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上古的天人关系对古代法律有没有什么影响

上古的天人关系对古代法律有没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23 更新时间:2024/1/24 14:53:47

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想的哲学内涵包括“天人合一”和“人为贵”思想。“天人合一”规定了人源于自然的基础性地位,“人为贵”规定了人异于自然的主体性地位。“天人合一”的理论核心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为所欲为。《管子》最先指出人的来源:“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为人”。老子把“道”、“天”、“地”置于“四大”之先,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轴心时代”的哲学主流惯把人与自然视为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关系。这种朴素的天人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首先注重“天人一体”、“物我一体”,强调对自然的尊重与依存。它的意义在于确认了人依附于自然的基础性位置,而否认把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厚正在于既看到了人源于自然、依于自然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又看到了人异于自然的主体性地位,即“人为贵”思想。“人为贵”的理论核心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注重人异于自然之物的主体能动性。把人置于自然之中却不等同于自然。《尚书》最早提醒:“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荀子》在人与自然的比较中看到人的优长:“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还对人以为贵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人之所以特立于万物而为贵者,原因有二:一曰有辨;二曰能群。能思辨,有理性,富智慧,能形成社会群体使人成为“超然异于群生”的万物之灵,成为能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主体存在。老子的“道法自然”和荀子的“人为贵”固然都有其理论的合理性,但就他们自身理论的完整性而言,却又各自存在着或因任自然或改造自然的侧重与偏颇。与之同时或稍晚,成书于战国后期到秦汉之际的《易传》综合二者,指出:人应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以素朴的方式对天人关系提出了全面、辩证的观点,即既承认、顺应自然变化及其客观规律,又肯定主体掌握自然规律,调节自然变化的能动作用。代理学的发达,反映了哲学的升华,在对天人关系的认识上延续了《易传》的朴素辩证思想,既看到了“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物我一体、天人合一;又认识到了“惟人也得其形气之正是以其心最灵,而有以通乎性命之全体于并生之中,又为同类而最贵焉”的“人为贵”,使天与人辩证统一的关系以更高的哲学形式挺立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殿堂。毋庸讳言,中国传统思想只不过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中国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探索除了为满足农业应用的实用性目的外,更多的是为了以“自然的人化”或“人的自然化”来为道德政治寻找本体依据,目的并不在于探究“人与自然”本身。但是,中国古人在长期上观天、中考人事、下察地理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观念,相对于近代以来的浮躁和偏执而言,更多了一份静和理智,不能不引起重视。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想的根本要义在于:既看到了人源于自然而受制于自然,又澄清了人的主体性作用。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的古语有很多相互矛盾的观点,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靠衣裳马靠鞍!浪子回头金不换;狗改不了吃屎!退一步海阔天空;狭路相逢勇者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万

  • 古代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具体指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本质上是统一的,是一脉相承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出发点不同。道家思想,就是告诉你站在山顶上如何去看风景;儒家思想,就是告诉你如何爬上山顶去看风景。老子研究的是,万物靠自然,生,死之道。无生有,有化无之道。做不到没大要,地球迎日照,照样转。太阳月亮也不敢休息,照常工作发光。四季风雪雷电

  • 哲学上“矛盾”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矛盾通常有两层含义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如同一前提下,X=5,同时X=6,这就是矛盾的。X不可能既是5又是6。辩证逻辑中的矛盾,这个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是可以相互达成统一的矛盾,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

  • 计算机和哲学有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计算机按设计程序操作,再怎么智能,它需要软件。哲学研究的问题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计算机和哲学是有直接的关系两种都是属于文化范畴而且是人生活必须的工具计算机是人类在生活过程中应用哲学的理论而产生的结果哲学的逻辑思维是很丰富应用在计算机上大大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计算机的逻辑性很强而且记忆速度大数据等

  • 太极拳理一定要上升到哲学高度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不是太极拳理一定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而是太极拳本身,就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启迪和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拳术,或者说搏击术。这是绕不过,躲不开,不容否定的事实,太极一词就是最好的证据。太极是什么?太极是古代哲学思想的一种宇宙观,认为太极是宇宙初始时期的一种混沌之气。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

  • 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内涵究竟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给反中医份子补补课:阴阳五行是什么意思?杏林箫客2016年10月11日阴阳五行是一种哲学思想.阴阳------指的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即矛盾论。五行------指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当于人体系统论与人体生态学的概念。五行相生即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五行相克即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医

  • 在苏轼的诗词中,你认为哪一首最具有哲理性?能详细的分析一下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在苏轼的诗词中,你认为哪一首最具哲理性?能详细的分析一下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简介一下苏轼,以便了解苏轼为什么会有许多留传千古的哲理诗词。苏轼(1037年-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四川人(现四川省眉山市),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

  • 为何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维见胜?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本句出自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对诗分唐宋的论述。丰神,即风貌神情。筋骨,原指筋肉和骨头,泛指体格。筋骨思维可以理解为,宋诗的格局和理趣。整句的意思是,唐诗以风貌神韵见长,宋诗在格局理趣上更胜一筹。简单地说,就是唐诗重情,宋诗则逐理把握。这实际上是讲了唐诗和宋词的不同之处,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对比一下

  • 与古代文化有关的大学专业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与古代文化有关的专业主要是文史哲,即汉语言文学(里面会有专门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学(这个不用多说,肯定有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哲学(因为哲学很多说古代的思想,所以也肯定会涉及)1、消极看待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类实践活动看成无意义的活动,是一种历史的倒退2、所谓辩证,就是矛盾地看待问题,老子的道将

  • 试举例说明我国古代艺术受到哲学观念影响的事实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几乎所有的艺术都受到了哲学观念的影响。比如,秦陵兵马俑,敦煌壁画,龙门石窟的佛像。秦陵兵马俑是因为始皇认为这些兵马俑可以在地下保护他,这是他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敦煌壁画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这同样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