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和硕公主跟固伦公主的区别(是谁的孩子,哪个地位高)

和硕公主跟固伦公主的区别(是谁的孩子,哪个地位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03 更新时间:2023/12/15 10:40:07

近年来受清宫电视剧的影响,乾隆的后宫大火,尤其是令妃魏佳氏更是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

令妃和乾隆共生有四子二女,其中第二个儿子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但今天我们要说一说令妃的两个女儿,因为这两个女儿一个被封为固伦公主,一个被封为和硕公主。

固伦公主跟和硕公主有什么不同呢?在满语之中,固伦是国家的意思,和硕是地方的意思,所以固伦公主的地位要比和硕公主尊贵一些,其区别大概相当于皇子封亲王和郡王的区别。

按照清朝的制度,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也就是嫡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其他后妃生的女儿,也就是庶女,就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封号不同,地位就不同,待遇当然也差很多,比如固伦公主出嫁时的嫁妆,往往十倍于和硕公主。

令妃虽然贵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但毕竟不是皇后,她所生的女儿也是庶女,按道理说只能被封为和硕公主,皇九女被封为和硕和恪公主,这是中规中矩的,但另一个女儿皇七女却被封为固伦和静公主,这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清朝向来和蒙古联姻,清朝的皇帝多娶蒙古的女子为妃,而清朝的公主也有很多嫁给蒙古的王公,这也是清朝近三百年来能牢牢掌握蒙古的一大法宝。

就像汉、隋、唐时期,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和亲,派去嫁给游牧民族大汗的公主,其实大多是从宫女中选出来的,出嫁前封一个公主的名号,以示尊贵,这样双方都有面子。

清朝时也是这样,出嫁蒙古的公主大部分会在出嫁前提升一格封号,比如原本是和硕格格的,就会被封为和硕公主,而原本是和硕公主的就会被封为固伦公主。

当然也不是所有出嫁蒙古的公主都能得到晋封,比如康熙的第六女和硕端静公主,因为嫁的蒙古郡王的儿子,地位不够尊崇,所以仍旧是以和硕公主的身份出嫁的。康熙的第三女和第六女也是以和硕公主的身份出嫁,后来被晋封为固伦公主都是另有机遇。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皇帝特别喜欢这个女儿,也有可能会从和硕公主晋为固伦公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乾隆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乾隆对这个女儿极为喜欢,甚至曾说过如果十公主是个男孩的话,一定会立她为太子。后来十公主下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出嫁前还是和硕公主,但嫁妆却是按固伦公主的规格准备的,并且在大婚之前就封为了固伦公主。

但是,令妃所生的七公主之所以能被封为固伦和静公主,就是因为嫁给了蒙古王公之子,属于第一种情况。

1756年,清军西征准噶尔部蒙古时,发生撤驿之变,喀尔喀部因为清朝连年征用他们的族人和物资,对朝廷十分不满,青衮咱卜利用喀尔喀部反清的情绪,以官方的名义书写撤兵檄文,下令撤回了十六至二十九驿的所有喀尔喀兵丁,因而造成羽书中断,清军后勤不济。

撤驿之变发生后,乾隆命成衮扎布追捕青衮咱卜,最终将其擒获。

成衮扎布的父亲策凌,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蒙古喀尔喀部人,康熙二十七年投奔清朝,娶的就是和硕纯悫公主,康熙第十女。所以严格来说,成衮扎布还是乾隆的表兄弟。

成衮扎布平定撤驿之变后,乾隆当即就和这位表兄弟结成了亲家,将自己刚刚出生的七公主,许配给了成衮扎布两岁的儿子拉旺多尔济。随后,拉旺多尔济被送到京城养育。成衮扎布对自己未来的儿媳妇也很关心,经常派人送去乌梁海盛产的貂皮、狐狸皮等礼物。

等七公主长大成人,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月,乾隆下旨封其为固伦和静公主。同年七月,举行大婚,并特许女儿女婿住在了京城的熙春园中。

固伦和静公主一生没有陪丈夫去过蒙古,一直都居住在京城,包括婆婆和公公去世,都因各种原因没有去蒙古。在乾隆四十年,婚后不到五年,固伦和静公主病逝,年仅20岁。可以想象,固伦和静公主的婚姻生活是不幸福的。

至于她的亲妹妹,九公主和硕和恪公主,她没有像姐姐一样去和亲,所以并没有晋封为固伦公主,而是嫁给自己从未谋面的世袭贵族札兰泰,但同样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损,23岁便去世了。

综上所述,令妃的两个女儿都是庶女,七公主因为嫁给了蒙古贵族所以被封为固伦和静公主,九公主没有和亲,所以只能被封为和硕和恪公主,但作为皇室的子女,无法摆脱棋子的命运,两人的婚姻都是不幸的,都在花一般的年纪就去世了。

标签: 公主固伦地位和硕区别孩子哪个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东晋刘裕灭掉司马氏(为何要把司马懿后代灭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灭,司马氏,司马懿,后代,历史,东晋,为何,灭族

