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贵为什么叫旱地忽律(旱地忽律朱贵绰号意思的由来)

朱贵为什么叫旱地忽律(旱地忽律朱贵绰号意思的由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2 更新时间:2023/12/24 4:47:56

旱地忽律是“玄武”。《水浒传》中朱贵这个绰号,隐藏着一龟一蛇,合起来就是“玄武”。

施耐庵笔下的“忽律”,就是一种性喜吃蛇的龟。这种蛇把龟肉吃掉后,又钻进龟壳之中,引诱别的龟上当。所以,是龟、蛇合体,龟蛇相逢,就是“玄武”,朱贵其实就是“朱龟”。

“忽律”既然是玄武,那么,为何又以“旱地”修饰,这种蛇不能去水里吗?

“玄武”是霹雳大仙,更是朱洪武

“忽律”其实最先在《水浒传》中出场,也就是说,施耐庵开篇就隐藏了“玄武”。不信就请看书中的描述:“后来感的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 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这段话中,就隐藏了忽律,也就是玄武。

读者都明白,这段话是写赵匡胤出世的,赵匡胤在元杂剧和《新编五代史话》中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赵玄朗,施耐庵又把他写成了“太祖武德皇帝”。玄、武都有,所以,赵匡胤就是“忽律”。

这段出自《宋史·太祖本纪》的赵匡胤出世文字,其实更是引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而“太祖武德皇帝”则是赵匡胤、朱元璋谥号的提炼合成。朱贵谐音“朱龟”,其实是“朱圭”,圭是一种祭祀礼器,“璋”是半圭。所以,旱地忽律有一半说的是这样一只“圭”。

“忽律”就这样成了朱贵的绰号。那么,这只“忽律”为何只能在旱地活动,到了“水泊”就基本上没有多大作为了呢?

《宋史·太祖本纪》中说:“(建隆元年)三月,定国运以火德王,色尚赤”。也就是说,北宋是火,火当然就不能遇水了。

《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朱洪武出世前,他的母亲做了一个“仙缘”梦,梦见在“舍南麦场”遇到一个黄冠道人,这个道人给了她一粒白色药丸,要她吞下。梦醒之后,“口有香气”。第二天,朱重八诞生,当时,也是“红光满室”。施耐庵一笔写了两个“香孩儿”。

到了晚上,邻居看见他们家有光,以为失火了,便纷纷前去救火。到了近前,却发现根本就没有走水。

乡邻都能看到朱家有光,这就是《水浒传》中的“红光满天”,赵匡胤不过只是“红光满室”而已。所以,文本上写的是甲马营中的赵匡胤,实际上更侧重于写朱洪武。北宋是火德运,大明同样也是火德运。故而,旱地忽律朱贵只能是陆地上的玄武,不能在“水浒”、“水泊”中逞强。

这就是“水浒”、“水泊梁山”的终极寓意。大家若有兴趣,可以在王进到史家庄,周通、李忠到桃花村,宋江借宿穆家庄的故事中找找,看看有没有《明实录》中的“麦场”。如果有,那就铁定证明,《水浒传》就是隐写明朝秘史的,旱地忽律就是吃龟的蛇,龟蛇相逢便是“玄武”。

别人卖人肉馒头,朱贵却卖羓子

“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这回书写得有点奇怪,朱贵明明就是梁山的头领,但在聚义厅中却没有他的交椅。明明是朱贵领着林冲上的梁山,王伦却让林冲坐了第四把交椅,朱贵这才勉强恭陪末席,坐在了第五把交椅上。

更奇怪的是,后面写到的催命判官李立、母夜叉孙二娘夫妇开黑店,把客人麻杀了,以人肉做牛肉卖。而朱贵在水泊边上开黑店,同样干着杀人越货的买卖,把过往客商杀了,肥的熬油点灯,瘦的却做成“羓子”卖。什么是羓子?

羓,是一种十分名贵的羊,羓子,就是这种羊做成的羊肉干。朱贵为何卖这种奇怪的玩意,是不是他更有头脑,善于经营,卖羓子比卖人肉馒头更赚钱呢?

