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渊恨李世民吗(唐太宗李世民抢了李渊的皇位吗)

李渊恨李世民吗(唐太宗李世民抢了李渊的皇位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54 更新时间:2024/2/4 14:47:03

唐初的玄武门之变,可谓惨烈至极,秦王李世民杀死亲哥哥太子李建成和亲弟弟齐王李元吉,连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不分年龄大小都杀死,还霸占了弟媳杨氏,更是顺势逼宫唐高祖李渊,使自己先成为太子。

玄武门之变看似是一场夺嫡政变,是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但其实本质上是唐高祖李渊通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之手,来打压秦王李世民这个开国第一功臣,由此引发了李世民的反击。

像玄武门之变前夕,突厥进犯,李渊不只没有用李世民反用李元吉,李元吉更是借机征调秦王府的大将和精兵,要架空李世民,剥夺他的兵权。

这背后自是有着唐高祖李渊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这个开国第一功臣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来反击。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之所以没有就势杀掉李渊,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李渊太会见风使舵了,知道事情不可为就转而大力支持李世民,是先认为李世民做得对,立其为太子,再禅位于他。

而李世民在当太子两个多月的时间中,将朝廷内外安插上自己人不说,还清理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余党,是彻底坐稳了皇位,李渊这个太上皇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所以根本没必要除掉李渊。

当然还有重名节的因素,不过这是次要因素,在李渊配合自己,没必要除掉的前提下,即使李渊之前支持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打压自己,那也不用因此弑父,毕竟弑父这种事情是大逆不道的。

更何况李世民已经杀兄杀弟了,再弑父的话,那么当皇帝当得再好,滔天骂名也避免不了,而不弑父的话,骂名那可就小得多了,所以真没什么必要。

当然如果李渊不配合,哪怕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以后,特意派杀了李元吉的尉迟恭杀气腾腾进宫“护驾”,李渊还大声呵斥,并且说道李世民是造反的话,那么李世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杀死李渊。

毕竟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大,但还是可以打扮一二的,大不了完事以后“丢车保帅”,说道尉迟恭大逆不道杀死皇帝李渊,再将其处死,或者是先将李渊控制起来。

再以李渊名义发号施令禅位于自己什么的,等自己彻底坐稳皇位以后,太上皇李渊就得急病“暴死”了。

总之方法多的是,即使弑父,也可以通过多种相对来说温和的方式,来降低负面影响,甚至掩盖自己的罪名,使得世人只是有所猜疑,而不是肯定自己就是弑父,那么就无所谓了。

退一步说,即使实锤弑父了也没事,像“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在沙丘之乱以后被活活饿死,就是他的次子赵惠文王授意所为,而赵惠文王实际上弑父以后,等于彻底掌握了赵国的军政大权,是稳坐王位得以善终。

既是好人,又是好皇帝的寥寥无几,往往是好皇帝的,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人,以唐太宗李世民的雄才大略,他只要作为好,即使弑父其实真没有什么。

名节对于这种雄才大略之主根本不是什么束缚,只不过唐高祖李渊很会见风使舵,很会配合,很好控制,所以李世民真没必要杀他罢了。

标签: 李渊恨李世民吗

更多文章

  • 内务府相当于什么机构(清朝的内务府是现在什么部门)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内务府相当于什么机构

    “树小房新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这是对清朝时候内务府的一句谑称。若是看见一座新盖的大豪宅,院子里树都是刚栽的,屋子里挂的书画也都是当世人的作品,那这家的主人准是在内务府当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内务府这个机构实在太肥了,这帮当差的进去都赚的盆满钵满,全是暴发户。赚了钱就买房子置地,附庸风雅,所以才

  • 巡抚于成龙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历史上他是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于成龙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一份奏折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奏折的作者是于成龙,内容是推荐于成龙为江宁知府。于成龙推荐于成龙,乍一看,还以为是于成龙毛遂自荐呢,其实,这是两个人重名了。清朝有两个于成龙,写奏折的这个于成龙是山西人,时任两江总督,人称“大于成龙”。被推荐的这个于成龙是直隶人,时任通州

