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太极拳理一定要上升到哲学高度吗?

太极拳理一定要上升到哲学高度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48 更新时间:2024/3/26 3:50:10

不是太极拳理一定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而是太极拳本身,就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迪和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拳术,或者说搏击术。这是绕不过,躲不开,不容否定的事实,太极一词就是最好的证据。

太极是什么?太极是古代哲学思想的一种宇宙观,认为太极是宇宙初始时期的一种混沌之气。

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太极追溯的是宇宙之本源,求是的生命之真谛,反应的是自然界事物,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用现代哲学的话说,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在这样的思想理念指导下创立的太极拳,它本身就富涵哲理,还用的着刻意上升吗?

太极拳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就是完成了搏击与养生的统一,同时创建了一种无与伦比的非科学的格斗术。

遍观古今中外,历史上善养生者,往往不善搏击,善搏击者却大都因伤病缠身而短命。太极拳的理法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搏击与养生不再对立,就这一点来说,可谓世界首创,至今未有超越者,由此不能不赞叹华夏古人之智慧。

然当下太极拳在与现代自由搏击的对抗中屡战屡败,甚至不堪一击,或直接不敢应战,至今不能在国际搏击赛事平台上一展芳容,不能入围奥运规定搏击比赛项目,境况很是尴尬。

于养生效能,太极圈内也有不长寿者,亦有人穷毕生精力研习太极拳,晚年却因癌症或心脑血管病去世,此结果实为人之错,而非太极之过。

古人宗岳的《太极拳论》开篇明义: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此即太极拳之哲理,之根基,舍此无他,不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很难解释太极拳的诸多矛盾现像,比如心与身,有与无,柔与刚,慢与快,弱与强,疾病与建康,养生与搏击等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亦是古人对太极拳修练成功与否的哲学辨证思维。

太极拳是集中国五千年化结晶的舞武之术,之道。每天早晨路过公园广场都有几伙太极拳运动群体,打着各有特色的太极拳舞。太极拳已经完全超脱了武术范畴。所以我在此称其为“太极拳舞”。太美了!

慢悠悠,不能称其为“武术”,也不贴“舞蹈”的谱。可是,你从其一招一式中又能看到武术的进攻防守擒拿武打;同时也能从其动中有静,斜中含直,倾倒中蕴含平衡。舞姿不似武姿。优美高雅!蕴锋芒而不露,美!太美了。

历来哲学思想理论,唯心主义观点,唯物主义观点,朴素唯物哲学观也好,辩证唯物哲学观也好。无外乎就是寻求在探索事物规律的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左右平衡。着重强调物质,则必定忽略对意识形成探索;着重强调意识,又难免陷入机械主观唯心主义。因此,寻求唯物和唯心的平衡是哲学思想的根本精剔。而反观我们的太极拳舞。无不渗透着静动和谐,倾直和谐,怠速和谐,刚柔和谐。这就是中国式的哲学文化体现。也是几千年中国朴素哲学的结晶之一。

王东岳哲学思想道文化冲突西方追溯到远古,他的主张到底是什么?

哲学应该用最直接的语言去揭示最深刻的道理。既然人类的感知与物质已经隔了,为什么还要去用自己的意念强行地制定一些玄奥的概念,这岂不是与真知越推演越远吗?

哲学需要博学,需要擅思。但是,哲学也需要有自己的观点,超越前人的哲学观点,你的旁征博引只是为了去解释古贤的哲思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一会是几乎否定了中国的古典哲学,一会又诠释老子的学说,而且持肯定的解说,这是否有炫耀的嫌疑呢?

不可否认的是王老师确实是位博学擅思的学者,讲解的西方哲思也让我受益匪浅!然而,其繁演的诠释哲学,解释哲学是我难以接受的。

总之,我理解的哲学不应该那么繁复推演,因为繁复的推演也是一个逐渐远离真知的过程,我理解的哲学应该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用最简洁,直接的言语揭示嘴深刻的道理!