《水浒传》中的各类动植物都不是随意一写,其中都有深刻的寓意。以人肉当牛肉卖,隐藏的是李世民,唐太宗属牛,在《水浒传》中被杀、被卖、被吃。施耐庵为何这样写,这其中的深意不在这里解读,此处专讲朱贵卖羓子。

羓子是羊肉干,朱家属羊的人就是故太子朱标。所以,《水浒传》故事的背景中,朱标已经不在了。朱标已故,那就意味着朱洪武已经“孙立”。“孙立”是导致靖难之役的根本诱因,《水浒传》写的就是这场朱家大火并。

因此,林冲雪夜上梁山这段故事中,还有一个比较奇怪的情节,这个情节写的是朱贵:“戴深檐暖帽,身穿貂鼠皮袄,脚着一双獐皮窄靿靴,身材长大,貌相魁宏,双拳骨脸,三叉黄须,只把头来摸着看雪。”

这段话隐写的就是朱洪武,此处不多做解读,只看最后一句“只把头来摸着看雪”。这句话中的“摸头”也是出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说的是朱重八小时多病,一个和尚以手“摩”了他的头,于是,病就好了。

但是,施耐庵为何特别写了朱贵“看雪”的细节呢?其实,这个细节也隐藏着“玄武”的,隐藏着“忽律”。

旱地忽律是《水浒传》中的总妖魔

洪太尉是因为宋仁宗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这次早朝,前往龙虎山去诏请张天师进京祈禳瘟疫的。这个时间节点,在“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再次展示,就是宋江吃的三杯仙酒、三枚仙枣,受了三卷天书,天书长五寸、阔三寸、厚三寸。因此,九天玄女之“玄”也就照应了宋仁宗早朝中的“玄”。

三月初三,是玄武的诞辰,因为这一天的早朝,便引出了龙虎山上的玄武。

写宋仁宗早朝之前,有一首回前诗,这首诗是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很明确,写的就是“明”。其第一句说的是“绛帻鸡人报晓筹”,绛,红色,鸡报晓,说的是明朝皇城边上的鸡鸣寺。鸡鸣寺还将在后文书中写到,其中一处就是时迁偷报晓公鸡,引发了三打祝家庄之战,这场战斗就是朱棣攻陷南京之役。

既然是玄武惹的祸,那么,洪太尉误走妖魔这段故事中,肯定就少不了“玄武”了。

洪太尉来到龙虎山上,遇见了一只白额锦毛虎和一条雪花大蛇。这只虎就是锦毛虎燕顺,这个清风山的大头领头上裹着“绛红”头巾,他的两个寨主王英、郑天寿也裹着红头巾,对应的就是第一回书的回前诗“绛帻”,他们都是“鸡人”。这三个头领的名字合起来读,就是“燕王英武真天授”。

锦毛虎暗喻的是燕王,那么,雪花大蛇就是朱允炆了。没错,朱允炆就是出生于蛇年大雪节前夕之雪花大蛇。

从龙虎山上下来后,第二天,洪太尉游览各处殿宇,在伏魔大殿中见到一块石碣“遇洪而开”。这块石碣是一只龟驮着的,这只龟就与雪花大蛇一起,构成了“玄武”。而且,张天师虚靖先生死后就葬在了龟山之下。龟蛇相逢,妖魔出世,靖难之役爆发。

燕王朱棣以玄武之名奉天靖难,他所奉之天其实不是奉祖训而“清君侧”,是他自己要谋反篡位。因为,玄武大帝是玉皇大帝的接班人,《水浒传》中的玉皇,就出自朱元璋之“璋”。朱棣夺位成功后,就自称是玄武大帝转世。

朱贵,实则“朱龟”,乌龟壳中藏着蛇,集龟蛇于一体。所以,他穿着“貂鼠皮袄”,“獐皮窄靿靴”,既是属鼠的燕王,又是“璋(獐)”。朱洪武搞“孙立”,燕王就搞事情,搞得天下不太平。所以说,“旱地忽律”是《水浒传》中的总妖魔,他是隐藏得最深的梁山第一任寨主,几乎与杜迁同时坐在了第一把交椅上。

林冲也有燕王隐喻,所以,燕老四就坐在了第四把交椅上。朱贵坐第五位,其实就是“九五之尊”。

标签: 忽律旱地朱贵绰号意思由来为什么

更多文章

  • 红楼梦里的探春远嫁后的结局(贾探春远嫁后的过得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贾探春,结局,过得怎样,红楼梦

    贾探春的结局与大姐元春一样,是被弓弦勒死的。元春、探春都是不能善终的结局,那么,她们家中的姐妹们当中还有比这更惨的结局吗? 我把远嫁二字打上了引号,说明“远嫁”只是一种借喻手法,真正要写的并不是探春出嫁了。《红楼梦》与《西游记》都受《水浒传》的启发,甚至是继承了《水浒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

