刻的大变革,奴隶主阶级走向衰落,新兴地主阶级走向倔起。中小奴隶主纷纷破产,被毁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老子做为中小奴

  • 你觉得普通人在学习中西哲学时智商与情商哪个更重要呢?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笔者认为普通人在学习中西方哲学时,智商与情商素质之比同等重要,一定程度上情商稍高于智商。理由:就哲学知识属性而言,对其探讨与研究是极其困难与苦涩艰辛的,换言之,学习哲学不同于其它知识学术门类拥有直观具象性,便于深入分析思考,哲学是抽象的思维,是高等的智慧认知。这种人与天地万物对话融通过程是需要意志力

  • 王阳明的思想有哪些局限性?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在今天,显然有人把王阳明当成了神。王阳明是个古人,那自然就有他的局限性。一个人乃至一个哲学家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局限性,从王阳明时期到今天,将近五百年,科学在不断进步,哲学显然也是如此。我们今人看待古人,自然能轻易看到古人身上的局限性,起码也是来自于时代的局限,如果时至今日,若有人认为王阳明便是巅峰,我

  • 比较《论语》、《孟子》、《庄子》的思想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在我国五千年发展史中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这说明论语中的思想不仅适用孔子时代,更能契合时代的发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君子思想也不例外。孔子的“君子思想”不仅是当时的,更是当代的,是随时代变化而发展的,如今的君子思想也是在论语的君子思想上继承发展的,有其时代的含义。君子的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