  • 胡惟庸为什么杀刘伯温及他儿子(真的是被胡惟庸毒死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胡惟庸为什么杀刘伯温

    史料记载,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的。史料上是这样说的,刘伯温生了重病,朱元璋让作为宰相的胡惟庸派御医去看刘伯温。御医看了刘伯温,给刘伯温吃了药以后,刘伯温就感觉他的心中有一块石头,沉甸甸的,怎么也下不去。刘伯温心里很怀疑,觉得是胡惟庸派的御医,在药里动了手脚。于是他把这件事给朱元璋讲了。当然了,他不可能

  • 明朝朱标有几个儿子(朱标这一支后代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标有几个儿子

    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人所建立的王朝,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为朱元璋,朱元璋从一介布衣做到一朝天子。朱元璋的成就是非常高的,朱元璋的成就在封建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朱元璋是一位非常重视太子的皇帝。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历朝历代的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的微妙,皇帝也害怕太子的势力太大会

  • 朱元璋时代有多可怕(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非常残忍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时代有多可怕

    明朝开国功臣是被杀的最狠的一批,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刻,一个乞丐和尚,经过十几年出生入死的艰苦生活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但朱元璋却十分清醒,大明王朝虽然建立了,但是也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挑战和困难,如何对付这批天不怕地不怕的骄兵悍将,如何制服这些心高气

  • 大明最后一个皇帝是谁(崇祯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明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皇帝是明帝国在大一统时期最后一任皇帝,作为一个二百多年大帝国的末代君主,这位皇帝最终自杀殉国。要知道,中国历史上主动自杀殉国的皇帝并不多,崇祯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因此,后世对于崇祯多表示了同情和理解,认为他接手明朝的时候已经难以挽回,明朝灭亡罪不在他,而是大势所趋。但是,也有人认为,明朝灭亡是

  • 明英宗这么昏庸为何还叫英宗(明朝朱祁镇是不是昏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英宗这么昏庸为何还叫英宗

    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之后,出现了一个明朝的治世局面,那便是“仁宣之治”也就是朱高炽和朱瞻基的时代,这个时代堪比唐朝的贞观之治。只是,仁、宣二宗较之明初的三位皇帝“知名度”不是很高,才显得有些“默默无闻”。然而,朱瞻基去世之后,年幼的英宗即位,自此明朝政治便一蹶不振。可以说明英宗时代是明朝由盛而

  • 文武二圣指的是谁(古人所称文武二圣哪两位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武二圣指的是谁

    在虚拟小说中“圣人”历万劫而不灭、染因果而不沾。与天道同在,与大道同存。一念可知过去、现在、未来任何人、事、物,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毁灭无数宇宙,可开天辟地、再创洪荒。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圣人”指知行完备、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总的来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这个词语最初出于对“至善”“至

  • 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为什么迁都北京

    永乐大典恐怕是现代人知道“永乐“一词的重要来源,永乐是朱棣的年号,这位开创了“永乐盛世“的帝王,却在晚年决定迁都,将首都从安逸富庶的南京迁往前线的军事重镇北平。这不仅让当时的众臣百官不解,也让后人对这一行为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当然,要判断这一决定是否合理,我们首先要先了解朱棣的生平。 朱棣虽然生

  • 乾隆为什么不杀和珅(乾隆是真的把和珅留给嘉庆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为什么不杀和珅

    你见过教科书级别的表忠心吗?如果没有,接下来请收看和珅的专业表演。奴才侍奉皇上,只有三个字,不用心。皇上天纵英明、圣虑深远,做奴才的再怎么用心也不及万一,反倒落得个曲解逢迎、事君不诚的结果;还不如干脆废掉心机,执拗了也好,喜欢了也罢,只凭一片忠心侍奉主子。就像一条狗对待它的主人一样,几曾见过狗对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