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谁赢了(曹操和刘备决战汉中的优势)

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谁赢了(曹操和刘备决战汉中的优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33 更新时间:2023/12/6 2:50:49

两个原因:一是逼不得已;二是主动放弃。

曹操拼了老命是可以拿下汉中的,但是他最终放弃了。

这不是因为曹操怯懦,而恰恰说明了曹操的高明,败在了战场却赢在了战略。

1.逼不得已,因为夏侯授首

夏侯渊张郃都是猛将,所部五万自是精兵,但是却输给了刘备。这是曹操没有想到的。因为汉中较量中,曹操的优势比较大。

第一个优势是政治优势,割据汉中的老大张鲁,是向曹操投降的,他可不是向刘备投降的,所以这一仗曹操占理。

第二个优势是先发优势,汉中之战不是曹刘两军拼脚力、看谁先跑到汉中插旗,而是曹操大军已经占定了汉中,而且在主要关隘布防了。

第三个优势是蜀汉力弱,刘备刚刚拿下益州没多久,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巩固政权、整理内政、安抚益州士族,这都需要时间和精力。

但是,夏侯渊却偏偏被刘备打败了。

是不是如曹操所说:

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

夏侯渊真得是白痴将军吗?不可能,这是曹操在推卸责任。因为夏侯渊在汉中干刘备的时候,曹操就在关中呆着,没有及时支援,曹孟德轻敌了。

夏侯渊是因为修鹿角被干死的吗?这倒是事实,但也只能说这个身先士卒的将军,运气实在太差,不能说他就是白痴。

如果真是白痴,曹操也不会派他去守汉中。

那么,关中之战,夏侯渊为什么败了?

因为刘备玩命了。刘备进攻汉中的时候,号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老爷们去打仗、老娘们运粮草。这是把整个益州都发动起来了,刘备非要拿下汉中不可。

所以,在战略决心上,刘备已经胜了曹操。

所以,刘备打败夏侯渊之后又逼退曹操,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2.主动放弃,因为重心内政

赤壁之战前,曹操无年不战,打完袁绍打乌桓、打完北方打南方、打完荆州打江东。但是,赤壁之战后,曹操就消停了很多,一些仗能不打就不打了、一些地能不占就不占了。

因为曹操要实施工作重心的转移,由征伐到内政。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转变?

早些年征战太多,中原以及北方虽然占领,但是曹操的权力并未对这些地方进行有效插手和深刻介入。

另外就是赤壁之战把曹操给打清醒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统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还有就是中原已经残破非常,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进行修复。这就需要曹操把精力用在内政方面。

而且,这个工作也只能由曹操亲自去做。别人不行,不是镇不住的问题,而是曹操都不知道派谁去干。因为世家豪门还在尊汉献帝,而不是真心尊他曹孟德。

所以,赤壁之战前,曹操是丞相;赤壁之战后,曹操就是没完没了地给自己封官,先是公爵后是封王,目的就是要巩固权力。

那这跟汉中之战有多大关系?关系很大。

首先,即便占领汉中,曹操也没有能力进攻益州,汉中就没有战略前沿的价值。所以,对曹操而言,汉中只能守。

其次,汉中要牵涉很大的精力和物资。关中与汉中之间隔着秦岭,这是最考验曹军后勤运输的;益州与关中隔着大巴山,这是最考验刘备后勤运输的,但大巴山比秦岭好走。所以,占据汉中、守住汉中,曹操的成本极高。

曹操占据汉中的结果:他要翻越秦岭向汉中输送物资,那么汉中是前线战场而关中是后勤基地,曹操要拿出整个关中支援汉中。那么,关中就可能被汉中拖垮。

刘备占据汉中的结果:刘备要翻越大巴山向汉中输送物资,那么汉中是前线基地,整个益州就是后勤基地,刘备要举国对抗曹操。那么,益州就可能被汉中拖垮。

刘备占据汉中,曹操就可以拒守秦岭,秦岭成为关中防线,而秦岭完全能够挡得住刘备。原因就是秦岭真得不好走,要是好走,诸葛亮姜维北伐,早就突破了。

利弊权衡,曹操放弃汉中,可能是最好的结果。

3.战略格局,曹操碾压刘备

刘备对曹操的评价是“能”,就是这个人非常厉害。诸葛亮对曹操的评价是“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就是这个人太能打仗。

但是,曹操还是个战略格局的高手。他主动放弃汉中,且迁走汉中十余万百姓,给刘备留下了一片狼藉。这就是把矛盾和负担,全都甩给了刘备。而自己呢?曹操可以踏踏实实地用秦岭大山挡住刘备对汉中觊觎,秦岭足抵十万大军。

曹操如此,刘备呢?

刘备有逼不得已的原因。就是大巴山虽然难走,从成都向汉中输送物资,也需要上千公里的路程,但是他必须拿下汉中。因为汉中是益州门户。

然而,刘备并非完全没得选,他还是可以做出战略选择的。这个涉及战略选择的问题就是:在哪里定都。

刘备选择成都,这等于是把自己封死在了巴蜀之地。从成都,无论是奔向荆州、还是奔向关中,都会遭遇到运输成本的问题。打仗,部队得走到前线、物资得送到前线,而从成都给运物资和部队,都是非常贵的。

那刘备应该怎么选呢?刘备应该更有雄心一点,定都重庆。重庆这个地方,不仅能够支援汉中,而且也能够支援荆州。如果刘备在这里定都,关羽走麦城,就可能不会发生。

所以,在战略格局的问题上,曹操碾压刘备。

标签: 汉中刘备曹操决战优势

更多文章

  • 汉初三杰是张良韩信和谁(刘邦对这三人的评价谁更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初三杰,张良,刘邦,韩信,评价,厉害

