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古希腊哲学家如泰勒斯,阿纳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的哲学是自然哲学,也就是说他们的哲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是不分家的,那是正是科学研究的“萌芽期”,之后的一些哲学家继承了这一特点,尤其是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几乎无所不通,他们除了哲学很牛,天文学,物理学,数学什么的都有建树,那时的分科意识不浓.至于理性主义,哲学上的思辨精神和科学上的实证精神使得古希腊罗马哲学家们长于理性思索当然并非所有的都如此,比如早期自然哲学家就不是,他们还是朴素感性的探索这个世界,但是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理性主义色彩就较为浓厚了,比如巴门尼德的“存在”,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柏拉图的“理念论”。
可以说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西方思想的滥觞,不仅仅是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滥觞,也是人文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滥觞;正如中国古代的孔老之学一样.他们的理论贡献不在于解答了什么问题(事实上古代的这些哲学家也无法解决现时代的问题),但是他们提出了各种基础性的问题和基础性的命题,这是极为可贵和伟大的,可以说我们现今所论述的基本问题就是他们所提出的,几乎无一例外。
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意识的体现包括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强烈的生态意识。第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创造生命)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第二,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因此,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人没有权利把自己当作万物的主宰,“屈物之性以适吾性”,而应该对天地万物心心爱念,使万物都能按照它们的自然本性得以生存和发展,这就叫“各适其天”。第三,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这就是“仁者”的“乐”。第四,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就是“生态美”,也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以上四点,大致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其中包含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的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