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内务府相当于什么机构(清朝的内务府是现在什么部门)

内务府相当于什么机构(清朝的内务府是现在什么部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21 更新时间:2024/1/16 18:25:57

“树小房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

这是对清朝时候内务府的一句谑称。若是看见一座新盖的大豪宅,院子里树都是刚栽的,屋子里挂的书画也都是当世人的作品,那这家的主人准是在内务府当差。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内务府这个机构实在太肥了,这帮当差的进去都赚的盆满钵满,全是暴发户。赚了钱就买房子置地,附庸风雅,所以才有了上面这两句话。

那么这个内务府究竟是个干什么的机构?它到底有多肥呢?

内务府是清代独有的机构,也差不多是规模最大的机构,职官三千多人。下辖“七司三院”,“七司”分别是广储、都、掌仪、会计、营造、慎刑、庆丰。

“三院”是上驷院、武备院和奉宸院。每个部门各司其职,打理皇家的各项事宜。说白了就是皇帝从生到死的所有衣食住行都归内务府管。

内务府办差的大多都从上三旗的包衣里挑选,皇帝觉得这些人身份低微,老实听话,好使唤。

然而实际上这些奴才们可是把皇帝忽悠的够呛。

举几个例子来说吧。

道光皇帝出了名的勤俭,裤子破了不换新的,要打上补丁继续穿。而根据《春明梦录》的记载,内务府给这块补丁的开价是三千两。这一块补丁的成本几乎没有,就是白宰皇帝三千两银子。

光绪皇帝被宰的更狠。光绪爱吃鸡蛋,每天要吃四个。当时鸡蛋一个也就几钱而已,内务府却开价三十四两。光绪某次拿着鸡蛋问翁同龢,“此种贵物,翁师傅可曾吃过?”翁同龢一看就明白了,但也不敢戳穿。

只好说:“这东西这么贵重,老臣家里怎么吃得起?只偶尔逢年过节买一两个尝尝滋味罢了。”内务府每年只鸡蛋这一项,就宰光绪一万多两。

这还只是平时衣食上的小事,若有工程项目,更是贪得无厌。

齐如山先生的《清宫史话》里提到了内务府办的两项工程。

一是光绪大婚之前,正巧太和门被意外焚毁。重修的话,时间来不及。就有人出主意要雇佣一批棚匠,扎一个“太和门”出来,然后刷上油漆,可以以假乱真。

内务府奉旨照办了,的确效果不错,几天功夫,一座“太和门”就成了,若是不说,没人想得到这是扎出来的。然而这项工程内务府报账是七十多万两,这个价钱,重修几座真的太和门都绰绰有了。

还有一件,更是厉害了。西陵门外一座石牌坊,年久失修,已经歪了,要重新修缮。内务府报价三十几万两,实际上雇几个工人就可以,人工费相当便宜。

更绝的是,内务府办差的人拿到钱之后,居然根本没干活,就随便找了几根木头,在歪斜的地方支了起来,就算是完工了。几根破木头杆子就掏出来三十几万两,可见这些人心有多黑,手有多狠。

讽刺的是,一直到皇帝都下岗了,内务府的这些奴才也没下岗。

因为溥仪虽然已经退位,但是根据“皇室优待条例”,他还住在紫禁城里,内务府就还得为他“服务”。直到1924年,溥仪被迫离开紫禁城,搬入北府,才算是真正的断了内务府的“财路”。

更多文章

  • 巡抚于成龙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历史上他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于成龙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一份奏折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奏折的作者是于成龙,内容是推荐于成龙为江宁知府。于成龙推荐于成龙,乍一看,还以为是于成龙毛遂自荐呢,其实,这是两个人重名了。清朝有两个于成龙,写奏折的这个于成龙是山西人,时任两江总督,人称“大于成龙”。被推荐的这个于成龙是直隶人,时任通州

  • 胡惟庸为什么杀刘伯温及他儿子(真的是被胡惟庸毒死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惟庸为什么杀刘伯温

