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形式是?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理论形式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4/3/30 0:08:02

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某些原初的物质,即“始基”,变化、发展而来的,万事万物又可以还原为这些原初物质。在中国古代,代表观点是“五行说”,认为世界万物的联系发展可以用“水、木、火、金、土”五大要素的“相生相克”来解释。在古希腊,泰勒斯把水定义为万物的始基,赫拉克利特则认为火是万物的始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最高成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原子论认为世界上的万物是由不可分、不可灭、至小无外的“原子”在“虚空”中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直观地猜测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缺少科学证明;而且把哲学物质范畴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混淆了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并不能真正解决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关于形而上学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大约在copy公元前450年,德谟克利特创造了原子这个词语,意思就是不可切割。这是一种纯粹哲学概念,没有任实践支持.现代科学2113界仍然沿用了由德谟克利特所创造的名称.近代形而5261上学唯物主义所谈论的原4102子则是建立的近代物理学和化学基础上的科学概念,并不是空想出来的.所以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理论与实1653践联系方面的局限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缺陷

古代辩证法朴素直观,大多只描述整个世界的一般性质,对构成世界各个元素与部分认知不清,因而是不完备的,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辩证法思想体系。例如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老子曾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柔能克刚,齿以刚折,舌以柔存”等名言。又如阴阳、五行学说,《易经》中也有以柔克刚、阴阳相互转化、万物生生不息等理念。再如,儒家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等。这些都阐述了事物相对的;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和一成不变的事物,不变的只是变化本身。中国的军事经典《孙子兵法》也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书中探讨了与战争有关的一系列矛盾的对立和转化,如敌我、主客、众寡、强弱、攻守、进退、胜败、奇正、虚实、勇怯、劳逸、动静、迂直、利患、死生等等。书中所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和“因敌而制胜”,代表了朴素的“主观要符合客观”的唯物思想,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思想。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对立面转化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孙子认为战争胜负不仅取决于客观的形势,还取决于战争的主观指导是否正确:一方面,他说“胜可知,而不可为”,认为胜利可以预见,但不能凭主观愿望去取得;另一方面他又说“胜可为也”,原因是只要研究敌我双方具体的情况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扬长避短,就可以为胜利创造条件。可以说,《孙子兵法》正是在研究战争中种种矛盾及其转化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战争的战略和战术。

什么是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

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火、或者水作为世界的本源,比如古希腊七之一泰勒斯认为水是一切事物的基本要素。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①肯定世界的物质性;②具有朴素辨证法的思想因素;③力图从具体的实物寻找世界的本原;④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自然观的最高形式;⑤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和猜测的成分。意义: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开始从物质的宏观到微观探寻世界的本源。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精确定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朴素唯物主义又称“素朴唯物主义”。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集大成者王夫之王夫之是明清之际卓越的思想家、史学家。

  • 各个朝代的衣物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每个朝代的衣物服装都不一样,我根据我所了解的东西简单的说下吧。1、秦汉时期的服装秦汉时期的曲裾深衣与先秦时期的衣服大体相同,只是在局部处有些变化,比如袖头和下摆。秦汉妇女以深衣为尚,其礼服为曲裾绕膝式和直裾式,衣襟绕转层数比战国时的深衣有所增多,下摆部也有所增大。但是凡穿深衣的妇女,腰身都裹得很紧,

  • 中华五千年服饰文化有什么意义,对今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五千年服饰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华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璀璨的民族文化,服饰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精神价值追求及思想文化底蕴。在多元化的今天,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正潜移默化影响着国人

  • 中国古典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既然你已经知道要去哲学原理实践于生活,那就好好的生活吧,平时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最高深的哲学本身就是最简单的,平日的生活的点滴都是哲学原理的实践。从哲学原理来讲,你本来就在生活实践中,再问如何将哲学原理实践于生活,这个问题本身岂不是不能成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应该属于历史上道家的思想吧?没有找到

  • 朴素辩证法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中国的哲学流派很多的,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你还是应该多浏览一些书籍,我现在再看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不可多得

  • 高考改革体现哪些哲学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来说,一切事物都是联系,发展的,旧的高考体制不再适应“上层建筑”就只有改革,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高考改革便是一个体现。马克吐温倒是说过类似的:Clothesmaketheman.Nakedpeoplehavelittleornoinf

  • 有哪些熟知的哲学思想在管理学中体现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化价值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倡导德。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在个人修养上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谋事方面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这些都表明,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正是基于这种心理

  • 房梁挂钱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房梁挂钱》这篇文章,讲的是唐宋苏轼在当官的时候就很注意节俭,后来降官以后,钱也少了,更是常常的精打细算地日子;他把他的钱分成了30小份,每天用一份。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生活中要学会理财,节俭用钱绝不浪费的道理。DA指不借助上天,要发挥人的作用;B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D指上天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 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康有为有鉴于“今万国交

  • “以人为本”体现了什么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的思想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以人为本”体现“人本思想”,即将“人”与“神”和“物”从本质上分开。在教育上,首先体现为对人格的培养,其次强调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赋予所有人,亦即“有教无类”。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有自然观、也有孟子等人倡导bai的民本思想。中国古代du哲学主要是以人文的眼光看待zhi自然,而不是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自然。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