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锦衣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明朝锦衣卫是什么官职)

锦衣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明朝锦衣卫是什么官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96 更新时间:2023/12/18 10:35:46

打个赌,说起锦衣卫许多人立马会想到这三件:飞鱼服、鸾带、绣春刀

在我们的第一印象中,这三件是那群精神小伙标配,好像是个锦衣卫就有,好像任何场合都能穿来装酷,但事实真如此吗?

首先第一个问题,锦衣卫都有飞鱼服绣春刀吗?

答案是否定的。所谓飞鱼服顾名思义,就是绣着飞鱼的锦服,长这样。

调皮的朋友看了图就纳闷了,飞鱼飞鱼怎么不见鱼儿呢?当然,这里的飞鱼不是飞着的鱼儿,而是头上有犄角(蟒身)、身后有尾巴(鱼尾)、腰背部有双翼的奇怪生物。你要是不仔细看,真的很像是蟒。

而在明朝,飞鱼的地位仅次于蟒。所以你稍微动动脑筋想,蟒袍那是皇帝赐才有的,飞鱼服自然也是皇帝赐才有的。明朝的飞鱼服有两种样式,如下图,一个黄色一个红色,你觉得哪个更好看呢?

要想得到这两种飞鱼服,只能是锦衣卫掌卫事者,也就是掌管锦衣卫的指挥使,一般打工人锦衣卫是没有的,所以电影只是为了节目效果。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接下来看第二个。被赐飞鱼服可是很大的荣耀,你想这衣服穿着简直天龙人,平常穿出去耍酷撩妹行不行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明朝规定,只有陪伴皇帝出席大型仪式,譬如祭祀历代帝王等场合,才能穿上飞鱼服,而没有被赐予飞鱼服的锦衣卫,像什么千户百户之类的,都只能穿青绿色的锦绣服。

看完了飞鱼服再说绣春刀。说起绣春刀大家都不陌生,不就是锦衣卫的军刀吗~电影都看了好几遍了,很长很帅很拉风啊!

但其实,绣春刀比较短,大约三尺也就95厘米左右

而根据《大明会典》记载,绣春刀是用于礼仪场合的礼刀,非上赐则不敢佩也,也就是说它并非是作战的武器,更多的是用于礼仪场合的礼刀。而能佩绣春刀的,依然也是锦衣卫的掌卫事者。

看完上面这两个知识点,可能许多观众朋友就要问了,这锦衣卫不是特务组织吗?怎么这上面出现的场合,都是一些礼仪场合,整得好像是皇帝仪仗队一样?

哎?这问题你可就问着了,锦衣卫的前身他就是仪仗队。锦衣卫前身是个叫拱卫司的部门,它掌管皇帝出行的仪仗和护卫工作,相当于现在的仪仗队,原本是属于礼部的管辖之内。

但经过朱元璋改革变成了仪鸾司,到目前这里,他的主要职责都还是仪仗护卫,最大长官其实也只有正五品。让锦衣卫成为一个独立部门的是在洪武十五年。

那年,朱元璋突然将仪鸾司改为锦衣卫,并为他们安排新业务——巡查缉捕。而且,锦衣卫最高长官也升任从三品,洪武十七年更是升为正三品,重要性一下子被提了上来。

而这里面最根本的变化是,锦衣卫由皇帝直接管辖,除了皇帝的圣旨,什么三法司六扇门的命令,全都可以不听。

在许多的历史解读中,大家把这种改革归结于一个原因,就是朱元璋的猜忌心太强,也就是他觉得总有刁民要害朕。

但其实我们若是代入他的角色,就会发现这种举动再正常不过。首先是外部:那时大明刚刚建立,全国还没有完全认这个朱皇帝,矛盾特别多命令还下不去

其次是内部:开国功勋从一无所有打到应有尽有,饱暖思淫欲从刚开始的一股绳,变成了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朱元璋这个励精图治的新帝很不爽。

他想管可他不是鸣人不会影分身,也不是哪吒拥有三头六臂,怎么办那就只能把权力分散下去。为了让这份权力行之有效不被滥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皇帝直接管辖。

锦衣卫作为皇帝的猎犬,肯定需要好身体好鼻子。那这里就要说到他的选拔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当锦衣卫?

首先,先是考察你的家庭背景,你家底子要干净而且上流。流浪汉、卖艺的、犯罪的家里只要是做这个的。

不管你的功夫多好那都白瞎,毕竟是皇帝左右的人,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定要正确。而且不能有体臭,这个很重要!锦衣卫讲究来去无踪,有体臭是绝对不适合做情报工作的。

其次才是考察你的身体素质,需是力士身材魁梧不能驼背,所以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都是男神级别的,给皇上办事能歪瓜裂枣的吗?