    人都是生活在关系之中的。所以,就得在关系中看待人和评价人。评价汉初三杰,需要以刘邦为锚定来比较。张良与秦朝有国仇家恨。所以,根本不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张良就搞起了恐怖活动,刺杀秦始皇。张良已经具备成为英雄的全部故事元素,有能力,有仇恨,贵族而草莽。但是,事与愿违,张良就是当不成乱世一枭雄,他始终没

  • 王允与貂蝉到底什么关系(貂蝉为什么愿意帮助王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杂谈

    貂蝉本是歌妓,被王允视为“女儿”,但在她委身董卓、吕布之前,王允早就占有了她。当然,貂蝉也有自己的野心,这也是王允把她送给董卓的原因之一。貂蝉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闭月羞花”一词中的“闭月”,就是用来形容貂蝉的美貌的。在《三国演义》的设定中,貂蝉是司徒王允府中的歌妓,一直被王允当做“女儿”对待。16

  • 明朝朱瞻基为什么壮年而死(朱瞻基那么年轻就死成了谜团 )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杂谈

    朱瞻基13岁被立为皇太孙,15岁远征漠北,26岁登基,次年就平定叔叔的叛乱。他不好女色,不弄丹药,却在36岁时突然暴毙。他的死因,后世争论了600年。明宣宗朱瞻基,是朱棣最宠爱的孙子,自小被他当成接班人培养。朱瞻基出生时,朱棣还是燕王,但他突然梦见了父亲朱元璋。在梦中,朱元璋将象征着权力的大圭,赐给

  • 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哪个重要(哪张战争的影响意义更大)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官渡,赤壁,战争,意义,影响,重要,哪个

    含金量的标准必须要先给定下来,否则没法讨论。标准就是对之后历史走向的影响,不做价值判断只做客观评价。赤壁之战的意义更大一点。论据有三:1.大格局上看:官渡之战是北方统一之战,赤壁之战是南北分裂之战官渡之战,之所以没有提前爆发,主要原因是袁绍没有统一河北。如果袁绍提前统一了河北,他根本就不会给曹操机会

  • 项羽死于哪一场战役(楚汉之争项羽败在什么地方 )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杂谈

    古老的《孙子兵法》早就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也就是说,战争的胜负不仅可以决定个体的命运,还能决定历史的走向。楚汉战争历时三年,其中以项羽和刘邦的彭城大战和垓下之战最为精彩。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以3万兵马大败刘邦五十万大军。可是到了垓下之战时,时不我与,楚霸王项羽终于节节败退,最终

  • 清朝最后一批宫女去哪了(清朝灭亡后宫女的结局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宫女,灭亡,结局,清朝,最后,如何

    清朝的宫女,都是上三旗贵女,但清朝灭亡后,没人会娶她们。她们有4个去处,自愿去青楼、被男人玩弄还算好结局,绝大多数的际遇都很惨。1912年,隆裕太后临朝称制,颁布《退位诏书》,自此清朝灭亡,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正式结束。大家欢呼雀跃,紫禁城的宫女们却发了愁。清朝的宫女,大多非富即贵。她们舍弃锦衣玉食的生

  • 蒲松龄塑造婴宁这一形象的意义(蒲松龄笔下婴宁有哪些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婴宁,蒲松龄,笔下,特征,塑造,意义,形象,哪些

    蒲松龄与他同时代法国作家莫迫桑是公认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但莫迫桑举世闻名而蒲松龄的地位却远远不如莫迫桑,而实际上,蒲松龄的成就远远高于莫迫桑。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无疑是蒲松龄文学成就的体现,但此书刚刚出现的时候评价并不高,认为此书过于荒诞,纪晓岚尤恨这部书,他儿子就是看这部书晚上睡觉梦见“鬼”吓死的

  • 李治娶武则天没人反对吗(武则天跟李治是真爱感情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治娶,武则天,反对,感情

    虽然武则天是李治的庶母,但李治娶她,娶得名正言顺。另外,李治还把她姐姐母女,都纳入了后宫。都说“脏唐乱汉”,但唐朝的“婚嫁乱象”,还真算不上败坏人伦。最初,武则天是李世民的小老婆。她进宫时,只有14岁,被封才人,赐号“媚”。在李世民的后宫,武则天足足待了11年,却始终不曾被晋封,一直都是才人。公元6

  • 宁穷死不娶生妻是什么意思(宁穷死别娶生妻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生妻,穷死,意思,出自,宁穷死别,哪里,什么

    很多俗语,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金玉良言。生妻,最早指年轻貌美的妻子。但除了“宁穷死,别娶生妻”外,还有“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寡妇门前是非多,但古人宁可娶寡妇,也不娶生妻,为什么?这事,和苏武有关。“生妻”一词,最早就出现在苏武的故事中。当时,苏武出使匈奴,却惨被扣留。为了让苏武投降,匈奴贵族用了很多

  • 岳飞死后秦桧活了几年(秦桧因为什么害死岳飞)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秦桧,岳飞,什么,因为

    岳飞死后,秦桧作为大功臣,当了23年宰相。除了杀岳飞,他基本没做什么错事,但秦桧死后,宋高宗仰天大笑:“老匹夫终于死了,朕再也不用在鞋子里藏刀了!”秦桧是南宋宰相。公元1142年(绍兴十二年),秦桧诬告岳飞。秦桧称:(岳飞)谩侮先皇、意图谋反、受诏不救淮西,其罪当诛。同年12月,宋高宗下令:“岳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