    史料记载,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的。史料上是这样说的,刘伯温生了重病,朱元璋让作为宰相的胡惟庸派御医去看刘伯温。御医看了刘伯温,给刘伯温吃了药以后,刘伯温就感觉他的心中有一块石头,沉甸甸的,怎么也下不去。刘伯温心里很怀疑,觉得是胡惟庸派的御医,在药里动了手脚。于是他把这件事给朱元璋讲了。当然了,他不可能

  • 明朝朱标有几个儿子(朱标这一支后代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标有几个儿子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人所建立的王朝,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为朱元璋,朱元璋从一介布衣做到一朝天子。朱元璋的成就是非常高的,朱元璋的成就在封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朱元璋是一位非常重视太子的皇帝。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朝历代的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的微妙,皇帝也害怕太子的势力太大会

  • 朱元璋时代有多可怕(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非常残忍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时代有多可怕

    明朝开国功臣是被杀的最狠的一批,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刻,一个乞丐和尚,经过十几年出生入死的艰苦生活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但朱元璋却十分清醒,大明王朝虽然建立了,但是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挑战和困难,如何对付这批天不怕地不怕的骄兵悍将,如何制服这些心高气

  • 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是谁(崇祯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明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皇帝是明帝国在大一统时期最后一任皇帝,作为一个二百多年大帝国的末代君主,这位皇帝最终自杀殉国。要知道,中国历史上主动自杀殉国的皇帝并不多,崇祯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因此,后世对于崇祯多表示了同情和理解,认为他接手明朝的时候已经难以挽回,明朝灭亡罪不在他,而是大势所趋。但是,也有人认为,明朝灭亡是

  • 明英宗这么昏庸为何还叫英宗(明朝朱祁镇是不是昏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英宗这么昏庸为何还叫英宗

    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朝的治世局面,那便是“仁宣之治”也就是朱高炽和朱瞻基的时代,这个时代堪比唐朝的贞观之治。只是,仁、宣二宗较之明初的三位皇帝“知名度”不是很高,才显得有些“默默无闻”。然而,朱瞻基去世之后,年幼的英宗即位,自此明朝政治便一蹶不振。可以说明英宗时代是明朝由盛而

  • 文武二圣指的是谁(古人所称文武二圣哪两位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武二圣指的是谁

    在虚拟小说中“圣人”历万劫而不灭、染因果而不沾。与天道同在,与大道同存。一念可知过去、现在、未来任何人、事、物,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毁灭无数宇宙,可开天辟地、再创洪荒。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

  • 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

    永乐大典恐怕是现代人知道“永乐“一词的重要来源,永乐是朱棣的年号,这位开创了“永乐盛世“的帝王,却在晚年决定迁都,将首都从安逸富庶的南京迁往前线的军事重镇北平。这不仅让当时的众臣百官不解,也让后人对这一行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当然,要判断这一决定是否合理,我们首先要先了解朱棣的生平。 朱棣虽然生

  • 乾隆为什么不杀和珅(乾隆是真的把和珅留给嘉庆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为什么不杀和珅

    你见过教科书级别的表忠心吗?如果没有,接下来请收看和珅的专业表演。奴才侍奉皇上,只有三个字,不用心。皇上天纵英明、圣虑深远,做奴才的再怎么用心也不及万一,反倒落得个曲解逢迎、事君不诚的结果;还不如干脆废掉心机,执拗了也好,喜欢了也罢,只凭一片忠心侍奉主子。就像一条狗对待它的主人一样,几曾见过狗对主人

  • 杨贵妃身高153体重160斤(历史上她的真实身高体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杨贵妃身高153体重160斤

    杨贵妃,名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事迹至今让人津津乐道。根据史书记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西施、王昭君及貂蝉,不但具有倾国倾城之貌,而且身材都相当苗条,极为符合正常人的审美观点。唯独杨贵妃不同,她体态丰腴,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比较胖。她到底有多胖呢?关于杨贵妃的身材,有好几种不同的版本。说法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