可能有人会问这也还好,身材魁梧力气大这标准太低,锦衣卫需要功夫啊,有些人光有空架子武功不行。哎~这你不用担心,接下来的筛选将是人间炼狱。

那时候进了皇宫的锦衣卫,会根据各种综合条件两两或者四四分成一组,然后组内进行武功博弈,不管你采取什么手段你必须取得胜利,而取得胜利的那个人才有资格成为锦衣卫,没赢的人也八成是个残废了。

所以,锦衣卫的凶狠残忍不是天生,而是经过了魔鬼训练才练成的比绣春刀还锋利的武器。

额外需要提一嘴的是,锦衣卫虽然最主要的工作是负责情报搜集工作,但保卫皇帝的工作还得要做,且因为反侦察手段越来越强,工作越来越难做,加上皇上的要求越来越多,锦衣卫从原来的500人后来直线上升为4000人。

所以皇宫角落、集市上、酒楼里,甚至你家的厕所里出现锦衣卫都不用太奇怪。只要人家出现那就说明你犯事了,赶紧穿上裤子给家里安排下后事跟着人家走吧。

那怎么辨别他是不是真的锦衣卫呢,万一他是人贩子假冒的呢?

有人抢答了看他有没有腰牌。

但其实腰牌只是锦衣卫身份象征,或者进出城门通行方便使用,他不能就拿着一张腰牌去抓你,要想逮捕人他必须出示个叫“驾帖”的东西。

其性质和圣旨差不多,只不过圣旨内容有好有坏,而只要见到驾帖,那便是犯罪了,相当于现在的逮捕证。

不管你是多大的官,见到驾帖的标准程序都是先磕头再眼泪汪汪得告别家人,然后捆起走人,极少有人会再次回来,甚至全尸都是莫大的幸运。

落在锦衣卫手里,必须要走的一关叫做“昭狱”。别看昭狱的这个昭看着挺阳光,但干的事情是和阳关不沾一点边。

首先是昭狱的环境,史载昭狱水火不入,疫疠之气充斥囹圄,水火不入。

一是说里面没有感情,二是说这里很坚固没越狱可能,而如此封闭的环境里,再加上不时有人被打得鲜血淋漓,甚至还有人在里面死去,导致什么苍蝇老鼠蟑螂,甚至是各种疾病滋生,进去吸一口就得要你半条命。

更不用说什么拶指、上夹棍、剥皮、拔舌、断脊、堕指、刺心、琵琶等十八种酷刑,关于这些酷刑就不必再多说,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百度,注意做好做噩梦的准备。

挨上一顿酷刑再躺猪窝里等死,可以说生不如死,直接后悔从娘胎里生出来。这也就使得许多人吃不了这苦,最后由无罪直接认罪,无罪从疑疑罪从有有罪从重。

其实昭狱里犯人遭罪,锦衣卫也遭罪,毕竟这里待着影响身体健康不说,心里还会扭曲,但为了过日子男人嘛要忍。

这时候就来到我们最后一个问题,锦衣卫的待遇究竟如何?

其实相对于那些普通的士兵,锦衣卫的待遇是比较高的,但是我们现在看来却是很惨。

永乐十九年的标准是:没有其它官职的锦衣卫将军,每月可以领取俸禄100升大米,也就是100公斤;各卫旗军、力士、校尉、厨役等,也就是小兵蛋子们,有家庭的每月仅领取大米60公斤。

但是这只是白色收入,作为皇权直属的机构,锦衣卫有很多捞油水的机会。而且,因为朝夕侍卫在皇帝左右,其劳苦皆看在皇帝的眼里,所以锦衣卫有许多晋升机会。

历史上就有许多锦衣卫靠着好鼻子,制造了许多大案从而翻身。

譬如制造胡惟庸案的毛骧,制造蓝玉案的蒋瓛,冻死大才子解缙的纪纲,大太监王振的亲信马顺,主持金刀案的卢钟等等,他们都借着皇权特属的名号干了许多损人利己的事情。

但是呢风光一时,他们的下场却是同样的惨。

在大力反腐的明朝前期,其实锦衣卫的存在起到了许多积极作用,毕竟他最靠近皇权做事效率高。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靠近皇权也使得权力无法被约束,冤假错案公器私用不在话下。

朱元璋虽然在洪武二十六年,去掉了锦衣卫负责刑狱的职责,但是事情开了头就不好收尾,朱棣即位后为了打压建文旧势力,锦衣卫的好用之处又被他所发现,甚至还设了北镇抚司专门管昭狱。