没有读王先生的书,视频看了一些,虽然七零八落没有系统研究或者听课,基本思想或者他研究的内容,有一些认识和感受。

首先,王先生的治学,还是很严谨的,几乎所有的,人们比较关心的,或者常常被人们提起的学者或者理论的书籍,王先生都有所涉猎。

尤其值得推崇的,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字和传统理论的研究,非常精通,研究也非常深刻到位。

王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家只有一位,这个人就是老子。这样的认识是正确的,也是符合哲学定义和实际情况的。

除老子以外的诸多学派和思想家,都只是思想家,与哲学关系并不大。或者说,那些思想家并不愿意按照哲学思辨的方法引导人们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所有理论都为了国家治理而设计和展开,这完全符合实际。

对于先秦文化,特别是原始部落的生活和当时人们生活状况,以及产生的文化,并且强调,是文化决定社会制度的选择,认识的全面并且正确,有利于我们对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具有开拓意义。

只是,进化论中的一些概念,引用比较随意,因为进化论中,很多问题,到目前还不能清楚,特别是人类起源问题,还是一个迷,过份强调进化论的正确,完全没有必要,也让王先生的理论,减色太多。

最大的薄弱点,就是对于现代科技的认知和理解,远远不足。对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及其他具有时代意义的科学前沿理论知之甚少,这是很大的软肋。

我们知道,哲学是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所以,代表时代,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的真正的哲学,一定是现在当代最前沿的科学认知上的。

当年的恩格斯就站在最前沿的科学上,由于对于对数,解析法和微积分的深刻理解,所以,恩格斯的自然哲学才真正代表了当时哲学的方向和人类的未来。

王先生的研究,值得每个中国人尊重,也值得每一个热爱哲学的人的尊重。

但是,如果要有真正的哲学问世,王先生仅仅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我们时代,在呼唤一个真正的哲学大师。

放眼未来,世界只会更美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内涵究竟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给反中医份子补补课:阴阳五行是什么意思?杏林箫客2016年10月11日阴阳五行是一种哲学思想.阴阳------指的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即矛盾论。五行------指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当于人体系统论与人体生态学的概念。五行相生即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五行相克即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医

  • 在苏轼的诗词中,你认为哪一首最具有哲理性?能详细的分析一下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在苏轼的诗词中,你认为哪一首最具哲理性?能详细的分析一下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简介一下苏轼,以便了解苏轼为什么会有许多留传千古的哲理诗词。苏轼(1037年-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四川人(现四川省眉山市),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

  • 为何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维见胜?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本句出自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对诗分唐宋的论述。丰神,即风貌神情。筋骨,原指筋肉和骨头,泛指体格。筋骨思维可以理解为,宋诗的格局和理趣。整句的意思是,唐诗以风貌神韵见长,宋诗在格局理趣上更胜一筹。简单地说,就是唐诗重情,宋诗则逐理把握。这实际上是讲了唐诗和宋词的不同之处,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对比一下

  • 与古代文化有关的大学专业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与古代文化有关的专业主要是文史哲,即汉语言文学(里面会有专门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学(这个不用多说,肯定有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哲学(因为哲学很多说古代的思想,所以也肯定会涉及)1、消极看待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类实践活动看成无意义的活动,是一种历史的倒退2、所谓辩证,就是矛盾地看待问题,老子的道将

  • 试举例说明我国古代艺术受到哲学观念影响的事实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几乎所有的艺术都受到了哲学观念的影响。比如,秦陵兵马俑,敦煌壁画,龙门石窟的佛像。秦陵兵马俑是因为始皇认为这些兵马俑可以在地下保护他,这是他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敦煌壁画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这同样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龙门

  • 哲学书中讲矛盾含义时只说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那么事物之间的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完全是相对的概念。比如一个买菜的人和一个卖菜的人你可以说他们是事物之间的关系,但你把买者与卖着放在整个市场之中时,他们就变成这个市场内部的事物了。买者与卖着共同构成市场这是统一性,买卖双方的行为在本质上根本对立,达成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你想说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吧,呵呵,去看下形式

  • 阴阳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气的运动推动调控事物的发生发展 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世上万事万物都存在于阴阳,白天为阳,晚上阴,女性为阴,男性为阳,太阳为阳,下雨阴天,为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

  • 董仲舒有哪些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为什么会提出这些主张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族,广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下

  • “辩证法”有哪些局限性?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辩证法最大的局限有两个。第一,辩证法需要庞大的知识量,人们既要知道一个事物的正面,又需要知道一个事物的反面,而且还必须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这其实是一个信息负担。现实中,我们需要了解成千上万的事物的正反两方面才能建立起辩证思维,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难的。第二,辩证法需要打破常规思维方式,这对于大多数人来

  • 分析题: 一些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 “一阴一阳之谓道”。“凡物必有合,~~~~有合各有阴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唯物辩证法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明事物是相对的,有阴就有阳。凡物必有合,有合各有阴阳说明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实际工作的意义?好难吖大体就说,失败与成功是相对的,但是他们又是统一于工作之中,只有经历不断失败与成功,个人才能成长,工作才能发展。。。阴阳五行为相生相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