    我一直以为刘裕的名气很大,毕竟是南朝的开国之君嘛。但后来跟朋友们聊起来,才发现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刘裕是谁。其实,刘裕的来头很大,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第二十二代孙。他们这个家族一直居住在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刘裕这一代,早就没有了皇家的气派,生活艰难,是典型的没落

  • 刘邦为何拼了命也要杀掉樊哙(死前为何要下令杀樊哙)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杀樊哙,刘邦,下令,为何

    说樊哙是刘邦的救命恩人,此话不为过。但刘邦在临死之前最后一道命令,却是让陈平和周勃去杀死樊哙。这是为什么呢?樊哙早年是个杀狗卖肉的,在刘邦造反之前,两人就是很好的朋友。刘邦起兵反秦时,樊哙和萧何、曹参一样,都是第一批拥立刘邦的功臣。在之后的战斗中,樊哙多次立下大功,爵位和职位也越来越高。到刘邦入关灭

  • 晚清四大名臣为什么都是汉族(晚清是被汉人重臣控制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名臣,重臣,汉人,控制,晚清,为什么,汉族

    晚清四大名臣分别是谁?其实这种说法压根不准确,应该说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就算是这样,也是有两种说法的:第一个版本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第二个版本是: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相对来说,第一个版本是大家更容易接受的,因为李鸿章和张之洞更加有名气一些。而胡林翼和彭玉麟虽然也是湘军重要将

  • 晋武帝为何传位给傻儿子(晋武帝的儿子昏庸无能)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武帝,传位,儿子,昏庸,无能,为何

    毫无疑问,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傻子,可为什么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会立这个傻儿子为太子呢?表面的原因,是因为司马炎看中了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觉得这个孙子很聪明,能够兴盛晋朝,所以想通过传位给司马衷,间接的传位给司马遹。据说司马遹幼年聪慧,五岁的时候,公众晚上失火,众人都惊慌失措,唯独司马遹拉着司马炎的衣

  • 慈禧为什么不废掉光绪帝(光绪为什么不能掌权)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光绪帝,掌权,慈禧,废掉,为什么

    1889年,19岁的光绪花了500万两白银大婚,同年宣布亲政。慈禧太后也没办法,只好答应把政权交给光绪,前提是给她2000万两白银修个颐和园养老。你以为慈禧会乖乖放权吗?实际上光绪亲政是有条件的亲政。朝中3品及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依旧在慈禧太后手里。等于说核心权力依旧在慈禧手里,换你是光绪,你能答应吗

  • 乾隆当了多少年太上皇(乾隆三年太上皇生活怎么过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上皇,生活,多少,怎么

    乾隆曾经发誓,这辈子只干60年皇帝,因为他不能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康熙干了61年。其实乾隆心里想着,压根用不着发誓。为啥?因为康熙是8岁登基,活了69岁去世。乾隆到了25岁才登基,他要是干60年,不得活85岁啊?乾隆压根就没考虑过自己能活那么大。可是到了85岁生日这一天,乾隆犯难了,他没想到自己能活

  • 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杀他全族(卫青家族怎么被灭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卫青,全族,汉武帝,家族,为什么,怎么

    卫青和汉武帝是一家人,因为卫青娶了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汉武帝娶了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所以两人是互为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是一家人。虽然汉武帝并没有诛杀卫青家族,但他和卫青的关系却经历了一波三折,从最开始的无私信任,到后来的逐步打压,是皇帝与功臣之间关系的典型代表。卫青出身低贱,他的母亲是平阳公主的家奴

  • 封建社会商人地位为什么那么低(古代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人,地位,原因,封建社会,低下,古代,为什么,那么

    商人不仅在古代地位不高,在现代社会地位仍然不高。一个社会的组成是很复杂的,但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老祖宗将所有人分为四个社会阶层,仔细想想,其实是很有道理的。首先,要有“生产者”。这些人就是“农”,他们负责种粮食、种棉花、种蔬菜水果、种植树木等工作,生产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其次,要有“加工者”。

  • 刘裕杀了多少司马皇族(刘裕灭司马家满门真的吗 )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杂谈

    刘裕有很多外号,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皇帝杀手”,因为他前前后后一共杀了6个皇帝,是历史上杀皇帝最多的人。刘裕本是东晋北府兵的一名骨干将领,这支北府兵原本是由谢安的侄子谢玄统领,在淝水之战中打破前秦苻坚的百万大军,打得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可惜中国也失去了一次南北大统一的机会。谢玄死后,北府兵由刘

  • 西晋灭亡后东吴为何不复国(司马睿为什么能建立东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睿,东吴,灭亡,建立,不复国,西晋,东晋,为何,为什么

    西晋八王之乱后期,东海王司马越击败诸王,取得了最后胜利,以太傅录尚书事的身份掌控西晋政事。306年晋惠帝中毒死后,司马越立惠帝的弟弟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次年改年号为永嘉。永嘉元年(307年),司马越上书,奏请让安东将军兼徐州诸军事司马睿出镇建邺,其时王导为司马睿的司马,两人遂一起渡江赴任。司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