为了限制锦衣卫又增添了东厂,后为了限制东厂宪宗时又设了西厂,像老太太裹脚布一样越缠越长……

更多文章

  • 竹书纪年可信吗(历史上竹书纪年和史记哪个真实)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竹书纪年可信吗

    看到这个标题的大部分读者想必都是一脸茫然,毕竟《竹书纪年》这个名字实在是陌生。但标题却又将其与《史记》相提并论,这又是为何呢?实际上,这正是近百年来史学界的一个争议点之一。《竹书纪年》其中的真伪价值,到底可信与否。这本书的发现,来自于晋国太康二年(281)年的一次“盗墓”活动。这一年,在今河南省卫辉

  • 举人一般封什么官职(科举的举人能做多大的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举人一般封什么官

    科举考试作为古代唯一能够让人“改变阶层”的方式,从隋朝正式开启以来,就源源不断地在为不同朝代的朝堂输送文武之才。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科举制度其实也是分了不同的等级。只有能够达到一定等级的人,才能够顺利走上仕途。而古时候的读书人只要能够达到“举人”这个层次,就连“县太爷”也得对他们客客气气的。那么,

  • 康熙为什么要杀伍次友(康熙王朝中伍次友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为什么要杀伍次友

    康熙应该是对伍次友起了杀心,在《康熙王朝》中,伍次友是一个帝师级的人物。可以说,正是他帮助少年康熙渡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奠定了康熙作为帝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后的岁月里,伍次友还培养了周培公、李光地等人,间接地影响康熙王朝的走向。那么,对于一个有能力影响王朝走向的人,一般来说,皇帝要么就是把他留

  • 历史上真有陈寿亭这个人吗(真实大染坊陈寿亭人物原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真有陈寿亭这个人吗

    一部名为《大染坊》的电视连续剧曾经风靡全国,主人公陈寿亭胸怀大志,从一个讨饭少年成长为青岛印染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时值日本侵略岛城,日本人软硬兼施,希望与陈寿亭的印染厂合作,以达到垄断青岛印染行业,实施经济掠夺的目的。然而陈寿亭坚决不肯与日本人合作,宁肯放火烧掉自己一手创建的工厂。纺织、印染是青岛工

  • 资治通鉴适合什么人看(普通人读了有什么意义用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资治通鉴适合什么人看

    原因无外乎找不到方向,不想努力奋斗,即使努力奋斗,也得不到正反馈。就好像脚下有百元钞票,肯定马上弯腰去捡,换成一元呢?换成一分硬币呢?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从而使付出的努力和收获成正比呢?首推读历史,读历史首推《资治通鉴》。读历史的好处“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 都察院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明都察院是什么级别机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都察院相当于现在什么

    大明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也曾经是世界文明的最高峰。要论起大明王朝各部门的权力大小来,都察院应该排在第一从位。先看一下它的架构:这个部门的老大是左都御史,他跟六部的尚书,并称七卿,是内阁以下最大的官员。因为都察院的职责比较特殊,按明太祖与明宣宗的敕谕要求,都察院左都御史是百官表率。所以,都察院

  • 朝鲜李氏王朝绝后了吗(历史上朝鲜李氏王族后人的现状)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朝鲜李氏王朝绝后了吗

    1897年,朝鲜国王李熙改元称帝,曾经臣服中国千年的藩属国“朝鲜王国”瞬间升级为“大韩帝国”。大韩帝国随着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而不复存在,但从法理上来说韩国皇帝没有被废除,韩国皇室还在。只是随着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人虽然保留了天皇的制度,但是做出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天皇只能保留有限的几个亲王。作为

  • 资治通鉴和史记哪个更值得读(史记好看还是资治通鉴好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资治通鉴和史记哪个更值得读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最有代表性的记言、记事的二元化模式,并称为“史学双璧”。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读史,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资治通鉴》,你选哪本?鲁迅先生曾经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华夏的王朝有个习惯,就是本朝给前朝编史来证明

  • 举人相当于几品官职(古时候的举人是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举人相当于几品官

    《范进中举》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节选自《儒林外史》。在语文课本中,《范进中举》更是大家都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就《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意在通过范进中举这件事情,并用岳丈在范进中

  • 王铎最好的作品(清代草书神笔王铎书法作品欣赏)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铎最好的作品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画家,在书法史上也是一位不可回避的名家。王铎一生可谓是大起大落的人,尤其是他在政治上,虽然官位不高,但他所经历的朝代,让后世定义给他为贰臣。但作为王铎本人来说,他是忠于他所处的明朝,历史不可违抗,到了清朝,这让他内心很愤懑,但又无力回天。作为书法来说,人们经常认为,书法是一个人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