  • 红楼梦作者爱新觉罗·弘暟真的吗(真实作者是康熙孙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作者,孙子,康熙,真实,爱新觉罗·弘暟,红楼梦

    《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我虽然也有心中的人选,但却不敢妄下结论。不过,我却敢坚决地否定,这部伟大的著作,肯定不是所谓的爱新觉罗·弘暟写的。以下,我简要地以《红楼梦》文本,以及其中隐藏的历史背景,证伪爱新觉罗·弘暟《红楼梦》作者之说。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的总

  • 武松为什么要替施恩报仇(武松为了答谢施恩做了哪些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松,答谢,施恩报仇,哪些,为什么,为了

    这个细节隐藏着极深的机密,是大明王朝的一段隐秘历史。假如把这个细节解读出来,一段被争议了几百年的悬案,恐怕就有答案了。那么,武松得免死罪,施恩反而大哭,究竟是什么原因,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水浒传》中的绰号,尤其是七十二地煞的绰号,除了孙立而外,都是施耐庵原创。既然是原创,就不

  • 水浒108将哪个最无能(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谁排名垫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垫底,好汉,梁山,排名,无能,哪个,108,水浒传

    梁山没有无能之辈,水浒108将人人都是可用之才。但是,如果仅从文本故事中解读,梁山却似乎有很多能力低下之人。以下,我就举几个比较“公认”比较低能的梁山好汉,大致看看他们文本背后的形象,了解一番108将中到底有没有最无能的人。 书中唯一没有交代会武功的人就是宋清,以武功论,宋清肯定是最无能了

  • 中年女人穿着看出生活质量(人到中年穿衣服懂得品味 )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有人说,看中年女子的穿着,就能看出她的生活质量。这话太片面,我觉得靠穿着看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不太靠谱。俗话说:人不可貌相。穿着贵气光鲜亮丽的女人,不一定就有钱,生活就有质量;穿着朴素不太讲究的女人,不一定就没钱,生活就没有质量。关键是这个“质量”二字,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多体现在

  •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古代学历等级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学历,贡士,顺序,进士,举人,秀才,等级,相当,古代,现在

    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这种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按照《清史稿·选举志》的说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清朝时期,科甲出身的官员被称为“正途”出身,由此可见科举取士在清代

  • 明朝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影响(对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西洋,影响,郑和,意义,历史,交流,文化,明朝

    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郑和舰队的大航海时代,要比之欧洲的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早了整整一百多年。可是,最后郑和舰队辉煌的航海成果,却以一种莫名其妙的形式被彻底毁灭了。让人遗憾的是,就是这次航海的终止,中国跟人类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擦身而过。自此,中国也许因此失去了大半个世界。1399年,朱棣的千军万马

  •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简介(蒙古族特色和习俗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俗,习俗,简介,特色,介绍,习惯,蒙古族

    蒙古族食物以奶制品、肉和面食为主。蒙古族除手抓肉外,还喜炖羊肉、火锅。面拌以炒面为主。食用时加酥油或牛羊油,以茶水搅拌。各类面食也是常用食物。奶茶和面制干粮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以笑面迎接,摆上奶酪、奶油和各种面制干粮,捧上奶茶。茶后,向客人敬上醇美的奶酒和白酒,主人把自己酒碗里的酒让在座的

  •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梗概(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普罗米修斯,梗概,神话,内容,希腊,故事,主要

    普罗米修斯是最古老的泰坦神之一。他是亚帕托斯的儿子,也是伊比·莫特斯的兄弟。他还有一个名字叫Chance,因为他随时随地畅想未来,对明天、下周、明年甚至100年后会发生的事情做实时准备。他的弟弟也有一个名字叫后嗣,因为他总是在回顾昨天、去年甚至100年前发生的事情,而不考虑未来会发生什么。泰坦与宙斯

  •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科举制从诞生到完善的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科举制,发展史,历程,制度,诞生,影响,完善

    从汉代(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引入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是中国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1905年清朝进行现代化尝试时废除。考试制度在隋朝(581-618年)系统化,成为招募官僚的正式方法。目的是确保任命政府官员是基于才能,而不是世袭。从理论上讲,中国的任何成年男性,无论其财富或社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